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 > 第四卷 院落会上(一)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 第四卷 院落会上(一)

作者:向远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18:58:21 来源:小说旗

全村共有一十六个村民小组,其中位于海拔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余米山上的十五与十六组大多数人都已经搬到集镇上的安置点。不过这两个组仍有十户四十二人故士难离,留在山上,当然这十户人家都是在精准扶贫期间发展起来是烟叶种植户,其中有八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通过种植烟叶摆脱了贫困并正在向富裕迈进。而且搬到安置点的村民以前种植的黄柏、杜仲、厚朴等经济林也需要有人看管,因而未搬走的这十户人家中在每个村民小组分别有两名建挡立卡的贫困户作为护林员,负责看管这些经济林与以前保留下来的天然林。当然,林业站也给他们每人每年四千元的工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光浩贡茶公司”在海拨一千米至一千三百米之间发展的两百五十亩高山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经过两年的精细管理,在明年开春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这些高山茶叶将作为光浩贡茶公司高端名优茶的鲜叶来源。除了每年每亩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之外,还能在茶叶采摘期吸纳贫困户当采茶工,也可以增加村民的部分收入,从而也有助于巩固扶贫成效。

在河谷与山腰地带还种有一些枇杷,不过因山区土地资源有限,平均到所在的村民小组每户也就两三亩。但只要管理好了,按与合作社签定的五元一斤的合同收购价,丰产后每亩也可增收约五千块。可是由于一些人在将枇杷种植后,就到外地务工去了,导致这些枇杷管理不善,这些已经栽植两年的枇杷其中一部分有成为老苗的迹象。如果再不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对这些枇杷种植户就起不到增收的作用。现在年关将近,很多务工人员都回来了,通过召开院落会,宣传做好产业的重要性,让返乡务工人员乘这段闲暇时光把地里的枇杷苗好好做一下冬管,争取在后年可以开始挂果。

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与全国中西部其他地区农村的情形相似,这对巩固扶贫成效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却造成村里的部分农田抛荒,一些市场主体也有意继续集中流转一些土地搞绿色无公害种植业,而部分村民却因各种原因,宁可让土地抛荒也不愿承租给市场主体,最后导致一些田地抛荒。

在碰头会上,尖刀班与村支两委达成一致意见,即加大力度支持市场主体集中流转承包村里的土地,搞集约化发展。对宁可抛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给市场主体的村民,将采取申请有关部门暂停发放地力补贴等措施,促使他们将抛荒的土地承租给市场主体。这样即可以补充他们一点收入,又支持了市场主体的经营。同时,市场主体会用到当地劳动力,即也可以提高群众的收入。

现在很多务工人员已经回来了,正是召开院落会的好时机。通过分工,欧阳晓与村主任黄光厚两人负责一至五组,村支书杨义然与尖刀班成员董明成及村纪检委员刘时冲三人负责六至十组,尖刀班成员钟仁锋则与村宣传委员、妇联主任滕小英负责十一至十六组。对于搬到安置的村民,将由欧阳晓与杨义然及董明成三人到安置点联合社区干部另外开会。

三个小组决定从明天开始,逐一召开院落会,与村民一起商讨巩固扶贫产业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欧阳晓等人按照昨天的分工,分别奔赴各组召开院落会。

经过两天连续的院落会,欧阳晓与村主任黄光厚完成了一至四组的院落会,其他几人的院落会也都很顺利。群众对尖刀班和村支两委的工作都还比较支持,都认为应该将以前发展的扶贫产业做好,以稳定大家的收入。

晚上大家又在村委会碰头后,决定明天一鼓作气,上午完成各组的院落会后,下午就去集镇上的安置点召集易迁户开会。

一夜无话,在村委会吃过早餐后,大家按计划出发,欧阳晓与黄光厚来到位于山腰临崖处的五组所在地杨家屋场,刚在昨晚与小组长杨昌正约定的开会地点杨胜浩家门前的院坝上停下车,二人就听到屋里有人在大声争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