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 第211章 采用徐允恭的战术

李文忠饶有兴致地看向徐允恭,眼中满含期待之色,他很想听听这位同僚对于当前战局有着怎样独特的见解。

只见徐允恭气定神闲地凝视着眼前那张详尽的军事地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稍作停顿后,缓缓开口说道,“我的作战策略简单而又直接,无需像九江那般迂回曲折,咱们要做的就是毕其功于一役,倾尽所有兵力从三个方向发起围攻,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如此一来,便可逼迫他们向北逃窜,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纵身跳入瀚海以死殉国,要么就乖乖束手就擒,等待被我军歼灭亡国。”

这番话言简意赅,丝毫没有提及复杂繁琐的战略部署。

一旁的朱棡听闻此言,眉头微皱,追问道,“三面合围?这听起来确实气势恢宏,但具体该如何调配兵马呢?”

徐允恭点了点头,接着解释道。

“首先,由于大炮运输颇为不便,所以在战斗伊始,应当毫不犹豫地将炮弹尽数发射出去。

以求给予敌军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打击,至于兵力分配方面,南面应以五万步兵作为主力部队。

东西两侧则需清一色的精锐骑兵,并且每家再配备一万名步兵予以协同配合,步骑协同作战。

李九江可继续统率虎贲,带着步兵兵团走在最前方,遇到敌军主力凭借着重甲的优势如猛虎下山般向前冲锋。

为后续的步兵撞开敌方坚固的防线,通过这样的三面合围之势,必定能够一举将敌军彻底消灭!”

待徐允恭较为详细地阐述完自己的战术构想之后,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朱樉率先打破沉默。

朱樉微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老徐啊,你的这个战术构想听起来确实不错,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如果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又当如何应对?要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倘若辽东那边派出援兵前来支援敌军,那么咱们可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啊!”

朱樉的话音刚落,朱棣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二哥所言极是,一旦辽东增兵,元庭势必会死战到底,到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压力将会倍增,千万不要小瞧人在绝境时求生的**有多大。”

面对朱樉和朱棣的质疑,徐允恭却显得胸有成竹,只见他轻轻摆了摆手,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诸位莫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此次作战,我们必须倾尽全力。

用雷霆万钧之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只要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便能一举斩断他们的脊梁骨。

彻底粉碎他们所有的希望和妄想,至于辽东方面可能派来的援兵,我们完全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别忘了,边关不是还有宋国公率领的五万备战兵马吗?这时候也差不多到位了,我们只需下令让他们严阵以待。

做好阻击敌方增援部队的充分准备即可,如此一来,即便真有援兵赶来,也难以突破我们精心布置的防线。”

听到徐允恭的安排,朱樉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这个计划确实好,双方会战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一战定蒙古,想想都霸气。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文忠也开口附和道,“先前我已经通过八百里加急将这边的情况送回京城,并提醒殿下密切关注辽东方向的动静。

依我之见,辽东应该不敢轻易有所动作。毕竟若是他们胆敢轻举妄动,不仅可能导致自身兵力空虚,甚至还会有丢失城池的风险。

所以,让宋国公率军负责阻敌增援之事,的确是一个稳妥之计,只要我们部署得当,便可确保万无一失,辽东大概率是不会来援王庭这边的。”

蓝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我们就这样部署兵力,徐允恭与文忠兄各自率领左右两翼的骑兵部队,而我则与小茂共同指挥步兵大军,待李九江率其精锐的虎贲成功冲破敌军防线之后,我和小茂将立即分兵两路,从内部迅速形成一个小型的包围圈,将敌军困于其中!骑兵在外形成大包围圈,一旦两个包围圈形成,步骑交叉冲锋,覆灭王庭。”

在场诸人纷纷点头称善,对于这个作战计划均表示认可,毕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方案,看起来十分周详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于是,这次军事行动的大致方针就此敲定。

紧接着,便是对具体细节及下属人员的调配安排了,这些到时候召集下面的副将来开会就行了。

不得不说,徐允恭所提出的构想的确要比李景隆之前的策略更为高明、有效,在这种情况下,择优而行乃是常理,所以李景隆原本的设想自然而然地被摒弃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景隆却忽然有些怯生生地开口说道,“那个......其实我还有一点小小的补充建议。”

他的声音不大,似乎显得底气不足,但还是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九江,你还要说啥?你不会还要坚持你的想法吧?这可不行啊,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蓝玉问道,李景隆这小家伙不会是心气高,见不得别人比他厉害吧?

这长歪了可不行啊。

李景隆嘟囔道,“我可是未来的柱国大将军,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有啥不敢承认的,为君主帅者,要以士兵生命安全为第一,老二的办法比我的更稳妥,用他的办法我很服气啊,我可不是输不起的人,我爹说了,大丈夫坦坦荡荡,不能输不起。”

闻言,蓝玉这才笑了出来,“好好好,是我误会你了,你刚刚说你要补充什么?”

众人也是一笑,没想到李景隆这家伙小小年纪,就有这等心境了,坦坦荡荡输得起,君子之风啊。

可见李文忠把李景隆教得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