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传奇道士之火红岁月建设新中国 > 第76章 苏共要大批量的药酒

李院长一锤定音,敲定了在国内大批量生产压缩军粮后,又抛出了一个新问题。

“小飞啊,现在有个新情况,苏共那边知道了我们的药酒,要求我们大量供应,至少也要卖往港岛的量,这个产量一向是你在管控,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王飞心想,终于引起苏共高层的注意了,这强效养生药酒跟童子药酒,之前就被苏共那边要去过一些,后面陆陆续续也采购过一些,但是一直没有大量买过。

看来苏共应该搞过研究了,他们仿制不出来,嗯,这样也好,有那么两样他们高层领导必须要的东西,那对两国的关系,未尝不是好事。

王飞也不是没有对策,他想了想道:“今年的份额是没有了,这几年倒也存了一些药材,明后年的份额倒是可以分一部分出来,还有就是我家小院那块地比较特殊,得把两边院子里的人都搬走,试试看能不能扩大药材的种植面积,这样后面两年的药材就够了。”

王飞最近两年每次回家都把院子里的土挖出来一部分,泡到治疗药水里,等药水的药效都被土壤吸收了,药水没有了之后,再把土倒回院子里,制造了一个药材周边的特殊土壤在逐渐扩大的假象。

“这药酒的事,不能答应他们这么多量,只给先给港岛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后再逐步增加到与港岛齐平,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我们有藏私,量有很多,我们国家自己还是有很多需求的。我的意见是先满足国内大部分高级领导和战斗英雄的需求,其他的可以向外卖。”

老曾却摆了摆手,道:“鹏飞同志,你这位置没有摆正,这事必须得这么办,减少港岛的供应,减少国内的供应,增加苏大哥的供应,现在我们还是有很多地方依靠苏大哥的援助,面子上必须要给足,只要我们的供应量比苏大哥的少,后续的麻烦有人会解决的。”

王飞听了老曾的话,也醒悟了过来,老曾提醒得对,自己在港岛待久了,是有点考虑不周,忙改口道:“曾主任说得对,是我没想明白,光想着避免后面的麻烦,忽略了苏大哥的感情,这样吧,我回去跟东方合计一下,看看产量能提高多少,然后把数据报给院长,院长你再跟上面商量怎么去分配。”

李院长点了点头,道:“行吧,记住,你跟东方的身体是第一要务,不能因为产量搞坏了身体,这事先这么定。”

其他人还以为李院长是关心东方思英的身体,但王飞知道,李院长一直以为他弄这些药酒是以自身精血为媒介。

王飞道:“知道了。”

李院长开始了下一个议题:“明年我们的上缴额度肯定会再次增加,一个是又增加了一些项目,二是荣军院明年开始会在全国成立荣军院小学、初中、高中,我们要把一些烈士遗孤、在荣军院疗养的残疾军人后代给管起来。这需要一大笔经费,建学校,招老师,买教材等等,除了建学校之外,其他的经费是每年都要。”

王飞这时才明白,丁处长说的要加一加担子是指的什么了,原来是指的要增加上缴额度。这也是应当的,王飞他们赚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国内建设吗?为了烈士遗孤这点钱算什么,再多出一些他也愿意。

于是王飞问道:“烈士遗孤读书全免吗?吃饭包不包?住宿安排吗?”

李院长没想到王飞问得这么细,一时也被问倒了,他还没想这么细,于是道:“学校还没建起来,人数也没统计好,但是估计是做不到全包的。牺牲的烈士太多了,要是全包了,那得有多少人想把孩子塞进来。”

王飞摇了摇头道:“经费的问题可以想办法,教材可以一届传一届,老师不足可以搞大班制,教室、宿舍不够,那就多建,但烈士人数要先统计好,各地先报上来。”

“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荣军院既然做了这件事,那就做到最好,经费不足,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做好,首先把全国的烈士人员名单统计好,我们荣军院要备份一份,有立功证书的功臣和战斗英雄的后代先收,不管离荣军院有多远,衣食住全包了,荣军院方圆50里的烈士后代能收尽收。”

“其他远一些的烈士后代,每五年扩大一些范围,十年二十年后,这一代人没享受到这个待遇的,那他的孙子辈,我们荣军院管一个,全包,估计那时候荣军院应该也有这个能力了。”

李院长知道王飞为什么对烈士遗孤这么关注和重视,因为王飞他就是烈士遗孤。

曲靖春道:“这个要求好是好,但是不现实,我们从豫章起义建军以来,牺牲了多少烈士?几十万还是多少,我们怎么管得了这么多?全包不现实。”

老曾是从长征一路走来的老革命,他却对曲靖春有不同意见,道:“小曲啊,你这个看法是不对的,我们一路走过来,打过很多仗,有胜利的也有失败的,太多无名烈士了,在长征和反围剿作战当中,很多时候是整连、整营、甚至是整团、整师的牺牲,这些人很多连个名册都没有留下。”

“抗日战争前的反围剿,我们的人牺牲得多,但留下住址和姓名的烈士却是百中无一,还有就是很多战士都是十六七八的后生仔,哪有什么后代,战士们牺牲的虽然多,但是真正有后代的却是当真不多,他们才是真正为新共和国奉献了一生的人。”

杜青松小声地提醒道:“确实是有很多烈士没有后代,就怕有人把自己子女过继给烈士,领这个名额,之前就有过这样领烈士抚恤的。部队和地方一般对亲叔侄、伯侄关系的过继是认可的。”

李院长道:“这是难免的,谁都有私心,要是烈士知道这份待遇给了自家侄子、侄女大多还是认可的,我们就怕有人把烈士遗孤给换成了自己的子女。”

“鹏飞同志提的这个方案还是可以的,分几步走,前面五年先按立功证书,再按烈士离荣军院的远近来安排,五年后扩大范围,十年后再扩大范围,二十年到三十年我们管那些遗漏的烈士孙子辈。不能让烈士的后人享受不到新华夏的良好教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