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传奇道士之火红岁月建设新中国 > 第137章 一箭三雕

传奇道士之火红岁月建设新中国 第137章 一箭三雕

作者:庚申大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0:19 来源:小说旗

李院长把这份计划给王飞看了,王飞是有别的准备的,他想着要是曲靖春的计划不好,就以港味糕点公司的名义,发个公告,说港味公司现在打入了华夏的市场,将在华夏建一个大型糕点公司,这样一个大国的饼干市场还是能进不少小麦、大麦的。

但是这样会产生一个问题,华夏姓社不姓资,这糕点公司怎么处理还真是个大问题,不把姓资姓社的问题弄清楚,搞不好弄不成。因为这事牵扯太大,他也就没提出这个想法。

看了曲靖春的这个计划,王飞很是服气,把握人心把握得很好。是人就有**,是人就有弱点,一个组织里哪里会不出一两个败类?尤其是老外,他们从不相信华夏人都这么干净,都这么纯粹。

那行,华夏的败类出来了,贪污**的人在这,位低权重的二代来了,损公肥私的二代,搂钱泡妞的二代,甘愿被糖衣炮弹腐蚀的二代来了,都来围猎吧!

一个这样的二代,喜欢奢侈生活、搂钱泡妞,有着低级趣味的人,他要以假乱真,他要以权谋私,他要搞钱,这再正常不过了。

他在拼命压价怎么了,压价是他能力的表现,他要是没能力,能让他负责这么重大的事情么?王飞估计如果这位出面的二代,演得再好一点,那他还真能让粮商们把价格再压下来几个百分点。

为什么呢?亏本的买卖谁会做?粮商们能同意?不用急,背后的情报机关自然会从其他地方给粮商们补贴的,情报机关手中掌握的情报随便漏一个出去,粮商们就能吃饱了。

情报机关就怕华夏出来的人,油盐不进,他们对这种二代最是喜欢了,二代嘛,能接触到机密情报,行动相对自由,要是能把二代弄点政绩出来,让二代上上位,那情报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这压价的事,说不定还真能成。不成那也没关系,起码最初的目的达到了,有了以权谋私的二代当掩护,华夏大批量买大麦的事就再正常不过了,没有粮商会怀疑华夏缺粮了,也就不会因此涨价。

曲靖春不愧是十六处的精英,一出手的目标就是一箭三雕,至于成不成,那得看二代的演技到不到位了。

这计划很好,很强大,比王飞准备的要强多了。

计划通过,这买粮的事跟王飞的关系就不大了,自有专业人员去处理。他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有意外情况,九科的负责打掩护,让四科的人把扫尾工作做好。

在王飞待在京城的这几天,李院长把卫生部、外交部的人拉一起开了会,把请爪哇国卫生部的事搞定了,只要他们来了华夏,认同了治理血吸虫的理念,那剩下的买药,派人去爪哇国指导环境治理的事,那就顺理成章了。

外交部的相关人员还提出了,去爪哇国的人员要精挑细选,要让爪哇国疫区的人民看到华夏的善意,给在爪哇国的侨民们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现在的爪哇国可是比华夏有钱得多,最近几年又有苏共支持了他们不少军舰,势力大涨,在苏共的扶持下,他们的自信心也膨胀得厉害,不然他们也不会搞出这么严厉的侨民政策。

但国与国的关系不可一而概之,苏共可以扶持他们的海军,那我华夏用你们急需的血吸虫治理方法,能不能在侨民政策上撕开一个口子?

治理当地疫区的环境,可不能光靠当地人的,都得了大肚子病了,能有多少劳动力?干一天得拉一天,这荒郊野外的还能专门建个厕所?这些含虫卵的粪便要不要处理,处理不好那一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得没有得病的人来干这活,这时候华夏侨民就能派上用场了,上几堂课,看几场宣传电影,就能上手干了,一向吃苦耐劳的华夏侨民,跟华夏派去的指导人员还不存在语言障碍,简直就是改善环境、治理环境的天选之人。

给你们干活,得出工资吧,得出伙食吧,这会的印尼政客会在意这些小钱吗,大概率是不会在意的,这是为国家谋福利,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这也是为我们刷政绩的大事,国家出点小钱怎么了?

排斥华夏侨民的地方也只有那几处,像廖内省这种侨民少的地方,不存在利益冲突,只要操作得当,一些被驱赶的华夏侨民无非是从雅加达、巨港等侨民众多的地方,转移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但只要能赚钱,哪里不能生根?

要知道这些被驱赶的侨民一个个的家当全无,十多年闯下的基业全没了,跟刚来爪哇国一样,两手空空,下无立锥之地,上无片瓦遮身,一切又都重头开始,只不过这一次大使馆会提前安排好工作跟衣食住行,为他们解除一些顾虑。

王飞从李院长那边得到了全盘的计划,也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他原本就只是想把血吸虫4号特效药卖到那边去,多赚点外汇,他已经跟罗丝谈好了,只要走一个过场就行,没想到国内的精英们搂草打兔子,想到了解决一部分侨民的问题。

嗯,这个计划很华夏,什么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廖内省有罗丝父女坐阵,这血吸虫治理的事稳了,能卖药过去赚点钱花,还能解决一部分侨民的生活工作问题,最重要的是又能在国际舆论上刷上一波,华夏支援爪哇国治理千年顽疾!又是一个一箭三雕,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王飞对这事也不是只提了一嘴,他还做了一些指导工作,写了一个纪录片的大纲出来,血吸虫治理工作,必须要把国内治理的经验拍成纪录片,中间插入一些ppt,进行解说,这样才能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王飞回京城的第四天,丁处长一个电话把王飞又召到了十六处,在一个会议室,就只有部长,副部长,还有丁处长三个人,王飞一进门,三个人就鼓起掌来。

丁处长最是高兴,常年面无表情的脸上,也笑开了花,一边举着手鼓掌一边说道:“欢迎功臣王飞同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