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104章 中平二年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104章 中平二年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中平二年,天下动荡,民生凋敝。

春天,一场大疫席卷大地,百姓苦不堪言;

二月,中常侍张让、赵忠进言,要求灵帝敛天下每亩田至十钱以修整宫室,各地州郡还需进贡珍贵木材和有文饰的石头,一时间,民间怨声载道。

四月,大风冰雹灾害连连,张牛角和褚飞燕的起义军,号称“黑山”,聚集百万之众,攻击黄河以北诸郡县,黑山贼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七月,三辅地区遭遇漫天螟蝗之灾;

八月,汉廷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出击左宫伯玉于扶风美阳,却未能取胜。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这位未来的霸主,却选择了隐居。他远离了纷扰的朝堂,避开了一场场战乱,开始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或许在深思熟虑,或许在韬光养晦。

与此同时,士徽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他心想,如此动荡的时代,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他是否应该前往中原,去那里闯一闯,刷个脸熟?毕竟,中原之地,人才济济,若能结识几位贤士,甚至拐回来几位谋士,对于他未来的事业,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

士徽站在家门口,目光远眺,落日的余晖洒在他坚毅的面庞上,映出一抹金黄。他身着战甲,手持长剑,身姿挺拔,犹如一尊雕塑。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战火与硝烟。

\"徽儿,你在看什么?\"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是他的母亲,她的眼中充满了关切。

士徽转过头,微微一笑,道:“母亲,我在看这夕阳,这太平的夕阳。我想,这样的日子不多了,我想去中原看看,不然,以后只怕是要挥军北上才能去中原了。”

母亲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徽儿,你长大了,你有你的责任和使命,去吧,去中原看看。”

士徽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拿定主意之后,士徽便来来到蔡琰身边问道。

“昭姬,可愿回乡看看?”

蔡琰惊讶地看着士徽,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将军,说笑否?” 蔡琰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颤抖。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既希望这是真的,又害怕这只是一场梦。

士徽一脸认真地回答:“君子无戏言。”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是在告诉蔡琰,他会为她实现这个愿望。

蔡琰微微低下头,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最终,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夫君既然已经拿定主意,妾身听从安排便是。”

她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却蕴含着深深的感激与期待。在这个乱世之中,能有一个人为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对她来说,已是最大的安慰。

“我这就去安排,我们会尽快启程。”

为了即将到来的中原之行,士徽做了周密的准备。

他知道此行的重要性,因此调来了黄忠作为护卫。黄忠依旧精神矍铄,武艺超群。

在此次旅途中,他的身份乃是管家,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那挺拔的身姿和锐利的眼神,绝不是一个普通管家所能拥有的。

跟随黄忠前来的,是五十名善射的弓箭手。他们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箭法精准,能在百步之外取人性命。他们的存在,无疑为这次旅行增添了一层坚实的保护。

周泰则依旧担任护卫统领,他率领着五十名弩手和五十名刀盾兵。

除了这些护卫,还有随行的车夫与仆人。

这次中原之行,士徽带领的队伍共计两百人左右。这个队伍规模适中,既不过于庞大引人注目,也足够强大以确保安全。

黄忠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士徽身边:“主公,可以出发了。”

士徽微微点头,转身扶着蔡琰,一同踏上了马车。

这辆马车与以往的两马车不同,它由四匹马拉动,稳定性与舒适性远非两轮马车可比。车厢宽敞,内部装饰考究,足以应对长途旅行的需求。

在防护性能上,士徽也做了极大的提升。马车的外壁经过加固,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攻击。更为巧妙的是,士徽将自己秘密研究的新型床弩安装在了马车之上。这种床弩设计精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组装完毕,发挥出强大的火力。车上储备了大量的箭矢,以备不时之需。

士徽和蔡琰坐定后,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音。

周泰和其他护卫们分布在马车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他们知道,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这乱世之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

黄忠则是登上马车坐在车夫身边。

马车行驶在道路上,士徽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快速后退。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看着士徽,轻声问道:“夫君,为何突然想去中原看看?”

士徽微笑着,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意:“我就不能是单纯的陪昭姬回去看看吗?”

蔡琰微微一笑,她为士徽倒了一杯茶,递到胸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温柔:“可以,妾身不怀疑夫君对妾身的情谊。”

士徽接过茶,轻轻喝了一口,然后缓缓说道:“当今的局势,昭姬还看不明白吗?趁着这两年还算安定,去中原看看吧,以后再想回来,就不知道是何时了。”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她轻轻说道:“夫君是想去招募一些人才?”

士徽眼前一亮,没想到蔡琰竟然如此聪慧,一下就猜到了他的心思。\"昭姬,果然冰雪聪明。\"他称赞道,“夫君久居交州,对于中原只是不甚了解,还请夫人赐教,是否有良才推荐?”

蔡琰微微沉思,然后说道:“夫君,妾身久居深闺,哪里去听说中原的能人异士。”

“不过我倒是听父亲经常提起一人,曹操,曹孟德。”

士徽听到蔡琰提到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问道:“昭姬,你见过曹孟德?”

蔡琰轻轻摇头,微笑着回答:“未曾见过,只是听父亲经常提起。”

士徽的兴趣更浓了,他接着问:“哦?岳父与曹操是什么关系?”

蔡琰的眼神变得柔和,似乎在回忆往昔:“父亲与曹操为师生关系,同在太学。且又有共同的朋友——刚直不阿的名臣桥玄。曹操与父亲虽然年龄相差22岁,但因共同的爱好和对世事的一致看法,使他们成为忘年交。”

士徽点头,表示理解:“原来如此,曹操确实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才华和智谋,在这乱世之中,确实让人难以忽视。”

蔡琰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感慨:“是的,父亲曾说过,曹操虽出身寒微,但胸怀大志,非池中物。”

“夫君,你可曾听说过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的一项活动“月旦评”?”

士徽点头,表示有所耳闻:“是的,我曾听说过。他们以品评人物而闻名,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

蔡琰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他们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士徽沉思片刻,然后转头对蔡琰说:“昭姬,曹操此人,确实非凡。他的才能和野心,注定了他在这乱世中不会平凡。我们此次中原之行,若能与他结交,或许能为我们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士徽看着蔡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昭姬,我们此次中原之行,不仅要寻找人才,更要寻找盟友。曹操这样的人,若能成为我们的盟友,必将大大增强我们的实力。”

蔡琰微笑着,。她轻轻握住士徽的手,表示支持:“夫君,妾身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我们都将携手共进。”

士徽回握住蔡琰的手,便是亲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