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149章 西凉之变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149章 西凉之变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面对着西北边疆的动荡,张温不得不做出决策。他派遣周慎将军率领三万精兵追击叛乱的边章、韩遂。然而,周慎的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挫败,这让张温倍感压力。

面对战局的逆转,张温不得不再次调兵遣将,被张温派遣去讨伐羌族的先零部落。然而,战事的发展出乎意料,羌人与胡人在望垣以北将董卓的军队团团围住。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董卓没有选择力战到底,而是悄然撤退,保存实力。这一行为,虽然保全了军队,却引起了东汉朝廷的不满。

心虚的董卓,拖延了很久才前去晋见张温。

在长安城内的一处宏伟府邸中,张温端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地审视着下方的董卓。董卓身材魁梧,一脸横肉,眼神中透露着狡黠与傲慢。他身着战甲,显得威风凛凛,却故意拖延晋见,让张温心中不快。

张温严厉地责备董卓:“董卓,你为何不战而退,擅自撤退,这是何意?”

董卓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一丝恐惧,他回答道:“司空大人,战局变幻莫测,我董卓只是做了最明智的选择。与其全军覆没,不如保存实力,再图良机。”

张温愤怒地拍案而起:“董卓,你这是在藐视朝廷,藐视本将的权威!”

张温冷声道:“你又为何拖延至此才来?难道不知这是灵帝的诏令吗?”

董卓嘿嘿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张公,非是董卓有意拖延,实乃我率领的湟中义从及秦胡兵,他们全都死皮赖脸的不让我走,我怕我突然走了这伙人会闹起来啊!”

董卓此刻心中确实有些不快,朝廷的换帅决定让他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他心中暗想:“朝廷这次换帅,不仅撤换了皇甫嵩,连我的副总指挥职务也一并免除,换上的却是从未领兵的张温和那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袁滂。

董卓心中虽有不满,但他也明白,此时不宜公开表露。

董卓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心知张温虽然不满,却也不敢轻易动他。他哈哈大笑,道:“张公果然宽宏大量,董卓定当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力!”

董卓觉得自己有些冤:叛军的战斗力在那明摆着呢,你以为是好对付的?这几个月我们没打败仗就很不错了!再说了,你张温以前当的是大司农、司空,又没带兵打过仗,懂啥呀?皇甫嵩和我都打不赢,换了你和袁滂两个面瓜就能打赢了?

董卓的这个态度,顿时惹恼了旁边的一位枭雄。此次张温受命出征,广泛延揽军事人才,孙坚也被调来参战,率本部人马驻扎于长安。

张温闻言,眉头紧锁,正欲发作,身边的孙坚却按捺不住,跨前一步,大声道:“董卓,你这是养寇自重,狼子野心!‘轻上无礼’、‘沮军疑众’、‘受任无功’这三条罪状,按军法‘受召不至’当斩!”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却故作镇定,笑道:“孙坚,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张温见状,心中虽然愤怒,却知道此刻不宜与董卓翻脸。他轻咳一声,缓和气氛道:“董卓,你在黄河、陇山威望甚高,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我们需要你的力量。你若真心为国家效力,过往之事,可以既往不咎。”

张温走到董卓面前,微笑着说:“董将军,我知道您对朝廷的决策有所不满,但我相信你的才能和忠诚。我决定任命你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等人一同担任我麾下的主力。”

董卓听后,心中不禁一愣,他没想到张温会如此安排。他原本以为张温会排斥自己,但没想到反而得到了提升。董卓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董卓沉吟片刻,然后向张温行了一礼,说:“张司空,您的胸怀和眼光,我董卓深感敬佩。”

董卓回到军营之后斜靠在虎皮交椅上,眼神阴鸷,脸上带着几分不耐烦。他身旁的谋士李儒,一副文士打扮,正低声向他汇报着朝廷的最新动向。

“文优,与士徽的交易进行得如何了?马匹准备好了吗?”

李儒微微颔首,回答道:“主公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我们准备了三千匹上好的匈奴马,这些马匹都是精选出来的,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是上上之选。”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又追问:“士徽那边有何反应?他是否满意我们的条件?”

李儒微微一笑,继续道:“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还特别准备了一匹汗血马,作为礼物送给士将军。这匹马不仅神骏非常,更是身份的象征。我相信,士徽收到这份礼物,定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董卓听后,哈哈大笑,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文优你办事,我放心。”

“士徽若是识时务,自然会知道与我们合作是明智之举。”

李儒微微欠身,回应道:“将军英明,士徽若是聪明人,自然会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巨大利益。这次交易,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军力,更是向天下人展示了我们董家的实力与气度。”

李儒:“将军,朝廷又有新的任命来了。这次是少府之职,位居九卿之一,掌管财政。”

董卓哼了一声,打断李儒:“少府?朝廷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吗?我董卓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却让我去管钱!朝廷如今自身难保,还敢在我面前摆谱。”

李儒微微颔首,继续道:“将军,还有一事。朝廷改派您为并州牧,这可是主管一州军政民政的大权,非同小可。”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坐直了身子:“并州牧?这还差不多。不过,朝廷想要我交出兵权,统归皇甫嵩指挥,这是何意?”

李儒沉思片刻,回道:“将军,这恐怕是朝廷的权谋之计。皇甫嵩与您素来不和,他们想借机削弱您的实力。”

董卓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桌案:“皇甫嵩那老儿,也配指挥我的西凉铁骑?我董卓岂是任人摆布之辈!并州牧我接受了,但部队我自有安排。朝廷既然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董卓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犹豫。他看着李儒,沉声问道:“文优,这并州,杂家去还是不去?”

李儒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主公,此时虽然州牧已经总览军、政、财的三项大权,但是并州刚刚被匈奴屠各祸害完,上任并州刺史还被匈奴人杀了,此时的并州形势非常乱。当年的南匈奴经过不断的南迁与上百年的演变,并州的北部西部基本上已经成了当地胡人的自治地区了。”

董卓闻言,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深知并州的混乱局势,心中犹豫不决。就在此时,一名侍从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向董卓低声禀报道:“太师,洛阳董旻那边传来消息,灵帝快不行了。”

董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明白,灵帝的驾崩将意味着朝廷的大变局,而并州的掌握将成为他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步。他看着李儒,沉声道:“文优,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李儒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低声说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若能掌握并州,再加上洛阳的势力,太师您将如虎添翼。只是,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急于一时。”

李儒说道:“我们可引兵在河东驻扎,静观其变。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董卓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眼中闪过一丝野心与坚定:“朝廷腐朽,天下大势将变。我董卓,绝不会屈居人下!并州,只是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