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192章 进军界桥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192章 进军界桥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袁绍刚率领主力北上,意欲迎战公孙瓒,却未曾料到,后方的局势竟会如此迅速地恶化。

黑山军首领于毒、白绕、眭固,这些昔日令朝廷头疼的山贼,如今却联手张杨的河内叛军,以及于扶罗的南匈奴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重新从河内攻入兖州北部,其势之猛,令人胆寒。

更令袁绍心惊的是,这些叛军竟然与被公孙瓒赶过黄河的青、徐黄巾军取得了联系。黄巾军如今虽然势力大减,但依然不容小觑。他们的加入,使得叛军的实力更加强大,形成了与公孙瓒夹击袁绍之势。

袁绍孤军北上,后方空虚,无法指望自顾不暇的兖州和青州提供援助。而冀州,这个他曾经视为根基的地方,如今也已经半数陷入了公孙瓒之手。他只能以半个冀州之力,去抗衡公孙瓒、黑山与黄巾军的四州之众。

军队数量、装备和马匹,这些都是影响胜败的重要因素。而在这几个方面,袁绍的军队都远远不如公孙瓒军。

胜负的天平,已经明显倾向于公孙瓒一方。袁绍面临的,不仅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

曹操此刻心中雪亮,袁绍的败局已如板上钉钉,其命运恐怕不久便将沦为公孙瓒的刀下亡魂。在这乱世之中,求生存便是求王道,曹操自然也不例外。他审时度势,做出了最为稳妥的选择——静观其变。

于是,他按兵不动,没有挥师西进太行山区,而是驻扎在顿丘附近,以一副隔岸观火的姿态,眼睁睁看着壶寿、于毒、于扶罗等人率领的黑山、南匈奴联军浩浩荡荡地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经过,直奔防备空虚的邺城而去。

曹操如果此时出手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同样,当范方率领骑兵渡过黄河,穿越他统治下的东郡,意图从背后给袁绍以致命一击时,曹操也只是冷眼旁观,并未加以阻拦。

至于黑山军为何突然放弃对东武阳的围攻,曹操心中自有盘算。他料定,这绝非因为自己袭击了他们的后方,而是主帅壶寿下了严令,要求他们立即转向,将矛头对准邺城。

在晨曦的微光中,袁绍的大军沿着清河北上,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而行。他们的目的地是界桥,那个离广宗东郊仅剩20公里的战略要地。占领界桥,意味着可以越过清河,直逼广宗城下,这对于袁绍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战略部署。

公孙瓒早已在界桥以东的清河岸上布下了严阵。他决定在这里迎战袁绍,因为这里的地势对他有利,可以充分利用河流作为天然屏障。

袁绍率领着大军,迎风站在清河国的土地上。公孙瓒的主力军就在那里,阵容庞大,气势汹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他早已预料到这一战不可避免,但他的心中却毫无惧色。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斥候急匆匆地来到袁绍面前,面色苍白,气息急促。袁绍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斥候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报告:“主公,邺城……邺城陷落了!”

袁绍的身躯猛地一震,仿佛被闪电击中。他瞪大了眼睛,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消息。邺城,他的根基,他的大本营,怎么可能就这样陷落?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但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转身看向身后的军队。他的士兵们,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震惊和不安的神色。袁绍知道,他必须稳定军心,否则这场战斗就真的输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背后传来。袁绍心中一沉,他转身看去,只见一队骑兵正从背后袭来,旗帜上写着“范”字。袁绍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没想到曹操竟然会纵容范方从背后偷袭。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他迅速调整战术,指挥军队迎战。虽然身处绝境,但袁绍的斗志却更加坚定。

这场战斗将决定他的生死,决定他是否能够再次看到明天的太阳。他的大本营已经丧失,后勤已经无法维持,他必须在这场战斗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否则他将面临灭亡的命运。

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疲惫不堪的士兵,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困顿。他的军队只剩下数万步兵,而且他们远来疲惫,行军中的部队首尾长达十余里,无法立即在前线集结大量兵力,摆出正确的战斗阵形,甚至连军营都来不及搭建。

而在他的对面,公孙瓒率领的4万多步兵和1万多骑兵早就以逸待劳多日了。他们的阵容整齐,士气高昂,战马奔腾,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袁绍知道,公孙瓒的军队占据了地利和人和的优势,他们将以饱满的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迎接这场战斗。

袁绍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知道,他必须以智取胜,以弱胜强。他开始布置战术,指挥士兵们迅速集结,摆出战斗阵形。他鼓励士兵们,告诉他们,只有战胜公孙瓒,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家园。

公孙瓒站在高地上,审视着战场上的局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转头对身边的将领说道:“诸位,瞧那袁绍,已是一错再错,此战胜利的天平已然倾斜。”

“主公英明,袁绍的失误正是我们的机会。如今我军阵势严谨,胜利在望。”

公孙瓒微微一笑,信心十足。

“正是如此。传令下去,步兵三万,摆成方阵,稳固阵脚。左右两翼,各部署五千骑兵,随时准备出击。”

副将领命而行,声音洪亮。

“末将遵命!立即布阵!”

公孙瓒策马向前,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士兵,语气激昂。

“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我幽州荣辱!看我白马义从,铁骑冲锋,旌旗铠甲,光耀天地!”

士兵们齐声应和,士气高涨。

“愿随将军,共赴战场!

公孙瓒则是亲自率领着五千白马义从铁骑,往来于战场之间,策应各方。

这片战场,是公孙瓒精心挑选的。平坦的地形,正好适合他的幽州骑兵发挥冲锋的威力。在这片战场上,他已立于不败之地,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将袁绍的军队彻底击败。

袁绍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份急报。

“麴义,形势危急,我军已无退路。邺城陷落的消息一旦传开,军心必乱,粮草也将耗尽。范方的骑兵又即将赶到,我军将陷入绝境。”

麴义神色严峻,但目光坚定:“主公,末将明白。此时唯有主动出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正是如此。我命你为先锋,率领800名凉州重步兵和1000名弩兵,立即前往阵前,向公孙瓒挑战。务必打出我军的气势,争取一线胜机。”

麴义抱拳领命:“末将遵命!定不辜负主公重托,誓死一战!”

袁绍走上前,拍了拍麴义的肩膀,语气沉重:“麴义,此战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务必小心行事,既要勇猛,也要智取。”

“主公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全军开辟生路!”

先登死士,向死而生!

公孙瓒瞥见麴义仅带了寥寥步兵,心中的轻蔑之情油然而生。冷笑一声。

“哼,麴义竟只带了这么点步兵来送死?传我命令,两翼骑兵全军出击,将这区区1800人踩成肉泥!”

面对来势汹汹的骑兵,麴义面不改色,沉稳地指挥士兵。

“重步兵结阵!”

“弓弩手听令,躲在盾牌下,不得妄动!”

公孙瓒的骑兵呼啸着冲出,马蹄声如雷鸣,尘土飞扬,气势汹汹地直扑麴义军阵。

麴义凝视着逼近的敌军,估算着距离,,待公孙瓒的骑兵逼近至数十步之遥,麴义猛然发令,士兵们瞬间站起,如同一道道铁壁般屹立。

“就是现在,起身!反击!”麴义突然大喝。

弩兵齐刷刷地从盾牌下站起,弩弓架在盾牌上沿,箭矢瞄准了敌人的要害。

随着一阵弦响,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出,每一箭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

冲在最前面的幽州骑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纷纷倒下,后面的骑兵见状纷纷勒马撤退,却不幸闯入了步兵阵中,自相践踏,全军陷入了混乱。

公孙瓒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惨状,惊呼:“这怎么可能!”

麴义挥剑指挥,率军乘胜追击,声震战场:“全军冲锋!一个不留!”

八百重甲兵齐声吼叫:“杀!”

“瞄准敌人,射击!”

“中了!又一个敌人倒下了!”

幽州骑兵:“不好,我们中计了!快撤退!”

“来不及了,我们被自己人践踏了!”

麴义军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冲入敌阵,斩杀无数。公孙瓒军全线崩溃,四散逃窜。

公孙瓒的骑兵阵前,严纲挥舞着大刀,试图稳住阵脚,但麴义的箭雨太过猛烈,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混乱中。严纲眼见形势不妙,正欲撤退,却见麴义已率军冲至眼前。

麴义挺身而立,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来者何人?我麴义不斩无名之辈!”

严纲骑在马上,神态自若,一身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抱拳回应:“吾乃冀州刺史严纲,特来领教阁下高招。”

“严纲,你的死期到了!”麴义大喝一声,挺枪直刺。严纲匆忙招架,但麴义的枪法迅猛无比,几个回合下来,严纲已露疲态。

“撤,快撤!”严纲大声呼喊,但为时已晚。麴义一枪刺穿了他的胸膛,严纲瞪大眼睛,倒在了血泊中。

麴义没有停歇,率军乘胜追击,一直杀到界桥。

麴义追至界桥,剑指公孙瓒,大声宣告:“公孙瓒,你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已伏诛,今日就让你见识我凉州军的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