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07章 赤地千里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07章 赤地千里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曹操率领疲惫之师,风尘仆仆地追击袁术至豫州北部。战事正酣,忽闻陶谦大军已深入兖州,曹操眉头紧锁,深知形势危急。无奈之下,他下令撤兵,准备反击陶谦。此时,曹操的部队已是强弩之末,无论是兵力、粮草还是士气,均不及陶谦军。

临行前,曹操回到营帐,看着满脸担忧的家人,他语气沉重地说:“此战凶多吉少,如果我未能归来,你们切勿为我报仇,速去投奔文君,保全性命要紧。”言罢,曹操转身离去,坚定地踏上了反击之路。

战局的发展出乎曹操意料,当年秋季,曹军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一举将陶谦赶出兖州。乘胜追击,曹军如破竹般攻克徐州十余座城池。随后,两军在彭城展开了一场激战。

在连番的战火硝烟中,陶谦节节败退,最终无奈退守至泗水东岸的坚固要塞——武原。

泗水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战事的激烈。曹操望着对岸的陶谦军队,心中虽有横渡泗水之志,却无奈于水势湍急,难以强渡。

曹操站在庭院中,面色阴沉,周围士兵紧张地等待着命令,准备执行那残酷的陪葬之令。突然,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拿着一封信函。

传令兵跪地呈上书信,结结巴巴地说:“启禀主公,士将军有信。”

曹操接过书信,眉头微皱,疑惑地展开阅读。展开一看,眉头紧锁的表情渐渐变得哭笑不得。

“士徽这小子,竟然悄无声息地把老太爷接到了荆州,真是让人意外。”

程昱站在一旁,好奇地问道:“主公,信中说了何事?”

曹操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他说已经把我老爹接到了荆州,让我不必担忧。哼,这个士徽,手段倒是了得,也不问我一声,就直接把我老爹带走了。”

将领试探性地问:“那曹公的意思是……”

曹操摆了摆手,释然道:“罢了,罢了,只要老爹没事,我也懒得追究他是如何从徐州把我老爹接走的。人没事就好,陪葬之事,就此作罢。”

曹操冷笑一声,将书信递给程昱:“你自己看看,他还说愿意以一石粮食的价格购买我手中的佃农。

传令兵战战兢兢地退到一旁,这时,程昱走上前来,拱手道:“主公,此事或许是个转机。士文君愿意以一石粮食换取一个佃农,这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旁的程昱见状,眼睛一亮,立刻接口道:“主公,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如此好事,何不答应?”

曹操疑惑地看着程昱:“哦?你倒是说说看,这有何好处?”

程昱微笑道:“主公,如今战事连连,粮食短缺。士徽此举,既能为我们解决粮食问题,又能削弱敌方势力。再者,这些佃农到了颍川郡,也能为我们开垦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曹操沉吟片刻,道:“我哪有那么多佃农可供出售?”

程昱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主公,泗水以西、淮河以北的五个县,那里的百姓大多是佃农。我们只需将他们抓来,送往颍川郡,便可轻松解决此事。”

曹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头道:“嗯,此计甚妙。那就按你所说,办理此事吧。”

怒火中烧的曹操,果断改变战略,挥师南下,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扫荡战。泗水以西、淮河以北的五个县,在这场战火中化为一片焦土,鸡犬不留,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陶谦在武原坚守不久,眼见曹操兵锋所指,无奈再次退守至郯县。在生死存亡之际,他向远在北方的公孙瓒发出求援信。公孙瓒闻讯,立即派出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刘备,率领精兵强将,星夜兼程赶往救援。

曹操眼见援军将至,形势对自己愈发不利,于是果断下令撤兵。

徐州泗水以西、淮河以北的五个县,原本是人口稠密的富饶之地。然而,一日之间,曹操的大军如风卷残云般掠过,带走了上万人。村舍空寂,田野荒芜,剩下的只有惊恐和不安。

陶谦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曹操军队撤离的方向,面色苍白,双手紧握着城墙的砖石。他的眼中充满了愤怒和疑惑,心中却是无尽的忧虑。

“曹操此行,究竟意欲何为?”陶谦沉声自语,他的心头像是压了一块巨石,沉重得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一旁的谋士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公,是否派人去探查曹操的动向?”

陶谦咬紧牙关,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派人去查,我倒要看看,曹操是不是把那些人都给杀了!”

几天后,探子回报,曹操并未大开杀戒,而是将那些百姓带往了颍川郡。陶谦听后,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困惑和不解。

“曹操为何要带走这么多人?”陶谦皱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只是为了劳动力?”

谋士沉思片刻,答道:“或许曹操有更长远的打算,他知道,人口才是立国之本,带走这些百姓,无疑增强了他的实力。”

陶谦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曹操此举,无疑给徐州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以防曹操再次来袭。”

士徽在颍川郡的太守府内迎接曹操,两人相对而坐,府外是曹操带来的浩浩荡荡的百姓队伍。

士徽起身相迎,对着曹操拱手行礼,面带微笑道:“大哥大驾光临,颍川郡蓬荜生辉。”

曹操还礼:“徽弟大人,我此次带来了两万人,希望你能妥善安置他们的栖身之所。”

士徽点头应允,神情从容:“大哥放心,交州虽不富裕,但容纳这些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全部收下,定会妥善安置。”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点头道:“徽弟,胸怀仁义,大哥在此先行谢过。”

士徽摆手,语气坚定:“大哥为了天下大局,不惜劳师动众,我这点微薄之力,何足挂齿。另外,我已下令筹集粮食,将陆陆续续给曹公送去四万石,以解军中粮食短缺之急。”

“徽弟,你这份恩情,大哥铭记在心。有了这些粮食,我军暂时无忧,可以专心谋划接下来的战事了。”

随后,士徽下令郡内官员迅速行动,为这些百姓安排住所,分配土地,确保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士徽果然言出必行,不仅安置了曹操带来的百姓,还陆陆续续向曹操送去了四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如同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曹操军中粮食短缺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