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11章 刘备登场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11章 刘备登场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因穷兵黩武、杀害名士而声名狼藉。此时,他在兖州的统治已如风雨飘摇,民心尽失。当吕布入境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开,兖州的八郡七十七县几乎在一夜之间纷纷响应,倒戈相向,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令人震惊。

然而,在这股汹涌的叛乱浪潮中,仍有三座孤城坚守着对曹操的忠诚。它们分别是荀彧等人驻守的济阴郡鄄城,以及东郡的范县和东阿县。这三座城池宛如孤岛,被黄河、瓠子河与巨野泽环绕而成的沼泽三角地紧紧包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这片沼泽地险恶无比,河水交织,泽国茫茫,成为了曹操最后的防线。当时如果没有这片沼泽地的庇护,只怕曹操连最后这三个县的根据地都要丢掉,彻底陷入绝境。

在这三座孤城中,荀彧等忠臣义士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坚守到底。城墙上,士兵们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远方,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进攻。城内,百姓们虽然生活艰难,但依然坚定地支持着曹操,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曹操才能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士徽刚刚命人成功找到了赵云,并将其收入麾下。

夜幕降临,士徽站在营帐之中,神色凝重。他紧握着手中的令牌,深深地看了一眼赵云。

“子龙,我命令你率领五千骑兵,火速前往兖州,援助我大哥。”

赵云闻言,身躯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抱拳行礼,声音铿锵有力:“末将遵命!”

士徽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他知道,此次任务非同小可,只有赵云才能胜任。即便是遇上吕布,赵云也可全身而退。

五千骑兵在赵云的带领下,如同一条钢铁洪流,奔腾在夜幕之中,向着兖州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的到来,必将为曹操带来新的希望,为战局带来新的转机。

听闻吕布已经拿下了兖州的部分地区,曹操的势力受到了严重削弱。士徽立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顺势接管了原本属于曹操的陈国、梁国以及陈留郡。

一举措使得士徽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几乎涵盖了兖州的一半地区。由于士徽和曹操的特殊关系,在接手这些地区的时候没有收到丝毫阻碍。无他,士徽与曹操都是可以带领大量军队在对方势力范围内随意走动的存在。

而此时的曹操,则仅剩下半个兖州在手,处境愈发艰难。

荀彧等将领驻守的三个县地势险要,河网密布,易守难攻,唯有智取方能破敌。

他们派遣使者刘翊,潜入鄄城,面见荀彧,传达虚假消息:“吕将军闻曹公征讨陶谦,特率精兵前来助阵,还望荀大人速速准备粮草,以供军用。”

荀彧听闻此言,心中生疑。吕布与袁绍有隙,断无相助曹操之理。

顿时,他意识到张邈等人必有异心,恐怕兵变在即。荀彧不敢怠慢,立即在城内加强布防,同时派人火速前往东武阳,寻找刚刚被逐出的东郡太守夏侯惇。

并派人传送消息给南方的士徽,恐怕不用传信,兖州有任何风吹草动恐怕都在士徽的掌握之中。

夏侯惇闻听吕布挥军入境,心中一紧,立刻召集兵马,火速渡过波涛汹涌的瓠子河。

两军终于在瓠子河南岸相遇,夏侯惇挥舞着长枪,如同狂风骤雨般率军冲锋。吕布军虽勇猛,但在夏侯惇的凌厉攻势下,阵脚大乱,不堪一击,纷纷退入濮阳城内。城下,一些吕布的士兵高举双手,假意“投降”,夏侯惇见状,嘴角露出轻蔑的笑意,认为敌军已无斗志。

自信心爆棚的夏侯惇,随即下令全军围攻濮阳,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城池。然而,就在此时,吕布却派遣了一支轻骑出城,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悄无声息地包抄了夏侯惇军的背后,抢走了他们的辎重。

与此同时,那些先前“投降”的士兵,突然翻脸,发动了兵变。他们在中军大帐里,趁夏侯惇不备,一举将其擒拿。夏侯惇面色铁青,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就在这危急关头,部将韩浩率领一队精兵,如神兵天降般杀入敌阵,将夏侯惇救了出来。夏侯惇在韩浩的掩护下,狼狈不堪地逃回鄄城,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洗雪今日之耻。

起初,当曹操根据地沦陷,军心摇摇欲坠之际,陶谦与刘备洞察时机,果断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彼时,战局动荡,曹军士气低落,陶谦与刘备联手,连战连胜,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辉煌的胜利。

然而,命运弄人,陶谦在战事正酣之际,不幸病魔缠身。

不久,这位英勇的将领便撒手人寰。临终之前,陶谦气息奄奄,他将麋竺叫至床前,语重心长地嘱咐道:“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陶谦逝世之后,天地为之含悲,徐州城内哀声四起。

麋竺遵照其遗嘱,与典农校尉陈登、流亡徐州的北海相孔融等人共同迎刘备为徐州刺史。

刘备步入厅堂,面对众人一番恭让,语气诚恳::“诸位大人,我闻袁公路在寿春,乃世袭名门,四世五公,天下归心。徐州之重,非我所能承受,不如转赠袁公路,以顺天意,得民心。”

陈登闻言,徐徐开口。

“使君此言差矣。袁公路虽出身名门,却骄横奢侈,非安定天下之主。我等已准备为使君招募步骑十万,上可辅佐明主,救万民于水火,成就一方霸业;下可守土保境,留名青史。使君若不听陈某肺腑之言,陈某也不敢从使君之令。”

孔融在旁,忆起昔日刘备救命之恩,情深意重,亦劝说道:“使君,袁公路岂是忧国忘家之辈?他不过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徐州百姓心向使君,此乃天赐良机。使君若推辞不就,只怕日后追悔莫及。”

此时,别驾陈群急步上前,神情严肃地劝阻道:“主公,袁术兵强马壮,若我们东进,势必与之发生冲突。战事胶着,难以迅速取胜。而那西方的吕布,如狼似虎,若得知主公东征,定会乘虚而入,偷袭我军后方。一旦小沛失守,即便主公暂时占领徐州,也难以在此根基未稳之地成就大业。”

刘备闻言,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终究未能改变初衷。

“长文你的担忧我已知晓。然而,三位贤士的信任与期待,我怎能辜负?我意已决,接受徐州刺史印绶。”

厅内气氛凝重,刘备望着众人诚挚的面孔,心中波澜起伏。终是应允,领徐州刺史之职。

随后,他又表孔融为青州刺史,意在帮助孔融在山东半岛重建统治,与公孙瓒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形成对峙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