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48章 烽烟四起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48章 烽烟四起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一年多来,袁术的命运仿佛被厄运紧紧跟随。曾经威风凛凛的一方诸侯,如今却屡遭重创,陷入无尽的困境。

连番战败的阴影笼罩着他,每一次败北都让他心力交瘁。盟友吕布的陨落,更是让他失去了坚实的后盾。而部下孙策的叛变,更是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背叛之痛。

与此同时,淮河流域的灾荒如同猛兽般肆虐,吞噬着无数百姓的生命。袁术治下的寿春,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民生凋敝,饿殍遍野。在这重重压力之下,袁术无奈地选择了离开,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踏上了前往灊山的征途。

在灊山,袁术向部将雷薄、陈兰等人寻求援助,希望能得到一些粮草以解燃眉之急。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无情的一击,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那一刻,袁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众叛亲离的滋味让他痛不欲生。

忧惧不已的袁术,犹如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他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而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黑暗与凄凉。

袁术的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起伏不定。

当他听说袁绍已经赶跑了公孙瓒,又击退了曹操的进攻,他那原本炽热的逐鹿中原之心,瞬间冷却了下来。

在这个强者争霸的时代,自己已经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勇气。

袁术在心中权衡利弊,判断自己大势已去,天下恐怕已是袁绍的囊中之物。正值袁绍与曹操决裂之际,他看到了一线生机。或许,他还能向兄长袁绍主动请缨,共同夹击曹操,以此为自己谋得一条生路。

于是,袁术迅速派遣使者前往冀州,带着他的期望和计谋,去向袁绍进言。使者到达袁绍的领地,慷慨陈词,劝袁绍称帝:“汉朝失天下久矣,政出私门,豪雄并起,国家分崩离析,此情此景,与周朝末年七国之乱何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终将由最强者一统江山。”

“我袁家受天命所归,当成就王业,此乃早已见诸符瑞。今公拥有四州之地,民众百万余户,无论是实力还是德行,都无人能出其右。曹操虽欲振兴已衰之汉朝,然其行径犹如求死者复生,岂有可能成功?”

袁术的使者言辞恳切,字字铿锵,试图打动袁绍,让他接受这一提议。

在这乱世之中,袁术的算盘打得精明,他知道只有依附于袁绍这棵大树,自己才能在风雨飘摇中找到立足之地。然而,天意难测,袁绍是否会上钩,仍是未知之数。

袁术的堂弟、济阴太守袁叙,在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挥笔泼墨,给远在北方的袁绍修书一封。信中字字珠玑,透露出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和对家族命运的期待。

“时至今日,海内丧乱,百姓流离,天意似乎已有所属。细思量,此天命非他人,实乃我袁家之幸。而此重任,非您莫属。”

“南兄(袁术)麾下群臣,纷纷翘首以盼,希望他能顺应天意,登基称帝。然而,南兄谦逊有加,他说:‘论年纪,北兄较长;论爵位,北兄更重。’因此,南兄愿将这份殊荣让与您,以彰显我袁家的兄弟情深,共担天下大任。”

“北兄,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望您顺应潮流,担起这份重任,为我袁家创下辉煌基业,也为天下苍生带来安宁与繁荣。”

袁绍,河北一方之雄,雄踞四州之地,野心勃勃。一日,他展阅袁术与袁叙的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袁术集团对合并的渴望。袁绍阅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对兼并袁术集团的想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若能将袁术纳入麾下,势力必将大增,一统北方的步伐也将加快。

于是,袁绍立刻传令,召唤长子袁谭自青州南下,准备迎接袁术。袁谭领命,整顿兵马,准备启程。

袁术闻听袁绍之命,心中暗喜。他打算穿越徐州,经下邳前往青州,与袁绍会合。此次合并,将有助于自己在北方的立足,也为日后争霸天下增添筹码。

然而,曹操闻此消息,心中不禁忧虑。他深知,若袁绍与袁术联手,势力将空前强大,对自己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确保自己在中原的地位,曹操决定先发制人,联合士徽、孔融、孙策等军阀,共同讨伐袁术。

当年六月,曹操调兵遣将,派朱灵、路招等将领东进攻打袁术。战火蔓延,烽烟四起。曹操趁机巩固自己的势力,意图在袁术败北后,进一步扩张领土。

八月,曹操再次调遣臧霸等将领北上青州,攻占济南国,阻止袁谭南下。此举既是为了遏制袁绍的势力扩张,也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北方的战略优势。

一时间,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纷纷登场,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角逐正愈演愈烈。

曹操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军事才能,率领精锐部队,一路势如破竹,直捣沛国。在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与激烈的战斗后,曹操终于一举拿下了这座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士徽也在汝南郡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攻城战。

黄忠凭借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勇猛,经过数日的激战,终于攻克了这座坚城,汝南郡的城门在士徽的军队面前轰然倒塌。

袁术在乱世之中,日渐势微,不得不采取收缩防线的策略。曾经雄踞一方的他,如今势力范围已大幅缩水,仅剩下下邳和广陵两座城池。在这两座城池中,袁术紧锣密鼓地部署兵力,加强城防,力求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保住最后的地盘。

在阎象与杨弘的精心策划之下,袁术得到了一份详尽的北上逃亡计划。夜色如墨,星光稀疏,袁术在昏暗的灯光下审视着这份计划,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必须小心翼翼,方能有一线生机。

袁术随即下达命令,要求所有士兵坚守阵地,不得有丝毫懈怠。城头上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严令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们还是坚定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守卫着每一寸土地。

与此同时,袁术却暗中调集了一千人马,他们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登上了一艘艘小船,沿着海岸线北上。袁术身穿便装,低调得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

海风凛冽,波涛汹涌,小船在海面上颠簸前行。袁术一行人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船只,沿着曲折的海岸线,一路向北。他们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广阔的渤海湾。

就在孔融发现袁术的行踪,急忙通知孙策与周瑜的时候,袁术已经成功在冀州登陆。

他带领的一千人马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在冀州境内展开行动,寻找立足之地。孙策与周瑜得知消息后,不禁感叹袁术的狡猾与果断,但为时已晚。

袁术的逃离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掠过了徐州的大地,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惊愕。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整个徐州地区仿佛失去了支柱,迅速陷入了动荡之中。

袁术的逃跑,对他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曹操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如同滚滚铁流,涌入徐州南部各地。

城池一座接一座地落入曹操手中,无人能够阻挡其锋芒。曹操的军队如同破竹之势,所向披靡。

曹操入城后,立即着手稳定局势。他颁布安民告示,减免赋税,恢复市场交易,使得徐州的秩序迅速得到恢复。那些曾经忠于袁术的官员和将领,纷纷投诚,宣誓效忠于曹操。

就这样,徐州南部在袁术的逃跑之后,几乎兵不血刃地落入了曹操的掌控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