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65章 官渡之战(二)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65章 官渡之战(二)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袁绍凝视着鸿沟,眉头紧锁,对曹操大声说道:“曹操,你以此鸿沟为屏障,阻我大军前行,真是机关算尽!想当年,刘邦与项羽亦以此沟为界,分庭抗礼。如今,你我也在此上演一出分割天下的戏码。”

曹操站在对岸,神情自若,回应道:“袁公,此乃天意。鸿沟之险,非人力所能轻易逾越。我军在此设防,正是为了遏制你那善于野战的精锐。自古以来,英雄豪杰皆知地势之利,我曹操又岂能不知?”

袁绍怒目圆睁,怒吼道:“曹操,你休要得意!纵有鸿沟之险,我袁绍也有破敌良策。待我军渡过此沟,定叫你曹操后悔莫及!”

曹操微笑着说:“袁公勇气可嘉,但不知是否有勇有谋?鸿沟两岸,峭壁千尺,水深难测。若是一意孤行,恐怕会折损不少兵力。不如我们在此谈判,共商天下大事,何必兵戎相见?”

袁绍犹豫了片刻,终究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坚决地说:“曹操,你休想用花言巧语迷惑我!今日之战,非你死即我亡。我袁绍必定要跨过这道鸿沟,一统中原!”

帐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众人严峻的面庞。张合跨前一步,抱拳对袁绍说道:“明公,虽我军连战连胜,士气如虹,但曹操坚守鸿沟,防线坚固。依末将之见,不宜再正面强攻,不如派遣轻骑,悄无声息绕至南路,断其与许县之联络,使其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许攸抚须点头,接口道:“张将军所言极是。曹操兵力有限,如今全力对抗我军,许县定然守备薄弱。若我军精选精兵,轻装疾进,连夜奔袭,许县指日可下。一旦占领许县,曹操便成瓮中之鳖。即便曹操未立刻崩溃,也必然顾此失彼,疲于应对,最终落败。”

袁绍沉吟片刻,眉宇间闪过一丝固执,摇头道:“曹操狡猾,吾必先除此人而后快。否则,即便占领许县,又有何用?”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的急报打断了帐内的争论。

传令兵气喘吁吁地报道:“启禀主公,刘备、关羽、张飞、等将率军南下,已从东面和南面包抄曹操后方。”

袁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似乎意识到什么,转头看向张合和许攸,嘴角泛起一丝笑意:“看来,天意如此。就依你二人之言,分兵南下,断了曹操的后路。”

战鼓声在官渡战场上空回荡,尽管形势对袁绍有利,但鸿沟边上的战斗却异常艰难。

袁绍站在高处,眺望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和对面坚如磐石的敌军阵地。

“报告主公,鸿沟河岸过于陡峭,我军搭建浮桥屡次失败,推进受阻。”一名将领满身尘土地前来报告。

袁绍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焦躁:“如此地形,确实不利于我军施展。传令下去,暂停对鸿沟的强攻。”

一旁的谋士郭图上前一步,轻声建议:“主公,东南方地形开阔,易于我军施展。若能占领陈留等地,再西进直取许县,或可绕过曹操的防线,出其不意。”

袁绍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郭图所言甚是。传令三军,转向东南方进军,先取陈留,再图许县。如此一来,即便不能速胜,也能改变目前的僵局。”

将领们领命而去,袁绍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局转变的希望。

袁绍站在官渡的指挥台上,目光深邃地审视着战场的布局。

他的心中谋划着一场宏大的战略:自己在这里牵制曹操的主力,同时在汝南,他的家乡,动员那些忠诚于他的势力,开辟第二战场。他的计划是联合南方的刘表军,一同北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曹操的军队彻底围困在许县和官渡之间,不给敌人逃往虎牢关的任何机会。

“只要能够在这里拖住曹操,同时在汝南起事,两面夹击,曹操必败无疑。”袁绍心中暗自思忖。

然而,理想虽好,现实却总是残酷的。袁绍的军队习惯了依赖他个人的指挥,自从麴义战死之后,军队的指挥系统便出现了问题。其他将领虽然各有才能,但无人能够像袁绍那样驾驭这支庞大的军队。袁绍的心中不禁有些忧虑,他知道,没有得力的将领,再好的战略也难以实施。

“袁谭在青州尚能有所作为,但其他人……”袁绍叹了口气,他的目光扫过身边的将领,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敬仰,但也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不确定。

袁绍知道,他的战略本身无懈可击,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他需要有更多的像袁谭那样的将领,能够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才能将他的战略构想转化为现实。

而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谋略和军队的忠诚,希望能够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找到胜利的契机。

在那个假设的历史节点,如果袁绍成功消灭了曹操,中国统一的大业似乎近在咫尺。然而,这幅宏伟蓝图背后,却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未来图景。

在那个时代,袁绍若亲自指挥战胜群雄,一统江山,那么改朝换代之后,他将是一位异常强势的开国君主。而他的部下,由于战功几乎全归袁绍一人,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弱势。这样的朝代,对于袁绍的部下来说,实在缺乏吸引力。他们渴望在战场上独当一面,立下赫赫战功,以期在新的王朝中获得一席之地。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袁绍的部下虽有一颗雄心,却因缺乏实战经验,并不具备独自战胜曹军的能力。

以张合为例,他虽后来成为了一位令人生畏的将领,但在那个关键时刻,他的实战经验尚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官渡之战前,张合并未立下显着的战功,相较于刘备,他的军事才能和经验显得稍逊一筹。

在这个背景下,袁绍的部下们心中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他们渴望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另一方面,他们又深知自己能力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与曹操之间的差距。

于是,在这种焦虑与期待中,袁绍的部下们纷纷寻求机会,试图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以期在新朝建立之时,能有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