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278章 田丰之死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278章 田丰之死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冀州的大地上,风云变幻,战局动荡。

随着袁绍战败的消息传遍各郡县,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许多城池纷纷动摇,向曹操俯首称臣。这些郡县的守将和官员,或是出于对袁绍实力的怀疑,或是对曹操势力的畏惧,纷纷倒戈,使得袁绍的势力范围在短时间内急剧缩水。

袁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背叛,心中愤怒不已,但形势逼人,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对曹操的仇恨,北上平定这些叛乱。他的军队匆匆北上,一路上风尘仆仆,士气低落,原本的雄心壮志如今只剩下疲惫与无奈。

与此同时,曹操在黄河前线也面临着军粮匮乏的困境。战事的持久和补给线的拉长,使得粮草供应变得紧张。在深思熟虑之后,曹操果断下令撤兵,将军队撤退到寿张县西的安民亭进行休整。

安民亭,这个地名似乎预示着曹操的意图——安抚民心,稳定军心。在安民亭,曹操的军队得以喘息,士兵们在这里补充粮草,休养生息。

曹操本人也在此地重新审视战局,制定下一步的战略。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袁绍的北上平叛,或许正是他再次出击的良机。

于是,在安民亭的休整期间,曹操一边安抚归附的郡县,一边策划着新的军事行动,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再次挥师北上,扩大战果。

曹操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手指轻轻划过代表冀州的区域,心中权衡着是否该收兵回营。他转身看向一旁的谋士荀彧,语气平静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彧公,我想是时候收兵了。”

荀彧闻言,眉头紧锁,他向前一步,语气坚定地反驳道:“主公,袁绍新败,部众离心,正是我们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若此时收兵,一旦袁绍率其残余势力乘虚而入,袭击我们的后方,那我们的大业可就功亏一篑了。”

曹操听罢,沉默不语,荀彧的话如同冷水浇头,让他瞬间清醒。他深知荀彧的谋略非同小可,于是放弃了收兵的计划。四月春风中,曹操率军返回黄河前线,士气如虹,一鼓作气打败了袁绍留在仓亭津的驻军。

与此同时,冀州各地反抗袁绍的叛乱如同燎原之火,曹操的胜利成了最好的呼应。然而,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战斗,袁绍凭借着深厚的根基,逐个平定了叛变的郡县,展现出了他作为一方霸主的实力。

曹操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对岸袁绍的势力,深知此时不宜渡河北上。双方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最终在力量的天平上找到了新的平衡。

袁、曹双方于是重新恢复了战前的黄河边界,各自整顿兵力,等待着下一次风云际会的到来。

平定冀州各地的叛乱之后,袁绍本应乘胜追击,继续南下与曹操交战,然而命运却在这关键时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袁绍突然病倒,病势沉重,不得不暂停南下的步伐,返回邺城休养。消息传来,邺城内外,人心浮动。

在阴暗的牢房中,田丰坐在冰冷的石板上,听着狱友们议论纷纷。有人带着一丝羡慕对他说:“田公,袁公此番战败而归,您一定会得到重用的,毕竟您之前的劝阻是正确的。”

田丰抬起头,眼神中却没有一丝希望,他淡淡地回答:“袁公外表宽厚,内心却狭隘多疑。我多次直言不讳,触怒了他,他对我早已怀恨在心。若此次获胜,或许他还会一时高兴,赦免我的罪过;但如今战败而归,他必然恼羞成怒,我已不指望能够活命。”

果不其然,袁绍回到邺城后,心中充满了羞愧和愤怒。他对护军逢纪说:“冀州之人,闻我军败,皆怨我之决策。唯有田丰,昔日曾力劝我勿出兵,如今看来,他的话颇有远见,我亦感到羞愧。”

逢纪闻言,却暗中使坏,他向袁绍进谗言:“大将军,田丰得知您撤退的消息,竟在狱中拍手大笑,庆祝自己的预言成真,毫无悔过之心。”

袁绍听后,胸中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干草,瞬间爆发。他不再犹豫,下令将田丰处死。

官渡之战,风云变幻,许攸的投降成为了这场战役的转折点。他投向曹操的阵营,不仅提供了关键的军事情报,还协助曹操攻破了故市和乌巢粮仓,这一举动如同一把利剑,直接刺向了袁绍军队的命脉,成为了袁绍战败的导火索。

袁绍败走,返回邺城,心中的愤怒和失望如同乌云密布。在这样的情绪下,他对周围人的怀疑与日俱增。许攸的背叛,让他对所有曾经亲近的人都有了戒心,尤其是许攸的南阳老乡兼同事逢纪。袁绍的目光如刀,审视着逢纪,心中暗自揣测:他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许攸?

墙倒众人推,逢纪的地位岌岌可危。各个政治派别见风使舵,纷纷借此机会诋毁逢纪,试图将他拉下马,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暗中传递着怀疑和诽谤,如同蛛丝一般,将逢纪紧紧缠绕。

可想而知,逢纪此时的压力如同山岳般沉重。他在朝中的每一步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触怒袁绍,引来杀身之祸。

他的脸色愈发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即使是夜深人静时,也无法安眠。

逢纪在暗处观察着形势,心中明了,一旦田丰重获自由,取代沮授成为军政大权的执掌者,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田丰的智慧和才能在军中颇有声望,他的复出无疑会对自己构成巨大的威胁。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除掉田丰这个潜在的危险。

在官渡之战的混乱中,逢纪身为护军,指挥着袁军的预备队,他在袁绍从官渡撤回河北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他在平定各地叛乱的战斗中,屡立功勋,这些成绩让他重新赢得了袁绍的信任,地位也渐渐稳固。

夜深人静,逢纪的帐篷内烛光摇曳,他与心腹将领密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逢纪眉头紧锁,语气阴冷地说:“田丰一旦出狱,必定会取代沮授,掌握军政大权。他素有智谋,若他上位,我等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

将领紧张地回应:“将军,那我们该如何是好?田丰在军中素有威望,若他得势,我们...”

逢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打断将领的话:“无毒不丈夫。若能除掉田丰,我等地位自然稳固。我身为护军,手握预备队,且在官渡一战和平定叛乱中立有功勋,袁公对我已重新信任。”

将领犹豫地问:“将军,您有把握吗?田丰非同小可,若是操作不慎,恐怕会引火烧身。”

逢纪冷笑一声,自信地说:“我自有分寸。护军不仅有指挥军队之权,还有纠察官员之责。我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让田丰永无出头之日。”

将领担忧地问:“将军,具体该如何行动?”

逢纪靠近将领,低声说道:“我会暗中搜集田丰在狱中的异动,加以夸大,上报袁公。袁公多疑,一旦他对田丰起疑,田丰的性命便如草芥一般。”

将领点头,但仍有些不安:“若是袁公不信呢?”

逢纪冷哼一声,坚定地说:“我会确保他信。田丰的生死,就在我的一念之间。此事成后,我们的地位将无可动摇。”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逢纪故意提出田丰在狱中的事情,暗示田丰虽身在牢狱,但影响力仍在,且对袁绍的决策多有不满。他巧妙地将田丰描绘成一个潜在的叛乱分子,一个随时可能颠覆袁绍统治的隐患。

袁绍本就多疑,逢纪的话如同火上浇油,让他对田丰的恨意和戒心更加深重。逢纪见时机成熟,便以护军的身份,提出了对田丰的指控,声称田丰在狱中仍有异动,可能会与外敌勾结,危害袁绍的安全。

袁绍在愤怒和猜忌之下,终于下令处死了田丰。逢纪的心中虽然有一丝不忍,但更多的却是解脱和得意。他知道,随着田丰的死去,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再也没有人能够轻易动摇他在袁绍心中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