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313章 以一敌三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313章 以一敌三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在幽州的一处宏伟的宫殿内,刘备、袁氏兄弟、孙策三方势力的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方形桌旁,桌上摆放着一张详细的幽州地图,上面标注着各个势力的分布和战略要地。

他们共同决定,为了对抗曹操的威胁,三方势力将暂时放下过去的恩怨和争斗,共同治理幽州。他们将通过联合军事行动,共同防御曹操的进攻,并通过合作开发幽州的资源,增强自身的实力。

在达成协议不久之后,幽州的战场上,烽烟四起,战鼓震天,刘备、袁氏兄弟、孙策三方势力联合对抗曹操的战争序幕就此拉开。

曹操的大军如同乌云般压境,铁甲闪耀,战旗猎猎,他们的阵线严整,士气高昂。曹操骑在战马上,目光如炬,审视着战场上的局势,准备指挥他的军队发起进攻。

战斗一触即发,突然,一声震天的号角划破长空。

孙策见状,大喝一声,率领骑兵如同猛虎下山,直冲曹操的中军。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兵器交击声交织在一起。

曹操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在三方联军的猛攻下,阵线开始动摇。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土地,残肢断臂随处可见,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无论是刘备、袁氏兄弟还是孙策,他们都明白,只有战胜曹操,才能守护他们的家园和信仰。

刘备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他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在战场东侧进行佯攻,制造了大量烟尘和声响,成功吸引了曹操的部分注意力。

同时,他们模仿主力部队的进攻号角,使得曹操不得不分兵防守。

袁军的弓箭手在防线后布置了数排,采用“梯次射击”战术,第一排射出后迅速后撤装箭,第二排紧接着射击,如此循环,形成了连续不断的箭雨。

天空中,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铺垫。曹操的大军排列整齐,旌旗猎猎,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滚滚铁流,向着联军的阵地推进。曹军的士气高昂,战鼓声、号角声此起彼伏,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曹军率先发起了冲锋。他们的步兵如同潮水般涌向联军阵地,喊杀声震天。刘备的军队箭矢如雨,纷纷射向曹军,一时间,曹军的前锋纷纷倒下,但后续的士兵仍然毫不畏惧地冲了上来。

在曹军步兵的冲击下,刘备的盾墙开始出现裂痕。就在这时,孙策的骑兵队发起了闪电般的攻击。他们从侧翼猛冲入曹军的后方,如同利刃切开了曹军的阵型。孙策一马当先,长枪挥舞,所向披靡,他的骑兵队如同狂风一般,在曹军中横冲直撞,制造了巨大的混乱。

战场上,两军陷入了混战。曹军的步兵与刘备的步兵肉搏在一起,刀剑相接,鲜血飞溅。而孙策的骑兵则在曹军中穿梭,不断地破坏着曹军的阵型。曹操在远处观战,面色凝重,不断地调整着战术。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在刘备、孙策联军的顽强抵抗下,曹军开始出现了疲态。在一次次的冲击中,联军的士气越来越高,而曹军的攻势逐渐减弱。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刘备和孙策同时发起了总攻。联军的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向曹军。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曹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溃退。战场上,胜利的天平逐渐倾斜向了刘备和孙策联军。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并州,风云突变,战火再起。

高干突然举起反旗,起兵反抗曹操的统治。消息如同插翅的飞鸟,迅速传遍了四方。

曹操站在营帐之中,面色凝重,手中的信笺被他紧紧握住,纸张几乎要被他捏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对着帐内的将领们沉声道:

曹操:“并州之地,乃我军北上之要冲,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高干叛变,必须迅速平定,否则后患无穷。”

程昱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英明,并州确实不容有失。大王打算派哪位将军前去平叛?”

曹操目光如电,扫过帐内诸将,最终定格在乐进和李典身上,决然道:“乐进、李典听令!”

乐进和李典同时出列,抱拳应道:“末将在!”

曹操:“你二人乃我军中佼佼者,乐进勇猛善战,李典智谋过人。我命你二人即刻率领精锐部队前往并州,务必迅速镇压高干的叛乱,不得有误。”

乐进神色坚定,回应道:“大王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李典则微微点头,冷静分析道:“大王,高干在并州根基深厚,我们需谨慎行事。末将愿与乐进将军携手,智勇并用,必能平定叛乱。”

曹操点头赞许,语气中透露出对两人的信任:“好,我相信你们的能力。此战关系重大,务必同心协力,速战速决。待你们凯旋,本王亲自为你们摆酒庆功。”

乐进和李典齐声应诺,随后退下准备出征。曹操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稳固他的统治大局。

乐进和李典领命出征,率领着铁甲铮亮的曹军,浩浩荡荡地向并州进发。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乐进率领,正面强攻;另一路由李典指挥,伺机包抄,意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击溃高干的叛军。

然而,高干在并州经营多年,深得民心,加之他对地形了如指掌,早已布下了重重防线。当乐进和李典的军队抵达并州时,他们发现高干的叛军士气旺盛,防守严密,远非想象中的乌合之众。

战斗一触即发,乐进指挥军队发起猛攻,但高干的叛军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乐进的军队虽然勇猛,却在并州的山川之间屡屡受挫。与此同时,李典的包抄部队也遭遇了伏击,被高干事先埋伏的兵力打得措手不及。

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乐进和李典虽然展现出了过人的武勇和智谋,但终究无法突破高干的防线。在一次次的进攻中,曹军的士气逐渐低落,伤亡也逐渐增多。

最终,在一次夜袭中,高干亲自率军出击,将乐进和李典的军队击退。

败报传回曹操的大营,曹操震怒不已。他没想到高干竟然如此难以对付,乐进和李典的败退,无疑给他的统一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曹操深知,并州的叛乱不除,他的后方将永无宁日。

于是,他开始重新部署兵力,准备亲自出征,务必将高干的叛乱彻底镇压。

曹操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并州进发。旌旗蔽日,战鼓震天,曹军的气势如虹,所过之处,无不为之震慑。曹操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神情冷峻,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决心一举荡平高干的叛乱,巩固自己的统治。

与此同时,并州城内,高干面对曹操的亲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自己兵力有限,独木难支,难以抵挡曹操的虎狼之师。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留下一部将夏昭、邓升守卫城池,自己则亲赴平阳,寻求外援。

高干风尘仆仆地来到平阳,踏入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的营帐,他的神态略显焦急。

高干步入平阳的大帐,单于呼厨泉端坐于主位,目光如炬,审视着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

“尊敬的单于,我高干不远千里,冒死穿越战火,只为求得贵方的援助。曹操篡汉之心路人皆知,我等为保汉室江山,拼死抵抗。此刻,中原烽烟四起,百姓苦不堪言,曹操势力日益膨胀,我等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呼厨泉微微点头,神情严肃:“高大人忠心耿耿,令人敬佩。但请恕我直言,南匈奴地处偏远,百姓久经战火,亦需休养生息。卷入中原纷争,实非我等所愿。”

高干情绪激动,跪地恳求:“单于,我等并非无故相求。曹操狼子野心,一旦统一中原,必挥师西进,届时贵方恐难以独善其身。如今联合抗曹,正是为了保境安民,维护草原和平。请单于三思!”

呼厨泉沉默良久,叹了口气:“高大人所言甚是,但我国力有限,与曹操为敌,风险太大。我愿提供粮草物资,以示支持,但出兵之事,实在难以从命。”

高干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仍不死心:“单于,难道您忍心看着中原百姓遭受战火蹂躏,汉室江山毁于一旦?今日相助,他日我等必涌泉相报!”

呼厨泉起身,扶起高干:“高大人,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国有我国的考量。请回去转告你的主公,南匈奴愿保持中立,不参与中原纷争。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高干无奈,只得黯然离去。大帐外,寒风凛冽,仿佛预示着中原战事的残酷与无情。

求援无果的高干,心知并州已难保全,便打算前往荆州投奔士徽,以期东山再起。然而,命运却并未如他所愿。在逃亡途中,高干不幸被曹操的追兵俘获,最终身死异乡,结束了他的一生。

随着高干的陨落,并州城内的守军失去了主心骨,夏昭、邓升在曹军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开城投降。曹操顺利接管了并州,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