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 第328章 胡汉之王

汉末:从交州开始制霸 第328章 胡汉之王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6:58 来源:小说旗

刘备展信在手,眉宇间已隐约透露出所料无差的沉凝。

孙策的笔迹犹如锋利的剑刃,在信纸上刻下了决绝与坚定。信中虽未直言,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两军一旦抵达幽州,便是各奔前程之时。

两方势力如同南北双雄,各自雄踞一方,如今虽因共同的大敌曹操而携手,但彼此心中明了,这联合不过是权宜之计。

实力对比,双方旗鼓相当,各有所长。刘备心中清楚,孙策与他一样,都有着不屈的雄心与独霸一方的壮志,谁也不会轻易向对方俯首称臣。

刘备收起信件,目光远眺,他凝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那片广袤的中原大地,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感慨。

他的思绪飘渺,如同夜风中的游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那马踏中原的壮志。

他想象着那一刻,自己身披战甲,手持长矛,率领着忠诚的将士,驰骋在黄河之滨,饮马长江,让胡汉的旗帜在中原大地上猎猎飘扬。

刘备长叹一声,那叹息在夜空下回荡,仿佛是对命运的无奈,又像是对未来的渴望。他明白,通往中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也许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也许自己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这个梦想。

一处简陋的营帐中,刘备坐在粗糙的木桌前,与几位心腹将领进行着深入的交谈。

刘备目光坚定,语气沉重地说:“诸位,你们都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战火无情,家园破碎,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恐惧和压迫,而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安心耕作、重建家园的宁静环境。”

关羽沉吟片刻,点头赞同:“主公所言极是,我们作为军人,保护百姓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我等定会严加约束部下,不让他们扰民。”

张飞性子直爽,接口道:“大哥放心,俺老张虽脾气火爆,但也知道不能欺负弱小。俺会告诉弟兄们,谁要是敢违反军令,俺第一个不放过他!”

刘备手中握有数万乌桓人和逃难的汉人,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人数接近两万。尽管这股力量足以在幽州地区掀起一番风浪,但仁义为本的刘备并未让手下士兵再次侵扰无辜的百姓。

在乌桓山脚下的部落内,刘备召集了诸位心腹大臣和将领,共同商议立国之事。大帐中,刘备坐在王座之上。

\"诸位,自起兵以来,我们历经磨难,如今终于在幽州立足。我想在此立国,定国号为胡汉,以示汉人与乌桓等游牧民族之和融。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刘备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关羽,这位忠义的武将,首先站了出来,他抱拳施礼,声音洪亮地说:\"兄长胸怀天下,仁德广布,关某愿誓死追随,立国之事,关某赞同!\"

张飞紧接着起身,他的声音如雷贯耳:\"大哥,你说的没错,我们早该有自己的国家,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威名!张飞也赞同立国!\"

糜竺,作为刘备的财政大臣,他考虑的是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他缓缓说道:\"主公,立国之事,确实是当务之急。有了自己的国家,我们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发展国力。糜竺也赞同。\"

孙乾、简雍两位文臣对视一眼,孙乾点头表示赞同:\"主公,此举意义重大,能够促进汉人与乌桓等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孙乾赞同立国。\"

简雍也接口道:\"正是,立国之后,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推行政策,发展经济,简雍也全力支持。\"

伊籍和陈到等将领也纷纷表态,伊籍说:\"主公,立国之事,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伊籍愿意为胡汉国的建立尽忠职守。\"

陈到则是一身戎装,表态坚定:\"末将陈到,愿为胡汉国效力,保卫国家,无惧任何挑战!\"

大厅内的声音此起彼伏,众人纷纷表示赞同,气氛热烈而振奋。

刘备看着这些忠诚的臣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信心。他知道,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胡汉国的建立将会是一段新的传奇的开始。

随着众人的赞同声,刘备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他站起身来,深情地望向每一位在场的大臣和将领,说道:“诸位同仁,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刘备最大的财富。今日我们共商立国大计,明日我们将共同开创胡汉国的辉煌。我刘备在此发誓,必定勤勉治国,不负众望,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太平。”

众人齐声回应:“愿誓死追随主公,共创胡汉国伟业!”

随后,刘备开始部署立国的各项事宜。他任命关羽为征东将军,负责训练骑兵,巩固边疆;张飞为征西将军,统领步兵,守护国土;糜竺则继续担任财政大臣,负责筹集国家经费;孙乾、简雍分别担任丞相和御史大夫,辅佐刘备处理国政;伊籍和陈到等将领则负责训练士兵,提高军队战斗力。

刘备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改国号为“胡汉”,自立为胡汉王。

这一举措不仅象征着汉人与乌桓等游牧民族的融合,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选址于乌桓山脚下,刘备开始着手建立他的都城。

乌桓山脚下,地势开阔,山清水秀,是一块风水宝地。

刘备命人在这片土地上规划出一座崭新的都城,这座都城被命名为“王庭”。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胡汉国的建设迅速展开。王庭都城的建设尤为引人注目,融合了游牧民族的风格与汉人的城寨风格,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城池的四周,是高耸的城墙,它们坚固厚实,宛如巨人的肩膀,守护着城内的安全。城墙之上,旌旗招展,随风飘扬,每一面旗帜上都绣有“胡汉”二字,显得威武而庄重。

城门的设计极具匠心,既有游牧民族帐篷的圆顶元素,又有汉人城门的雄伟架构。门上雕刻着各种象征吉祥的图案,如龙凤呈祥、草原雄鹰,展示着胡汉文化的交融。

进入城内,可以看到宽阔的街道两旁,是一排排结合了汉式建筑与草原风格的房屋。这些房屋既有汉人的青砖瓦房,又有乌桓人的毡房,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居民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既有汉人的宽袍大袖,也有乌桓人的皮裘革靴,彼此交流,和谐共处。

王庭的中心,是一座宏伟的宫殿,这里是刘备处理国事的地方。宫殿的屋顶采用了汉式的斗拱结构,而装饰则融入了草原的图腾元素,金碧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