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22章 深感痛恨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第22章 深感痛恨

作者:艾比兔子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49 来源:小说旗

无道的暴君?”

话音刚落,朱元璋的双手便不由自主地攥紧成拳。

仿佛须发都要怒张。

就在他说出这些话时,心中早已认定这是最终答案!

否则,大明绝不会败于此人之手!

作为一位勤勉治国的皇帝,朱元璋一心想要强化皇权,对子孙中出现这般放纵、贪图享乐、懈怠政务的人,深感痛恨。

一想到自己的后代中竟出了这样一个人,还当了皇帝,把他的大明毁掉,朱元璋便怒火中烧。

恨不得将这个不孝之子捉回来狠狠教训。

甚至用鞭子打死!

自己如此英明神武、勤政节俭,为何到了后世,竟出了这样不成器的子孙?

不仅是朱元璋情绪激动,连身边的朱标也是同样愤慨。

身为太子,他深知未来皇位必由己出。

而那个不肖子孙,也是他的后代。

比起朱元璋,这个不肖子孙还要更近一辈,与他的关系更为亲近。

他完全有理由生气。

韩成听罢朱元璋的话说道:“那个……陛下请息怒,事情并非如您所想。

那位皇帝,你怎么说他都可以。

但你绝不能说他不勤政,也不能说他荒淫无度或奢靡。

他的生活极为简朴,丝毫不铺张浪费。”

不仅仅是他本人,就连皇后以及太子、妃嫔等人,也都极为节俭。

说不上是荒淫无度,他的嫔妃加上皇后总共不过**人。

与其余的帝王相比,这样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

而且,他极其勤于政务,立志要让大明更加兴盛。

在诸多明朝帝王中,他的勤政程度可位列前茅。

依我看,能排到第三!”

朱元璋听后,不禁呆住。

一旁的朱标也满是难以置信。

总觉得此事匪夷所思。

通常在国家**之际,大多是幼年皇帝当政。

但没想到,自己这位后人不但不算愚钝,登基时也已成年。

即便做了皇帝,国家也不会就此衰败。

他在位达十七年之久!

那时算来,他已三十有余。

十七年的时光并不短暂,足以成就许多事。

就算是那国运衰微,百废待兴,也应有所改善。

即使未能改善,至少也该让它延续下去。

为何最终却灭亡了呢?

更让人费解的是,他并非荒淫无道的昏君,生活节俭,还十分勤政。

这……这究竟如何导致大明覆灭?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觉得此中缘由难以接受。

凭他们的见识,实在无法理解这一切。

就像高手难以理解初学者一样。

“你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那个皇帝……”

“**。”

“没错,给我们讲讲,他上台之后干了些什么?!”

朱元璋不再猜测,直接问韩成,那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他所知,从各方面看,这**像个昏庸之君。

为何大明偏偏毁在他的手里?!

------------

“当时的大明,文官势力已占据绝对优势。

形成了一派又一派的团体。

在这种局面下,前几位皇帝为了对抗文官集团,

开始逐渐倚重宦官……”

韩成正准备陈述自己了解的事情,但刚开了头,就被朱元璋打断。

“慢着,文官为何能占据绝对优势?为了对抗文官,竟然还要扶持宦官?功臣宿将都跑哪去了?咱们大明的武将又在哪里?”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虑。

韩成说道:“陛下,这事说起来复杂,得从很久以前说起。这关系到您另一位后世子孙,您现在真的想知道吗?”

听到这话,朱元璋虽有疑虑,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好奇。

相比文官如何取得优势,他更在意这位后裔为何会让大明在他的统治下灭亡。他始终无法理解,这样一位勤政且不算荒淫、寿命也不算短的君主,是如何导致王朝覆灭的。

“那就继续说吧。”

韩成点点头,接着道:“这位皇帝继位后,被所谓清流文官误导。这些文官不断向他说宦官的坏话,将东林党描绘成十恶不赦之徒,甚至认为天下大乱皆因宦官所致。只要除掉宦官,国家就能安定,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位皇帝听信了这些言论,对魏忠贤下手。魏忠贤确实不是善类,权势熏天,坏事干尽。但他也有一个作用,就是能牵制文官集团。

结果这位皇帝不仅处死了魏忠贤,还废止了相关机构……”

朱元璋一听,立刻皱眉,觉得此举太过愚蠢。

虽然他对明朝末年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作为权谋高手,他知道朝廷最忌讳的就是一家独大。最好的办法是多方制衡,就像他如今逐步削弱淮西勋贵的权力一样。

然而这位皇帝刚登基就做了件大事——彻底消灭了一方势力。更糟糕的是,他消灭的竟是宦官!

作为一个君主,他对宦官权力的来源心知肚明。这种权力不过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宦官本质上只是皇帝的工具。相较文官而言,宦官更容易掌控,无论他们手中有多少权柄,终究还是要听命于皇帝。他们的权力源自皇帝,而皇帝对他们是生杀予夺的。

然而,这个新登基的皇帝一上任,竟直接对宦官集团下手,而且下手极重。这不是自损羽翼吗?!

“真是愚蠢至极!”朱元璋忍不住斥责道。

听到朱元璋的呵斥,韩成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这位朱皇帝果然名不虚传,在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真龙天子,一眼就看清了事情的核心。自己刚刚开口不久,他就已经察觉到这一决策的荒唐之处。

“接下来的事情,我无需多言,陛下想必心中已有判断。自毁臂膀,废除宦官集团后,那些文官们对新帝极尽颂扬。他们用来制衡的对手消失,从此肆意妄为。他们得到的越多,大明的皇帝失去的也就越多。比如,税赋开始锐减,国库日渐空虚。以前即便宦官行事有诸多问题,至少还能保证税赋如期而入。可一旦宦官被废除,税赋便急剧下滑。更为关键的是,百姓的负担并未因此减轻,这些税赋又去了哪里,可想而知……”

“既然发现问题在于税赋收不上来,就应该立即改正错误,重新起用宦官,以止住损失。”朱元璋沉声说道。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有时并不看重面子,尤其是在关乎国家大局时。表面上他或许不愿承认错误,但实际上却十分务实。重要的事情一件都不会少做。

韩成摇了摇头,“新帝并没有这样做,这反而是他登基以来做得最明智、最成功的一件事。正因为如此,他还收获了不少赞誉,怎会再去重建宦官集团呢?”

这些文官们也不愿再看他组建新的派系。

“那赋税怎么办?

国家若无资金,很多事情都会出问题啊!

他有什么法子填补国库的亏空?”

韩成说道:“他确实是用了些手段。

比如削减开销。

为了减少开支,他甚至撤销了一些政府部门。

例如官方的驿站,大幅裁员。

有些地方索性就彻底关闭。

这就使得不少原属朝廷的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

于是有一些难以维持生计的人,转而投身于**活动。

原本大明境内的这类人物,能力并不突出。

但随着这些人加入,情况立刻发生了变化。

之后,大明境内出现了一支极为强劲的**势力,其首领正是这样一名失业者。

“蠢材!”

朱元璋再次忍不住斥责。

驿站!他怎么能废除驿站?!

他难道不知,信息传递对官府有多关键吗!!

居然废掉了驿站!

这不是要让自己变成聋子、瞎子吗?!

从其他方面精简机构也好过这样做啊!

“除了节约支出,自然也要增加收入。

税收不足,就得增税。

当时的大明,可以说是天灾连连。

干旱、瘟疫、蝗灾频繁发生。

气候异常恶劣。

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家破人亡。

许多人难以生存。

由于这些灾害,死亡人数众多。

但因官府缺乏资金粮食,赈灾几乎停滞。

免税等政策几乎没有。

相反,**反而加重了征粮征税。

向百姓征收更多税款。

“混蛋!”

“愚蠢!”

“蠢得像猪!”

朱元璋愤怒地咒骂着。

胸口剧烈起伏。

他从未见过如此愚蠢的人!

老朱眼睛充血,满是血丝。

他正是因为无法生存才揭竿而起!

才建立了大明。

最终到了后来的子孙手里,居然连普通民众都不再视为人了!

遭遇灾祸,不施救济也就罢了,连减税都懒得提及,竟然还加税!

这不是明摆着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

朱元璋的胸口剧烈起伏,内心的怒火已经无法抑制。

他的大明竟然堕落成这般模样?

他的子孙竟如此不堪?

他出身贫寒,登基后一直致力于让百姓休养生息,一心想着善待百姓。

结果他的后代却这般对待大明的子民!

这不是分明要将百姓往死路上推吗?

身为大明的皇帝,他当然不愿见到境内出现困苦的民众。

但当他得知这些子孙做了什么之后,他觉得那些百姓就该受罪!

他们受罪是理所应当!

别说这些百姓了,若他生于明末为一平民,也会如此!

不如此,难道坐以待毙吗?

朱元璋满腔怒火在胸中翻滚,让他感到极度压抑。

若非力不能及,他真想揪来那个不孝的子孙,撬开他的脑袋瞧瞧里面装的是什么!

他怎么敢这样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