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空间灵泉我有,冲破封建枷锁无忧 > 第46章 意外中的青霉素发现

冷若寒在房间踱步,考虑如何借助小塔的力量,加快研究防弹衣的制作进度,裙摆扫过青砖发出细碎声响,房间布置简洁雅致,却无法平复她焦虑的心。檀木桌上摆着白日里采集的草药,叶片边缘泛着被霜打后的枯黄。

突然,她的脚步顿住 —— 即便有了防弹衣,若有人在混战中受伤,伤口感染在古代几乎是不治之症!就像上次护卫中箭,伤口红肿,幸好她从后世带来了两盒消炎药,不然伤口溃烂要了人命。

“药,必须得有更好的药!” 她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影视里青霉素拯救伤员的场景在脑海中炸开,凭借现代医学知识,她深知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或许她能研发出这个时代的 “救命良药”?但随即她皱起眉头,青霉素的研发需要观察微生物,可在这个没有显微镜的时代,该怎么分离青霉素菌株?

想到显微镜,她又想起昔日她在山谷中许给陌煜言的 “法宝”,而制作显微镜,玻璃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看来玻璃也要提上日程了。

突然,她想起曾经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里,主角用腐烂桔子轻松培育出青霉素,在古代创造起死回生奇迹的情节。结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她意识到腐烂桔子表面可能存在天然的青霉素菌株,只要找到合适的培养方法,说不定真能在古代复刻青霉素的培育。

想到这,她眼中燃起斗志,原本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转身铺开宣纸,开始勾画防护装备与抗菌药剂的双重方案。

寒风卷着细雪扑在窗棂上,将她的影子映得忽明忽暗。

“难道……” 她眼睛猛地一亮,心跳也随之加快。虽然小说情节可能有夸张成分,但说不定其中真有可行之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也值得一试。

“凝心,去厨房寻些腐烂的桔子来。” 冷若寒指尖摩挲着玉佩,忽然抬头吩咐道。

正在整理妆奁的凝心动作一滞,铜镜里映出她困惑的眼神:“小姐,您要烂桔子做什么?厨房每日都要扔掉半筐,臭烘烘的……”

“我自有用处。” 冷若寒搁下羊毫,砚台里未干的墨迹在烛光下泛着幽光,“记得选表皮发绿、长着绒毛的,越快越好。”

凝月抱着刚浆洗好的绸缎进来,闻言噗嗤笑出声:“小姐这是怎么了?烂果子又不能吃,难道还能用来对付坏人?” 她将衣料往樟木箱里叠放,檀木香气混着雪水的腥冷弥漫开来,“前日西街李娘子家的小公子,误食了发霉的糕点,到现在还下不来床呢。”

冷若寒却勾起唇角,指尖划过案头摆放的银针:“等着瞧吧,这次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 她眼中闪烁着旁人看不懂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复刻青霉素、拯救无数生命的场景。

半个时辰后,凝心抱着粗陶盆匆匆赶来,盆里堆叠的桔子表皮布满青黑色霉斑,腐坏的汁水顺着盆沿往下淌,散发出刺鼻的酸臭味。“小姐,后厨只剩这些了。” 凝心捏着鼻子退后半步,“刘娘子说再晚些,都要拿去喂猪了。”

冷若寒却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桔子摆放在窗边木架上。她又扯下丝帕盖在陶盆上,只留缝隙透气。“每日辰时、申时各换一次湿布。” 她盯着桔子堆,语气郑重,“切记不可挪动位置。”

接下来的三天,冷若寒日夜守在木架旁。白天,她在案前反复琢磨青霉素的提纯方法;夜里,借着昏黄的油灯光,紧盯着桔子的变化。哪怕掌心被火折子烫出燎泡,她也毫无察觉,满心只有那团可能改变命运的菌丝。第四天黎明,她揭开丝帕的瞬间,呼吸猛地一滞。

腐烂的桔子上蔓延着大片黑褐色霉斑,粘稠的汁水混着蛆虫在缝隙间蠕动,哪里有半分记忆中青霉菌的模样?“不可能……” 她踉跄着扶住桌案,指尖深深掐进梨木纹理,“明明按照书上写的……” 她愤愤地将桔子丢开,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失望之下,她漫无目的地在闺房里踱步,绣鞋不经意间踢到角落的陶瓮。“哐当” 一声闷响,陶瓮倾倒,香甜的米酒气息扑面而来。这熟悉的味道让她怔在原地 —— 这是上月她亲手酿的桂花米酒。正蹲下身想扶起陶瓮,忽然发现阳光穿过蒸腾的米酒蒸汽,在陶瓮表面折射出细碎光斑。

光晕中,一层淡青色的菌丝若隐若现,细密的绒毛随着水汽轻轻颤动,那模样竟与她记忆中实验室培养皿里的青霉素菌落极为相似。冷若寒呼吸一滞,突然想起米酒发酵后残留的微酸性环境,正适合青霉菌生长。难道这意外的倾倒,竟让她撞上了梦寐以求的菌种?

冷若寒的脚步戛然而止,瞳孔猛地收缩。她死死盯着那抹淡青色,喉结无意识地上下滚动,双手微微颤抖着抬起又放下,仿佛害怕惊动了这意外的发现。足足僵持了三息时间,她才试探着迈出一步,又一步,像是靠近某种易碎的珍宝。

冷若寒呼吸骤然急促,纤薄的身躯几乎整个趴在瓮壁上,发间银簪滑落也未察觉,鼻尖几乎要贴上那层细密的菌丝。菌丝在雪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细密的绒毛随着呼吸轻轻颤动,分明是她日思夜想的青霉素菌株!

“真的是青霉菌!” 她猛地攥住陶瓮边缘,喃喃道:“苦心人,天不负…… 这一回,定要让这奇迹在这乱世绽放!”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那些在腐烂桔子前耗费的日夜,此刻化作酸涩的泪意涌上眼眶。原以为徒劳无功的尝试,竟在不经意间柳暗花明,她颤抖着抚摸过菌丝的纹路,这个发现让她心脏狂跳 —— 或许在这个没有显微镜的时代,她真能复刻青霉素奇迹。

“凝心!” 她猛地转身,声线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去库房取三坛糙米醋,再找十口新陶罐,记住,要粗陶带釉的!” 话音未落,她已抓起案头泛黄的宣纸,狼毫笔尖蘸满浓墨,行云流水地写下一串配料:玉米浆、糖、无机盐。每写下一个字,她的眼神就愈发笃定。

冷若寒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将思绪沉入小塔空间。身为空间之主,她能清晰感知其中的每一寸变化。指尖在空中虚点,空间内的温度开始缓缓上升,潮湿的水汽也在氤氲聚集。“青霉菌需潮湿环境,发酵温度控制在 25c……” 她呢喃着,记忆中的现代实验室与眼前的陶瓮渐渐重叠。

三坛糙米醋被她搬进小塔空间,醋香混着湿气,在恒温环境中酝酿出独特的发酵氛围。十口新陶罐整齐排列,她小心翼翼地将沾有淡青色菌丝的陶瓮碎片碾成粉末,均匀撒在罐内浸泡过的稻草上。指尖拂过陶罐表面,仿佛触碰着现代实验室里的培养皿,每一次调整湿度、控制温度,都像是在操作精密仪器。

当菌丝在陶罐表面蔓延成细密的青灰色绒毛时,她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盯着陶罐里的菌丝,大脑飞速运转,先是拿起窗边闲置的竹筛,将发酵液缓缓倒入。粗粝的竹篾拦住了菌体和杂质,澄清的滤液顺着筛孔滴入下方的陶盆,宛如琥珀般澄澈。

然而,看着滤液中依旧悬浮的细小杂质,她就知道还不够纯净。目光突然扫过墙角母亲陪嫁的檀木食盒,那里面装着母亲筛细面用的绢罗 —— 比竹筛更细密的网眼,说不定能滤出更纯净的成分!

她立刻将绢罗架在陶瓮上,小心翼翼地倾倒发酵液。乳白色的液体顺着绢丝纹路缓缓渗透,这次滤出的滤液颜色更浅,近乎透明,杂质几乎肉眼难辨。但当她凑近细瞧,仍能发现极细微的悬浮物在液体中若隐若现。

她蹲在满地狼藉的药材堆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角,忽然摸到裙裾内衬的棉布里子 —— 纱布!古人虽无现代概念,但用棉布多层叠压,不就是天然的过滤屏障?

撕开里衬,将棉布叠成八层,像包扎伤口般裹在陶瓮口。当带着淡淡药香的滤液第三次滴落陶碗时,那液体终于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澄澈。陶瓮底部那层淡黄色的结晶,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

可她清楚,这还远远不够。她盯着陶瓮里微微晃动的滤液,突然想起青霉素在乙醚中溶解度高的特性。可这古代哪来的乙醚?正蹙眉思索时,她的目光不经意扫过墙角通往酒窖的暗门,心中猛地一动 —— 酒窖里那些陈年老酒,其中高浓度的酒精与乙醚同属有机溶剂,或许能达成相似的萃取效果!

她取出家中酿酒用的蒸馏器具,将高度白酒倒入铜制蒸馏釜,燃起炭火。第一次蒸馏后的液体仍带着些许杂质与香气,她咬咬牙,又进行了两次蒸馏。第三次蒸馏时,收集到的透明液体愈发澄澈,凑近能闻到刺鼻的挥发性气味,她知道,这已经接近自己需要的有机溶剂了。

想起萃取需要碱性水溶液辅助,她匆匆跑到厨房,从灶膛里扒出未燃尽的草木灰。将灰末倒入清水中搅拌,看着浑浊的液体渐渐沉淀,上层澄清的水溶液正是她需要的碱性溶剂。

将澄清滤液与第三次蒸馏后的高浓度酒精混合,轻轻摇晃陶瓮,看着两种液体慢慢分层。青霉素随着酒精浮到上层,而大部分杂质则留在下层水液中。她小心翼翼地分离出上层液体,再缓缓倒入碱性水溶液反萃取,原本溶解在酒精中的青霉素又重新溶入碱性水液。经过反复多次的萃取和反萃取,那珍贵的青霉素溶液终于稳定地呈现在眼前。

她擦了把汗,望着满地狼藉的试验器具,心中感慨万千:“在条件有限的古代做科学试验真不容易,需要众多的行业共同进步才行!” 冶炼术决定蒸馏器的精度,纺织业影响过滤布料的疏密,就连烧制陶瓮的窑火温度,都关乎着每一步实验的成败。嘴角不受控地扬起,满心的疲惫都被喜悦冲散。

脑海里突然闪过那些穿越小说里,主角轻轻松松就制出青霉素的情节,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哪有那么容易!这一路从菌种分离到提纯,每一步都暗藏玄机。若不是小塔空间能随她心意构建无尘环境,隔绝外界干扰,光是细菌污染就能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看着眼前来之不易的青霉素溶液,她又想起试验室中那些破碎的仪器,暗暗下定决心,等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一定要想办法把那些食品修复如初,如果那些先进的仪器可以使用,她就可以轻松制造更复杂的药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