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18章 爸爸我没哭

女兵英姿 018章 爸爸我没哭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师长将三个女兵捎到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军区总医院。不管怎么说,她们的转诊单上还得签署这边的会诊意见。

梅医生早有考虑,开的转诊理由,都是做一些师医院没有的检查项目。尽管如此,她们也要挂号、排队……等走一趟过场下来,看看时间,居然已经快十二点了。

摄影展在南郊的军区干休所举行,那儿离总医院的路程可不近。

田苗苗有点着急:“来不及了,打的去吧!”

“肚子饿了,先吃饭!”蒲英抗议。

“苗苗你急什么嘛,不是说展览五点钟才结束吗?”路佳佳说。

“不是的,展览已经办了三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下午两点半,冯冰要来现场和观众座谈,并且签名售书,所以那时候展览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蒲路二人只得听她的,在医院门口小店买了些面包牛奶,就跳上了一辆出租车。她们在车上顺便解决了午餐问题。

到达展览会场,发现参观的人并不多,也许因为是午休时间吧。田苗苗倒是比较高兴,这样方便她慢慢欣赏了。

她们先看了一楼大厅门口广告栏里的文字介绍。

这个摄影展的主题是――“光影颂军魂”,专门展示军旅女摄影家冯冰的摄影作品。

看介绍中的简历,蒲英知道了这位冯冰女士不满十五岁就参军当兵。她在卫训队毕业后,分配到青藏高原某野战医院当了一名烧伤科护士。因为从小在父亲熏陶下有一定的摄影基础,为战友们拍雪景而拍出了名气,后来借调到了政治部。此后,她拍摄的照片陆续在军内外的报刊上发表,并在多次获奖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终于被调到了军报工作,成为军内第一位女摄影记者。

冯冰女士现在已经是军报记者部的主任记者,50多岁的年纪,授大校军衔。

介绍栏里还有她的大幅彩色近照,从她的眉心、眼角、鬓边,已经看得见风霜的痕迹,但是冯女士的眼睛依然明亮有神、笑容依然灿烂开朗,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田苗苗看完了介绍,又看了照片,忍不住对这位女摄影家崇拜上了:“哇,三十年正式发表了3000多篇新闻稿和图片报道,获奖无数,立三等功两次,真厉害啊!”

“我觉得,她年轻的时候,肯定很好看!”路佳佳对人物的外貌比较敏感。

“好了,我们是来看摄影作品的,不是看人的。快点进去看吧!早点看完,还可以多逛会儿小吃街――我刚才可还没吃饱呢。”蒲英边说边按了按肚子。

她们三个开始按照指引,进入展厅参观起来。

这里展出的照片,还不到冯冰历年拍摄的作品的十分之一,但都是精华之作。近300张照片,都被放大了镶在玻璃镜框中,悬挂在墙上,下面都还附有作者本人撰写的背景介绍和创作构思。

蒲英一幅幅地看过去,感觉自己像是跟随着摄影家的脚步,一起跨越了时空,走遍了千山万水。

时而是在硝烟滚滚的演兵场看炮火齐射,时而是在海天之间和战鹰一起飞翔;时而在雪域高原看边防队在风雪中骑着牦牛巡逻,时而在海礁上看烈日下的海防战士值勤放哨;时而登上长江大堤,看到了一群还是孩子的军人,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滔滔洪流;时而跋涉在震后滑坡的山体上,看到了一群把救人当做打仗一样不怕牺牲的军人……

这些光影画卷,沉默不语,却似乎又有千言万语。仿佛声声惊雷,振聋发聩;又仿佛大海扬波,激荡心灵。

蒲英是个比较缺乏美术细胞的女孩子,但是看了这些照片之后,也觉得精神一振。

田苗苗和路佳佳就看得更加高兴,也更认真了。她们两个人在每幅照片前面,都要驻足半天,连文字介绍也不放过,然后还边看边讨论,边讨论边赞叹。

蒲英也就是看个热闹罢了,才懒得动脑子去研究每张照片的构图、意境之类的玩意。

见她两个这样慢,她不禁有点不耐烦了:“喂,你们两个倒是看快点啊!这么个看法,什么时候看得完啊?楼上还有一层呢!”

苗苗说:“要不这样,我们两个慢慢看。你自己随便看看,看完了就去外面买点吃的,在大门口边吃边等我们好了。”

“也好。”蒲英答应着走开了。

没有她在旁边催促,苗苗和佳佳看得更加慢了。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她们才来到了楼上展厅。看介绍,这里的展品都是在各种摄影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作品。

果然,这些作品结构更严谨,风格更磅礴大气,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整体的艺术感染力也更加强烈。

让人特别惊讶的是,这些作品一点看不出是女性拍摄的。

因为画面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兵,铁流滚滚的战车,劈波斩浪的战舰,穿云破雾的战机,呼啸而起的导弹,气壮山河的阅兵方阵,处处展现的都是共和国钢铁长城的勇猛壮美,张扬着军人特有的阳刚之气。

不过看到最后,她们也发现了一幅和冯冰的摄影风格稍显不一致的作品。

这张照片的远景是一艘挂着满旗的海军老式护卫舰,近景是码头上熙熙攘攘的送别人群。

画面的中央,一位正和妻女拥抱告别的海军上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那上尉长得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很是英挺俊朗。他的妻子虽然只有一个背影,但是身材苗条、衣着得体,还有一头乌黑的马尾长发,想来相貌也是不俗。

女人还紧紧抱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小姑娘的头顶扎着两个羊角辫,长了一张圆圆的苹果脸,紧搂着妈妈脖子的两只小胳膊也圆滚滚得像藕节一样。

可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却把小脸紧贴着妈妈的发际,秀气的眉头微微拧着,薄薄的小嘴也倔强地紧抿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女孩的眼圈有些微微发红。

那位海军上尉一手搂着妻子的纤腰,一手搂着女儿的小肩膀,将她们都拥在怀里。他微侧着脸,似乎还在和妻子叮咛着什么,那眼神中隐含着几多歉疚和心疼。

这幅照片展现的是军人的铁骨柔肠,比那些壮怀激烈的大作,更让苗苗和佳佳这两个小女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她们以女孩子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画面上这三人之间催人泪下的浓浓亲情。

低头一看,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爸爸,我没哭!》

照片下的文字,介绍了作者拍摄这幅照片的背景。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冯冰来到了南海舰队的湛江军港进行采访,正好遇到了某艘海军护卫舰接到任务要紧急出海。在送别的码头上,她无意中听到了画面中的年轻军人和妻子女儿的话别。

男人为自己不能陪远来探亲的妻女游玩而表示歉意,女人温柔地说:“没关系,等下次补上吧。”

爸爸对小女儿说,自己出海了,要女儿不要伤心。

小女孩却倔强地转过头说:“爸爸,我没哭!”

人群中的冯冰,迅速地抓拍下了这个镜头。

虽然这张照片的构图略显凌乱,用光也不完美,但是却在当年的全军摄影大赛上征服了所有的裁判,一举获得金奖第一名。

十多年来,这幅作品一直都是作者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她认为,能拍出这样一张充满感情的照片,才不负自己军旅“女”摄影家的名头。

苗苗和佳佳欣赏了半天,终于决定离开了。她们其实都有点想留下,看看一会儿会来现场的摄影家,但是不能让蒲英等得无聊不是吗?

结果,她俩在大门口找了半天,竟然没有发现蒲英的人影。

这下麻烦了,大家都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没法联系了。

她们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见到蒲英。

正当她俩决定分头去找的时候,蒲英却从展览厅里面走了出来。

“咦,你怎么会从里面出来?不是让你在门口等的吗?”田苗苗问。

“我看完了,就到屋子后面的小花园坐了一会儿。”蒲英不自然地说。

“你不是肚子饿吗?”路佳佳也有些奇怪地问。

“……也没那么饿。我就是有点困了,就到那边花园的长椅上躺了一会儿。”

田苗苗和路佳佳听完,对视一眼,都觉得蒲英有点怪。

不过,她们知道这家伙的性格,她不想说的事情,就别想逼着她说出来。

“好了,那我们就去小吃街玩吧!”田苗苗顺理成章地说。

“不,我想在这儿等一会儿……”蒲英却有些踌躇。

“干什么啊?”

蒲英不答反问:“你们身上有多少钱,借我一点好不好?”

“你要钱干嘛?”

“我想买冯冰的作品集。我看了,平装的都要三百多,我带的钱不够。”

“什么?你疯了?”田苗苗大叫一声。

展厅门口附近的人,都侧目看了她们一眼,有人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蒲英忙拉着两人闪到了展厅后面的小花园,就在她刚才呆了半天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田苗苗一坐下就着急地说:“英子,你没搞错吧?你不是对这个展览没什么兴趣的吗?怎么一下子舍得花那么多钱买个画册?我都舍不得呢!”

“就是啊,冯冰的作品好是好,可是我们看看就好了。以后再想看了,就到图书室里找一找过去的画报,应该也找得到――你不用买给我们啊!”

“佳佳,你把我想得太伟大了!”蒲英苦笑了一下。

“可是,你到底为什么突然要买一本对你来说没什么用的画册呢?”佳佳不解。

蒲英站起身,看着两人,半响才说:“好吧,我告诉你们――因为冯冰拍的照片里,有我,还有我爸爸妈妈!”

说完,她不自觉地抿住了薄唇。

苗苗和佳佳先是一愣,再看了蒲英一会儿,忽然觉得她的表情怎么这么眼熟?

难道那个说“爸爸,我没哭”的小女孩,竟然是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