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第两百九十三章 清君侧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两百九十三章 清君侧

作者:尘万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00:15:43 来源:小说旗

“看到了什么?”

应天城的大街上。

赵崇远和赵定父子二人相伴走在街上,衣着淳朴,仪容简单。

不认识的人,若是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父子。

不远处,那名胡内卫和王力士远远的跟在二人的身后。

那名被称之为胡内卫的人,乃是大乾最为精锐的虎啸营司毅都尉,乃是从整个大乾军队和最为精锐的中央禁军之中选拔而来。

虽然是一个都尉,但若是下放在外,以他的能力丝毫不下于一方大将。

听着赵崇远这话,赵定眼神微微闪烁。

他有些不明白赵崇远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思索了半晌,终究是有些好奇的问道:“父皇,儿臣有些不明白,父皇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不明白?”

赵崇远轻吟一声,似乎有些诧异的看着赵定。

赵定也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对于应天城的事情,他真的没有多想。

“临宜地处冀州,距离应天有多远?”

“约莫七百多里地。”

赵定思索了一下回道。

“那既然有七百多里地,老百姓靠走,走到这里又需要多久?”

赵崇远再问。

听着这话,赵定一下子说不上来了。

正常人靠走,一天走个六十里地便已经是极限,更别说是一路上吃不饱穿不暖的难民。

能从冀州一路上走到这里,起码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而快马加鞭的话。

一路驿站换马前行的话,冀州到这里的话最多也就两天的时间。

“那为什么这么久了这事情地方官府不报上来,反倒是等到事情压不住了,流民已经进入应天了,这才报上来?”

就在赵定思索的时间,赵崇远的声音再次响起。

听着这话,赵定的眼神又是微微一眯,狐疑的看着赵崇远:“父皇,你的意思是?”

然而还未等赵定把话说完,便被赵崇远抬手打断了,:“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也不多想,我只是告诉你,有些事情,并非你想的那么简单。

地方官府不上报,一个是怕朕治他一个治理地方不利之罪,另外便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想借此挑起一些事情。

自古以来,民意就是一把双刃剑,你用得好,那就有利于你,但你若用的不好,也可能会成为别人攻伐你的利器。

今日这事情,你往简单点看,那就是一个简单的,地方官员治理灾荒不利,隐瞒灾情,事后安置好流民,追查地方官员的罪责便可。

但你若是往深处去看,那就是有人对朝廷不满,想要借着灾荒煽动民意,致使民变,危害朝廷社稷。

你别觉得我这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可能远比你我想得复杂。”

见着赵定似乎想说话,赵崇远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你改革科举,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也打通了上下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但你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他们这些人啊,虽然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但实际上,巴不得你赵定早点死。

而裹挟民意便是最好的办法。

你信不信,若是此事再放任几天不管,任凭这些流民饿死在街头,饿死在路上,要不了多久,民间便有传言你赵定乃是大乾的煞星。

为何你没有改革之前,大乾什么事情都没有,改革之后,大乾的事情反倒是多了?

有些人能明辨是非的对于这些谣言不会在意,但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家人在这场灾荒中死去的人,他们会觉得如何?”

赵崇远笑着说道。

听着赵崇远这话,不知不觉之间,赵定的后背已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说实话,他真的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更加没有想过,一场科举改革居然会惹出这么大的风波。

“自古以来改革者不少,历朝历代,总会出现那么几个,但到了最后能落得一个善终的没有几个。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支持他的君王无能,后悔了?

还是改革的阻力太大?逼得君王不得不妥协?

所以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都是屁话,若是治国真的如此简单,那为什么还有如此之多的亡国之君?

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跳脱出王朝周期律?

那些文人,那些士大夫,总是把亡国归咎于君王的无能,君王的荒淫无度,君王的偏信小人。

但他们却从来不会说,是他们兼并土地,是他们隐藏人口,逃避赋税,只是朝廷赋税收不上来,国家机器无法开动,以至于不得不加大力度鱼肉百姓。

最后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从而造反!

同样这件事,若是任其发展下去。

民变一旦开启,那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打出清君侧的口号,来清你这个“奸”!”

赵崇远一字一句的笑着说道。

但赵定心底听得却是冷汗淋漓。

因为他真的没有想过这么深层次的东西。

他想的就是打通上下阶层的流动性,给老百姓一个出路,给王朝一个延续的希望。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

“不过这些流民到了应天也好,至少朝廷也发现了,并未任由事情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如今只要安置好这些流民,开仓放粮,再派人到地方查清楚源头,那便可以将事态尽可能的控制,不至于发生到不可控制的程度。”

赵崇远继续说道。

“那父皇,你的意思是?”

赵定眯着眼,小心的问道。

“此事既然因你而起,那自然由你前去。”

赵崇远背着手走在前方,回过头来笑着说道,不过此话说完,又补充道:“不过你也无需担心,在见你之前,我已经派遣冀州地方军,以及周边的州郡向冀州调粮。

而你要做的便是,代替皇家,走上这一趟。

让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赵崇远吩咐道。

不过听着赵崇远这话,赵定却是眼神微微闪烁,望着赵崇远问道:“父皇,你说,你已经派遣冀州地方军去临宜帮助地方百姓重建房屋,是也不是?”

赵崇远点了点头:“嗯,是。”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当地的百姓?”

赵定追问道。

“用当地的百姓?”

此话一出,赵崇远怔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