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一品权臣 > 第1009章 吐蕃、西回鹘、回纥进攻大宋

一品权臣 第1009章 吐蕃、西回鹘、回纥进攻大宋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转眼,又是七天过去了。

丁旺带着华榉的信回到了汴京,见到尚培龄后,把华举的信交给了他,尚培龄看过信之后,马上准备进宫去见徽宗,但就在这个时候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官员,手中拿着一封军情急报,说道:「禀告老国公,宣化府种老将军派人送来紧急军报。」

尚培龄把军报接了过去,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原来,几日之前,吐蕃格尔罗部突然起兵十二万向宣化府发起进攻,虽然种家军抵抗住了他们的进攻,守住了城池,但是因为格尔罗部的士兵也是使用了火药棒,因此种家军也遭受到了伤亡非常重的伤亡。

尚培龄看过军报之后,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这些吐蕃人怎么也知道使用火药棒了?」

那名官员说道:「肯定是逃入吐蕃的西夏军教他们的,要不然吐蕃是绝对不会制造火药棒的。」

尚培林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把信装回信封,准备一起带到宫里去呈给徽宗。

但就在这个时候,从门外又走进来了一名官员,说道:「启禀老国公,周昂将军派人从沙州送回来紧急军报。」

「沙州那边也出现了情况!」

尚培林赶紧把军报拿过去打开看了一下,果然沙州那边也遭到了西回鹘的进攻,而且进攻的时间是跟吐蕃进攻宣州同一天。

两个地方同一天遭到进攻,尚培龄知道这绝不是偶然,肯定是吐蕃跟西回鹘商量好了的,这也就意味着吐蕃跟西回鹘已经结成了联盟,或者是站到了同一阵线,要不然他们绝对不会统一行动,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老公爷,肃州丘岳将军派人送回了紧急军报。」这时又一个官员从外面走了进来说道,手里同样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军报。

尚培龄把军报接过去看了一下,原来是回纥在吐蕃、西回鹘发起进攻的同一天,也向肃州发起了进攻,这也意味着回纥也加入了吐蕃、西回鹘的阵营,一起跟大宋为敌。

三家联手对付大宋这可不是小事,尚培龄不敢耽搁,急急匆匆来到皇宫见到徽宗,把华榉的信和宣州、沙州、肃州的军报全都呈给他过目。

徽宗看完信和军报之后,问尚培龄:「尚老卿家你觉得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尚培龄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只听老臣一人之言不妥,陛下还是把周老相爷、宿太尉、石老将军、司马老将军、卢老将军他们找来一起商议吧。」

徽宗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立刻派人把周孝德、宿元景、石松、司马宏、卢正鑫找来了。

「陛下,依臣之见,既然吐蕃和西回鹘、回纥主动向我们发起了进攻,那咱们就不应该再对他们客气,应该立刻派兵征讨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大宋不是好惹的。」卢正鑫看过军报之后说道。

「对。」

司马宏随即也说道:「咱们大宋现在可不比从前了,兵强马壮,要消灭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既然敢主动来挑事,那咱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招惹大宋的下场。」

徽宗看了一下周孝德和宿元景,问道:「两位卿家你们觉得呢?」

宿元景说道:「臣以为事情只怕不像两位老将军想的那么简单,所以最好还是要谨慎一些,不要急着派兵征讨。」

「太尉,难道你是信不过大宋的军队吗?」司马宏看着宿元景问道。

宿元景说道:「老将军误会了,我不是信不过大宋的军队,而是因为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跟西回鹘、回纥打过仗,对他们的情况完全不知,如果贸然便发兵前去征讨,只恐会吃大亏。

至于吐蕃,他们地处在高原之上,早已适应了那里的气候和地形,行动自如。而我们的士兵长期在平

原地带作战,根本不适合他们那里的环境,到时候别说跟他们打仗了,恐怕就连走路都非常困难。

正是基于以上两个考虑,我才会劝陛下要慎重,并非对大宋的军队没有信心。」

「宿太尉所言甚是。」

尚培龄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咱们大宋立朝以来曾经跟吐蕃交过手,而且就在数年以前,我们也曾跟吐蕃短暂的交锋过几次,但那几次我们都没有占到便宜。虽然现在我们有了强大的火器,但我们的士兵完全不适应高原环境作战,到了高原上面出气都非常困难,就算拥有再强大的火器也是枉然。

而西回鹘、回纥之前只是有过跟我们通商的交往,军队从来没有交过手,我们对他们的军队实力一点都不知道,而且现在他们也知道了使用火药棒,我们如果贸然进入他们的地域作战,只怕有可能会落入他们的圈套。

所以,臣赞同宿太尉的提议,不要忙着下派兵的决定,先派人把西回鹘、回纥的情况打探清楚,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派兵征讨他们。」

「老臣同意尚老公爷的意见。」周孝德说道。

「老臣也同意暂缓派兵。」石松紧跟着也说道。

司马宏,卢正鑫在听了宿元景和尚培龄的话之后,也觉得刚才他们的提议有些冒失了,所以站在一旁不说话了。

徽宗见大家全都同意暂缓派兵征讨,于是微微点了点头,但随后想了一下又说道:「可是如果我们不派兵征讨他们,他们一直攻打我们怎么办,咱们总不能一直被动挨打吧?」

「陛下说得不错,咱们的确不能一直被动挨打。」

石松说道:「依老臣之见,不如您立刻下旨把华大人调回来,如果西回鹘、回纥和吐蕃还继续攻打我们,那就让华大人先率兵去平定西回鹘、回纥,然后再回过头来想办法对付吐蕃。」

「没错,也许其人对付西回鹘、回纥和吐蕃有些困难,但如果由华大人去对付他们,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卢正鑫说道。

「老臣同意卢老将军的提议,要对付西回鹘、回纥和吐蕃,华大人是最适合的人选。」司马宏也说道。

徽宗看了一下周孝德、尚培龄、宿元景,他们三个相互看了一下,周孝德说道:「眼下华大人已经屯兵喀喇汗国边境,只需要陛下一道圣旨便可进攻,彻底的消灭辽国残余势力,如果这个时候把他调回来,岂不是给了辽国残余势力喘息的机会,将来要是再想剿灭就又要费一番力气了。」

宿元景说道:「喀喇汗国一直有商队跟我们来往,我们大宋的情况他们应该知道,相反我们对他们的情况却不甚了解。而且喀喇汗国也不是一个小国,其地域也非常大,想要在短时间内把他们灭掉只怕不容易。

而且,他们虽然不像吐蕃那样有高原地形的优势,但据说那里的气候也跟我们中原不同,我们的士兵未必能够适应他们那里的气候,如果要是因为水土不服,造成士兵大量倒下,那对我们来说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臣也赞同把华大人调回来。

至于辽国的残余势力,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就连百姓也没有,即便逃到喀喇汗国得到了修身养息,也不可能再成什么气候。

我们只需要把边境守好,同时依照朝廷的新政对待刚刚依附的那些百姓,让他们能够与大宋一条心,再做好各个城池之间的守卫与联系,辽国的残余势力想打回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因此,我们不需要把华大人那支有生力量继续放在那个地方,而是应该尽快把他调回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尚培龄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宿太尉刚才分析得很对,辽国的那些残余势力现在对我们已经构成不了威胁,只要我们在境内

做好防范以及情报探查,他们就不可能再有打回来的机会。

所以,陛下完全可以放心的把华大人调回来对付西回鹘、回纥和吐蕃。

如果陛下实在不放心那些辽国残余势力,等到华大人把西回鹘、回纥和吐蕃解决之后,再让他带兵去清剿也不迟,反正喀喇汗国也不会挪地方。」

徽宗仔细想了一下尚培龄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说道:「既然如此,那寡人就立刻下旨把文山召回来。」

随后他马上让吴呈海准备圣旨,趁着这个机会他又问道:「如果文山要是回来了,那谁去守现在打下来的那些地方呢?」

「这个……」

这个问题的确难到了尚培龄,宿元景他们,因为大宋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收复了那么多的地盘,连续派出去了那么多的兵、将和官员,已经造成了朝中的官员和兵将短缺。

虽然最近他们已经又招募了很多的士兵和有学识的秀才、书生,但现在他们都还处在训练和培训期,还不适合派出去,尤其是那些正在培训的文人官员,因为他们要处理的事情比士兵要复杂得多,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一旦要是上任之后出现错误,很可能会影响到大宋在那些百姓心中的形象,因此在没有培训和考核之前是绝对不敢派出去的。

所以,现在朝中根本派不出来这么多的兵、将和官员。

「陛下,朝廷眼下的确派不出那么多的兵将和官员了,因此以臣之见,不如陛下暂时只把华大人和其中一部分军队调回来,剩下的一部分军队暂时留守在原地,等到我们的士兵和官员全都培训考核之后,再派去接替他们,这样就不会出大问题了。」宿培龄说道。ap.

「臣赞同宿太尉的提议。」

尚培龄说道:「我们靠近吐蕃、西回鹘、回纥的边境已经有大量的军队驻扎,所缺的只不过是一名可靠有效的统军将领,华大人如果要攻打吐蕃、西回鹘、回纥,可以让他直接统领边关的军队就可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