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127 议论国事

待米酒端上来,沈亮自斟一杯,然后举杯道:“今日是借姨哥的东道,认识二位哥哥,相逢即是有缘,仲安先干为敬。”

这米酒微微泛黄,喝起来还带着点甜味,度数不高,跟后世的啤酒差不多,喝起来也不难以下咽。

冯紫英和卫若兰等人喝的是飞天神酿,大呼过瘾。

酒过三巡,沈亮主动开口道:“我听薛蟠姨哥说,两位哥哥都是在军中任职,不知道现在军中是个什么情形?”

穿越来这么久,他对大周朝的军队一直很好奇,想看看是否如历史上的明朝一样糜烂。

许是看出了沈亮的好奇,冯紫英和卫若兰对视一眼,冯紫英笑道:“不瞒兄弟,我现任御前侍卫,整日里就是去御前点卯,三天值一个班,也没有什么特别情况,无趣的很,倒是卫兄所在的神机营有意思,我经常去他那儿,他们神机营拥有各种新式火器,有机会可以让卫兄带你耍耍。”

沈亮闻言疑惑道:“军营里也可以随意进出?”

卫若兰小麦色的面皮此刻是黑红一片,像涂了胭脂一样,他朗声道:“这有何难,除了红夷大炮,神机营里的火器任你挑选,不过这火器制作水准一般,咱们平时甚少操练,都担心这玩意儿炸膛。

仲安贤弟是读书人,应该不会喜欢这些丘八的玩意儿吧。”

沈亮笑了笑道:“卫兄切莫贬低自己,这大周朝终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军人镇守,正所谓文白无能,武人以身殉国,那些异族可不会因为你写几篇文章,作几首诗词就不杀你。

关外的建奴、瓦剌就是野蛮未开化的猛兽,正所谓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只有火铳、大炮才能让这些游牧民族载歌载舞。”

卫若兰和冯紫英抚掌大笑道:“仲安贤弟说的好,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每日看到那些文官大臣在咱们面前耀武扬威,用鼻孔看人,恨不得把咱们踩在脚底下。

这些文官大臣整日在朝堂上鼓动唇舌,却提不出一点有用的建议,只会互相倾轧、结党营私,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置国家、黎民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唉,可悲,可叹,可恨!”

冯紫英虽然是神武将军之子,又靠着祖宗蒙阴做了御前侍卫,终究属于武官行列。

大周朝以文抑武,文官的地位超乎寻常的高,不但能上喷皇帝,下御百姓,就连一个七品的文官,面对一品的武官,都可以让对方下跪磕头,稍有不顺,非打即骂。

这是大周朝的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怕的就是出现隋唐五代武将权力太盛,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

好处是大周朝的武将的确轻易不敢犯上作乱,坏处就是,让一群一辈子没摸过枪、没见过血的外行来领导一群内行行军打仗,导致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屡战屡败。

当然了,文官里面也有能打仗的,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惜这样的人才只有几个。

卢象升早在前年的时候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年仅三十九岁。

孙传庭此刻还在天牢里面关着。

不出意外的话,洪承畴将在明年被建奴俘虏,成为大周朝的第一大奸臣。

所以说大周朝不是没有好的军事天才,只不过这些天才全都被自己人坑了。

沈亮沉默少许,道:“冯兄慎言,以文御武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当今圣上也无力改变,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今圣上已经努力的平衡这种情况。”

卫若兰道:“愿闻其详。”

沈亮赢了一杯米酒,说道:“不瞒二位,兄弟我最近才开始研读本朝的历史,从史书上,我了解到本朝太祖皇帝开局一条船,祖父还是个赘婿,连姓都改了。

太祖起于微末,却不甘于平凡,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

陈太祖先败张士诚、后败朱元璋,最后逐元漠北,将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赶出中原,建立了大周。

想想蒙元时期,他们将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咱们汉民是最低等,一条人命只值一头毛驴;连女子出嫁时候的第一次都得给蒙人。汉人到了六十岁,就会被送到野地里等死。

面对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咱们汉人只能默默地忍受,不敢反抗,因为反抗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南宋时期汉人有一万万四千万人,可大周朝建立时,全国只有七千万汉人,死了一半还要多。”

卫若兰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这群该死的元朝人,吾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饮其血!”

就连一向混账的薛蟠也是一脸愤怒,伸向琪官衣服里的手都抽了出来。

他们平时也听家里人说起过元人如何可恶,如何的拿汉人不当人,但从未想到那时候的汉人竟然拿如此屈辱,简直不能称之为人,连猪狗都不如。

冯紫英赶紧起身,给沈亮倒了杯米酒。

沈亮喝了口米酒,润润嗓子,继续道:“

从大周朝建立的那一天起,我汉民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复我汉人衣冠,恢复我中华之文明,而大周朝历经百多年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跟元朝比起来,已经好的太多。”

冯紫英点点头,道:“多亏了陈太祖,驱逐蒙元,恢复我汉人的国土,否则老子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狗窝里讨饭呢。”

卫若兰叹了口气道:“陈太祖乃至后来的几个圣上都堪称圣明,只可惜从英宗皇帝后,大周的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到如今,当今圣上更是,唉,一言难尽……”

薛蟠笑道:“怎么就一言难尽?我看当今圣上就跟我常说的《西游记》里面的玉皇大帝一般,看着坐在金銮殿里挺威风,可只不过是个书生皇帝,遇到孙猴子大闹天宫,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还得派人去西天请如来佛祖呢。”

三个人都是粗人,嗓子本来就不小,再加上喝了飞天神酿,说起话来更是满嘴跑火车,居然连皇上的名字都不避讳,简直是无法无天。

与此同时,隔壁的天字一号房内,一个穿着布衣的年轻人坐在窗边喝茶,此人年纪轻轻,却一脸的沧桑,脸上虽没有什么表情,可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如果不说话,那就是最大的怒火。

年轻人的旁边还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体型较胖、一脸阴柔气息的男人,还有一个则是腰挎绣春刀的武官,这俩人听到隔壁的高谈阔论,全都跟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

“陛下,要不要派人把这起子无君无父的家伙都给抓起来?”

武官面露森寒,恨不得此刻就冲过去,把这几个人的嘴巴都给缝上。

年轻的皇帝却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地字三号房内,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卫若兰解开衣襟,手里握着一壶酒,道:“朝廷上的大臣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我们这些勋贵子弟,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别看朝堂上衮衮诸公满嘴仁义道德,其实背地里全是鸡鸣狗盗!

他们哪个手里没有几万两银子?哪个不是坐拥几千亩、上万亩的良田?皇上还整天哭穷,说什么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每年还要为辽饷愁的白了头发,要我看,把这些大臣隔一个杀一个,绝对没有冤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