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254准备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254准备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贾宝玉早早地起床。

外面依旧飘着牛毛细雨,虽然不大,但是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灰色。

贾宝玉来到伤兵营里。

伤兵营是城内一处医馆改造而成,这里面汇聚了整个青县的大夫。

中医流传几千年,救治无数生命,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再加上贾宝玉提供的高浓度酒精,只要不是致命外伤,治愈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夜不收刘宇亮在侦察的路上碰到贼寇的哨骑,双方发生了激烈的追逐战。

刘宇亮的右臂中了一箭。

医馆的大夫拔出箭头,拿起一瓶酒精就要往刘宇亮的伤口上倒。

刘宇亮问道:“这个痛不痛?”

大夫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道:“这个不痛。”

说完,就把半瓶酒精倒在了箭疮上。

嗷——┗|`O′|┛嗷~~

刘宇亮双眼暴凸,整个人面容都扭曲了,脖子上青筋暴露。

如果不是王强等人按住他,恐怕都能从椅子上蹦起来。

“当兵的还怕痛?这点痛都受不了,你还当啥子兵哦。”

医馆的大夫姓张,六十岁左右,看起来仙风道骨的。

“我说张大夫,怎么没看见小张医生?”

小张医生是张大夫的女儿,今年只有十六岁,却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

“我说你们这群坏小子,别想着打我女儿的主意,要是我知道谁敢干坏事,我就先给他一刀,斩断了他的念想。”

张大夫挥舞着手中的小刀,恶狠狠的说道。

刘宇亮等人都是胯下一凉,连忙闭嘴。

这个张老头可不是好惹的,前几天有个腿摔折了的战兵送过来救治,白色的断骨透体而出,这张大夫面不改色,愣是用手将断骨推了回去复位。

这件事在军营里流传甚广,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个神医。

刘宇亮他们可不敢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得病,所以对这个张大夫非常尊重。

贾宝玉走进来的时候,张大夫正在给刘宇亮的箭疮敷金疮药。

一见是贾宝玉,刘宇亮等人立刻站起身来,腰背挺得笔直道:“大人!”

“大人!”

“大人!”

贾宝玉摆摆手,说道:“不用这么拘谨,都坐下。”

他在医馆里面巡视了一圈,与几个伤兵亲切的握手,询问他们的病情,最后来到刘宇亮面前。

“你是哪个大队的?”

“报告大人,卑职是夜不收大队下辖第一中队第一小队二班的。”

贾宝玉点点头道:“原来是老杨的部下,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叫刘宇亮!”

贾宝玉捡起放在桌子上的箭头,只见箭头呈菱形,箭头锋锐。

贾宝玉看向一旁的张大夫问道:“他这种伤要多长时间才能养好?”

张大夫诚惶诚恐道:“回大人的话,这种箭头最是毒辣,射中人体后,伤口极难愈合,好在这一箭入肉不深,箭头上也没有涂抹毒物。

老朽已经清理好伤口,以后的三天内,每天用酒精清洗伤口,换上老朽独家金疮药,十天以后伤口就能愈合了。”

贾宝玉放下箭头,叹息道:“还是装备不足啊!若是人人披甲,贼寇的箭头也无法射伤我军的精锐。”

刘宇亮叫道:“大人给的装备已经够好了,我们夜不收人人披甲,还都是三层棉甲,这放在边军的精锐里也算是好的了。

是小的们学艺不精,才给贼寇射伤。”

贾宝玉点了点头,细细的询问当时的战斗情况,听说他们一行十个人,付出一死一伤的代价,杀死对方八个人,贾宝玉给几个人给予了很高的赞扬。

“你们已经做得够好了,不过还可以更好。”

贾宝玉拍了拍刘宇亮的肩膀,“这次的战斗要总结好经验,记录下来,交给你们的大队长杨富,如果总结的好,也会给你记一功。”

那些流寇中不乏边军的精锐,如李自成之流,他的老营精锐甚至能跟八旗子弟打的有来有回。

这些人是每天在刀口上舔血,死人堆里打滚的存在。

为什么说老贼难拿,就是因为他们的作战经验丰富。

其实打仗说白了,除了武器方面的差距,更多还是依靠战士们的经验。

战场上死的最快的,往往就是那些没有经验的新兵蛋子,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往往露头就死。

尤其是流寇正处在上升阶段,跟官兵打了几仗都赢了。

一支经常打胜仗的部队,跟一支经常打败仗的部队,他们的士气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消耗日久的攻城战,真正的战斗往往就在一瞬间分出胜负。

谁抗住了第一波,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刘宇亮他们只不过是训练了不足一个月的新兵蛋子,能跟流寇精锐打成这种战损比,已经是非常惊人了。

贾宝玉虽然在军队的训练当中提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但是究竟有没有用,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而现实告诉他,他的一些训练方法是正确的。

依靠自己的这种练兵制度,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优秀的士兵,一支能打胜仗,一支敢打敢拼,一支充满纪律性的部队!

只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他可以将这一千多士兵变成两千、三千……

依照贾宝玉对历史上李自成、张献忠以及鞑子兵的了解。

这些军队强悍之处,在于他们每个士兵的素质都很高。

鞑子兵凶狠,得益于他们部落的生活习惯,他们就是天生为战斗而生的民族。

而李自成他们,则是在一次次的战斗中磨炼出来的,正所谓百炼成钢。

就是再垃圾的士兵,经历过几场大战以后,也会知道怎么才能打胜仗,怎么才能保命。

眼下自己的粮草充足,士兵的粮饷也不会克扣,只要自己再给他们一点精神上的鼓励,自己的这些士兵,就会成为像戚家军、岳家军那样的存在!

贾宝玉从医馆离开。

刚下过雨的街道还有些湿滑,满是泥泞。

有别于后世的水泥路、柏油路,现在的青县,街道是黄土铺就,只要一下雨,立马就会变成泥潭。

有的人家为了方便,在自己家门口垫了些砂石,还能下得去脚。

有的地方积成了水潭,昏黄发亮,一脚踩下去能没半条腿。

贾宝玉在街道上走着,路边的店铺基本都关了。

一个是为了防止奸细串联,另一个也是为了防止这些店铺趁机涨价。

这是贾宝玉第一次打守城战,要说没压力那是骗人的。

现在城中只剩下基本的柴米油盐姜醋茶可以供应,实行配给制度。

大街上十步一岗,五步一哨。

有不少是从黑土村来的义勇军,他们跟当地的保甲合作,分片管理,确保每个街道不出现大规模的混乱,保障青县群众的基本生活。

“大人,现在全城禁默,我已经组织联防队员,挨家挨户进行清查,基本保证没有细作混进来。”

赵大宝说道。

李大牛的治安大队大队长被拿下,现在担任这个职务的是赵大宝。

赵大宝原本在赵云的义勇军当中,因为城中人手紧缺,便被留了下来。

他在赵云手下接受了两个月的训练,已经完全的脱胎换骨,行事作风自有一股军人的风采。

贾宝玉点点头,带着一众将官来到城墙之上。

按照贾宝玉等人的推算,贼寇从西边来,最可能攻击的是青县的东门和西门。

东门外还有不少的民居,因为不愿意撤离,已经全部被贾宝玉用强制手段,男的送到矿山挖煤,女的留在城内负责洗衣做饭。

青县里面开办了一家内衣制造厂,前天从运河截了一船丝绸,刚好让这些女人来工厂做劳动力。

贾宝玉也不让她们白干,不但免费提供吃食,还按件数给她们发工资,一套内衣手工费5个铜板。

技术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做二十套,就是一钱银子。

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两银子,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所以这些被留下来的妇女,对贾宝玉非但没有怨言,反而感恩戴德。

青县南门东面,已经利用拆毁的民房建造了许多障碍,围墙也不是全部拆毁,留下三十公分的高度,让贼寇无法发起有效的冲锋。

此外他们还在地上挖了许许多多的土坑,普通人走在上面,不注意都要崴脚。

更别提攻城了。

在东城外,还有一道护城河,想要进攻东面,就要填护城河,光是这一个工程,就得死不少人。

不过流寇人多,从东面攻城的可能性最大。

贾宝玉在东城和西城分别安排了500人。

现在城内的左卫军,共有一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五百多人是从青县本地新招募的。

不过贾宝玉目前缺的是甲胄和火器。

至于大刀和长矛,青县县衙的府库里就有几百副,还有上一次流寇留下许多,足够贾宝玉武装起来一支三千人的大刀长矛队。

但是贾宝玉缺乏训练新兵的时间,只能紧急突击两天,剩下的交给实战了。

现在青县有三门佛朗机炮,两门臼炮。

火铳六百支,棉甲五百副,铁甲三百副,皮甲若干,布甲无算。

贾宝玉的三百火铳手,平均一人两门火铳,以防炸膛、出现问题后,有备用的火铳使用。

除此之外,贾宝玉还在城内临时建立了一个火器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