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042 陈弘历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042 陈弘历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紫禁城,乾清宫。

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的中年人坐在龙椅上,旁边是两个小太监,一个年纪稍大的太监立在中年人的身旁。

中年人年纪也就30左右,双鬓竟已花白。

他十七岁登基,今年刚好29周岁,脸上满是疲惫。

他便是当今的皇帝,陈弘历,年号隆乾。

隆乾帝神情中有种从心底散发而出的倦怠,只是他兀自强撑,批阅奏章。

“户部的毕自严,说“增应天宣课司税额一万为三万”,金陵的郑三俊以“宣课所收落地税无几,请税芜湖以抵增数”,毕自严说“税芜湖三万,而宣课仍增一万。”

隆乾帝将奏疏扔在龙案上,捏了捏酸疼的眼睛。

“钱!钱!钱!到处都在向朕要钱,当朕是财神爷吗?北面的关宁军要钱,川蜀的杨嗣昌要钱,直省告饥,而畿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又有百姓茹土食菜,并无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泽量,言之堕泪。”

“百姓没钱,朕亦没钱,这大周朝的钱都去哪儿了!”

两个小太监闻言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的这个隆乾帝,喜怒无常,为人多疑,上个月才杖毙了两个小太监。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王伴伴,你说说,朕该怎么办才好?”隆乾帝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被叫做王伴伴的太监是王承恩,他在隆乾帝还在当亲王时就伴随左右,算一算时间,已经跟着隆乾帝二十多年了。

王承恩恭敬道:“万岁圣心独断,思维过人,总能想到办法的。”

龙案上,烛光摇曳。

隆乾帝叹了口气,直起腰身道:“你这老狗,说的倒轻巧,朕虽贵为天子,可论才思敏捷、治国安邦比起先祖来差的远呢。”

“罢了,累了一天,不想这些糟心事,今日有什么趣事没有,说来解解乏。”

王承恩立刻喜笑颜开,说道:“有趣的事还真有一件,荣国公府贾政的小儿子叫贾宝玉的,作了一首词,老奴听着怪有意思的。”

“念!”

“但糜自可,又何必饮,太邱实录。

白玉为堂,风味原非粱肉。

清疏不俗。况腊八、果鲜菹熟。

今休羡,党家羊酪,石家豆粥。

只此也堪果腹。

快围炉、分舀小匙相续。

饱暖交加,消受人閒清福。

神京富足。那有此、匀圆嘉谷。

君恩沃。

父子同沾天禄。”王承恩手里捏着一张字条,逐字逐句的念着。

隆乾帝闻听,点了点头:“中规中矩,倒也直白,你说的这个贾政,是不是工部的那个?”

“万岁爷记性真好,正是工部员外郎贾政,他父亲贾代善乃是已故的荣国公。”王承恩连忙说道。

隆乾帝瞥了他一眼道:“无非作了一首词,说什么有趣?”

王承恩笑道:“作词不是趣事,是这个贾政本来要送他小儿子去国子监读书,谁知这个贾宝玉提出,要跟他老子打赌,三天内背熟《四书章句集注》,输了就听从贾政安排,赢了就继续留在府中。”

隆乾帝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结果如何?”

王承恩连忙道:“这贾宝玉却是神童,昨日在府中测试,果真背熟了《四书章句集注》,折了他父亲贾政的面子,这贾政也不好出尔反尔,今早请了工部侍郎刘宗周去他家做客,刘宗周又考较了贾宝玉一番,这贾宝玉也是走运,居然入了刘大人的青眼。”

“这贾宝玉是什么人?”隆乾帝淡淡的问道。

王承恩回道:“万岁爷,老奴打听过了,贾政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叫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了当时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可惜有病死了。

王氏二胎生了个小姐,贾元春,因“贤孝才德”前些年入宫中充任女史,后来王氏又生了贾宝玉。

说来奇怪,这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所以就取名宝玉。”

隆乾帝笑道:“果然奇异,这贾宝玉来历不小啊,衔玉而生,果然是神童。”

王承恩笑道:“谁说不是呢,这是万岁爷治国有方,天降祥瑞,预示着咱大周朝繁荣昌盛,万世永隆!”

隆乾帝嗤笑一声,用手点着王承恩道:“你这老狗,就会拣好听的说,这世界上哪有万世永隆的朝代。”

说到这,隆乾帝又皱起眉头,似乎想起了奏疏上的烦心事。

王承恩连忙缩了缩身子,低下头,不再多言。

……

第二天一早,沈亮在史老太君那里喝了一碗银耳莲子羹,就马不停蹄的蹿到了王夫人的住处。

“妈,您就让我出门看看吧。”沈亮磨着王夫人。

王夫人皱着眉头道:“出去做什么,小心被花子拍了去,你问问周瑞家的,这些日子,神京城里走丢了多少孩童。”

“太太说的是,哥儿您不出去,不知道外面的年景,今年北直隶大旱,河北、山东的饥民云集神京城,听说广宁门外已经聚集了上万饥民。”周瑞家的说道。

沈亮听了直咋舌:“饥民这么多,朝廷不赈灾?”

周瑞家的讥笑道:“哪年不闹饥荒,哪年不死万把口人,都司空见惯了,而且难民这么多,朝廷也忙不过来,这几天神京城城门紧闭,严防死守,只许出不许进呢。”

沈亮一听,更加好奇了。

大周朝,隆乾帝到底是个什么光景,听这意思,好像不是什么盛世王朝,倒有点王朝末年的意思。

王夫人却心惊胆战,连呼“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宝玉,你可听到了,外面的世道乱的很,连官家都开始戒严,想必局势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你可万万不能再出去了。”

得!

王夫人这条路彻底没戏,沈亮有气无力的答道:“多谢母亲大人提醒,孩儿知道了。”

刚一出门,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大丫鬟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站在台阶上说话,见沈亮出来,就朝他努嘴儿。

“这大清早儿的,来找太太做什么?”大丫鬟笑道。

沈亮见女孩生的美艳动人,便从腰间荷包里掏出两颗香雪润津丹,向女孩儿的口里送。

大丫鬟并不拒绝,只管噙了。

沈亮心里有计较,笑道:“姐姐你猜,猜对了有奖励。”

旁边的小丫头插嘴道:“金钏儿姐姐,你莫跟他搭话,小心太太责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