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 50 魏藻德

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 50 魏藻德

作者:吃饭的萝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亮翻身下去,决定齐头并进,葡萄酒也要做,玻璃器皿也要做。

惊世骇俗的大块玻璃暂时不必考虑,但是盛装葡萄酒的玻璃瓶倒可以优先考虑。

沈亮坐在桌前,挥毫泼墨,将制造玻璃所需要东西一一列举。

首先是原料问题,玻璃所需要的原料石英石、石灰石、长石、纯碱。

石英石不是问题,毕竟作为陶瓷大国,主要原料就是石英石。

石灰石也一样好搞,于谦还曾写过著名的石灰吟,只是因为历史发生改变,那首“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还没有出现。

最令人头痛的,就是纯碱了。

纯碱学名碳酸钠,俗称小苏打、石碱、块碱、口碱。

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纯碱,不过天然的纯碱主要存在盐湖之中,产量稀少,直到现代工业纯碱出来之前,纯碱就是工业化生产的一大制约。

纯碱被称作工业之母,玻璃、纺织、化工、轻工、冶金都需要纯碱。

按照历史进程,此时的西方已经摸索出了路布兰制碱法,再过二十多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就会探索出索尔维制碱法,又叫做氨碱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国家的纯碱都得从英国进口,直到一个名叫侯德榜的男人出现。

沈亮记得高中课本上,有一页专门讲到侯德榜的事迹,这位老先生堪称近现代国家工业的奠基人,一直活到了1974年,享受极高的待遇。

氨碱法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就是原料便宜、产品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缺点就是食盐的利用率低,污染大。

沈亮所要采用的,就是氨碱法。

虽然侯德榜的制碱方法可以将食盐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还能制取氮肥、污染较小,但是纯度比不上氨碱法生产的纯碱,而且对设备的要求很高。

沈亮虽然非常推崇侯德榜,不过考虑到当前的情况,便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沈亮将所需材料写下来,不过材料的配比没有写,而且他还在纸上多写了几样材料,防止配方泄露,被人拿去摸索出来。

来到红楼世界,他发现古人在智商方面一点也不差,所欠缺的就是一些知识和大局观。

“想要烧制玻璃器皿,必须要招聘一批懂得烧制瓷器的工人。”沈亮在纸上写写画画。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样算下来,沈亮发现自己这700两银子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一口水。

“可是自己年未及冠,不能当官,也不能抛头露面做生意,该怎么赚钱呢?”

沈亮犯起了愁。

谁能想到穿越到红楼世界的贾宝玉身上,还要为钱财发愁。

贾府虽然富有,但大多是不动产,有限的流动资金,也都掌握在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的手中。

自己要个零花钱,三五十两,贾母说不定随手就给了。

可现在自己所需的是上万两白银,这笔数目,即便放在贾府,也是一笔大开销。

把笔搁下,沈亮回到床上,抱住了不着片缕的晴雯小丫头。

许是沈亮在床下呆的时间太久,身子有些冷,睡梦中的晴雯不满的嘟囔几句,便任由沈亮将其拥在怀里。

热乎乎的像个小火炉似的,这也是古代丫鬟的职责,帮主人暖床。

沈亮记得当初看明朝的历史,大奸臣严嵩,光是暖被窝的丫鬟就有三四个,还都得是豆蔻少女,模样精致,每一个都不下去晴雯的姿色。

一想起这些美妙动人的小丫头,用娇嫩的胸口给一老头捂脚,沈亮就觉得糟践东西。

万恶的封建社会!

万恶的豪门大族!

万恶的官僚主义!

沈亮当时就发誓,如果有一天,自己当了官、成了有钱人,穿越到古代,肯定不会做这些糟践人的事情。

此时此刻,沈亮将冻得冰冷的脚贴在热乎乎的屁股上,嗅了嗅晴雯脖颈散发的甜腻馨香,忍不住叹道:“真香!”

腊月十六,宜结婚、出行、搬家、签订合同、交易、开业、祈福、动土、安床、祭祀、成服、收养子女、开光、破土……

百无禁忌。

贾政带着沈亮乘坐马车前往当今的工部侍郎刘宗周家中,拜师学艺。

刘宗周的宅子也在西城,靠近崇文门附近。

马车行了半日,便看见了刘府的大门。

门口站着两个门子,俱是青衣素布,虽不甚华贵,却也干净利落。

跟荣国府门前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比起来,刘宗周的门头堪称寒酸。

这就是豪门跟普通官员的区别。

豪门大族世代累积,底蕴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刘宗周虽然是实权职位,当朝三品大员,却没有家族扶持。

或者说他的家族不在京城,无法支持。

因为是拜师学艺,刘府早早的开门迎客。

贾政并沈亮下了马车,从正门进去,身后跟着几个小厮,手捧着拜师的束脩。

早有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迎了上来,“贾大人、公子,我家老爷已经等候多时了。”

贾政赶忙说道:“罪过罪过,岂敢让刘大人等候,真是折煞在下了。”

管家笑着将二人引进后堂。

刘府不大,穿过一道影壁,后面是三间小厅,小厅的后面是四间上房,两边只有一座抄手游廊。

沈亮心里想着,自己这个刘老师够清廉的,三品大员的府邸,居然颇为寒酸。

其实他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想在神京城拥有一套房子,已经是普通人难以期盼的事情。

再加上神京城的房价昂贵,就算是刘宗周这种大官,每年的俸禄不过五六百石。

而且官员又不是孤家寡人,算上妻妾、子女、丫鬟、仆人,每个月的俸禄也就刚好够温饱,想要富余那是万万不能的。

除非上下其手,贪墨,才有可能富足。

只不过刘宗周为人秉正,不肯遵从官场里的潜规则,非但不贪墨,就连每年的炭敬、冰敬也收的甚少。

如果不是门下弟子时常接济,刘宗周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沈亮进入房间时,只见刘宗周坐在小厅的右座,旁边还坐着一个中年人,容貌清癯,气度不凡。

小厅的正中挂着一张孔圣人的画像。

地下有两溜十张楠木交椅,坐了六个人。

见贾政、沈亮进来,刘宗周笑道:“存周来的正好,我与你引见,这是本朝今岁的状元郎魏藻德,字师令。”

“这位是上代荣国公之后,贾政家存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