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娱乐王朝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功夫》剧组

娱乐王朝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功夫》剧组

作者:三寸刀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扮演包租公的是元湫的师兄元化,这个时候更是笑弯了身子。

这个人可不是简单人物,在香江武行的地位一点也不比陈龙、洪大宝差多少,只不过他的名气大多体现在武术指导方面,更被冠以金牌武术指导的美誉。

但在演员事业方面,他是出了名的著名龙套演员,当了一辈子的龙套,却因为《功夫》的诞生,让他在刚刚接到剧本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也有可能一炮而红。

于是抱有这种心理的元化,自然更对刘青山满肚子的好感。

“听说亲近你的人都叫你山子,以后我也这么称呼吧。网上的两段视频我都看了,在这方面,你可得没偏没向,帮着我们的动作组来设计一些好看又实用的经典动作!”

他本人就是金牌武术指导,在两岸三地的武行中名气很大,人缘也好,关键是有几十年的练武经历,即使没有刘青山,他一样可以设计出如同前版《功夫》的完全可以流传于世的经典来。

如今他既然这样说了,肯定是出于善意交往的初衷,刘青山怎么会感受不到此人的真诚。

“化哥可折煞小子我了,我可是听说,论武术指导方面的经验,整个香江你排在前五位,便是陈龙大哥的电影,你也是被邀请但当指导的常客。所以说,关于你刚才的要求,我可不敢答应,不过共同切磋还是理所应当的!”

元化哈哈大笑:“你的谦虚无效,香江动作片的确在全世界也首屈一指,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不然我们的电影也不会连续十几年的萎靡不振。完全照搬武术套路的年代已经结束了,与世界上更现代的搏斗技巧相结合才是正道。哎,曾经培养打星的行当,香江特有的龙虎武师正逐渐被时代抛弃,这一点不改变就永无再次兴起的可能!”

他的后半句话就有些伤感了,好在周兴池走上前来挽回了气氛。

“山子,化哥说的没错,之前欠发达的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技术,让人显得无可替代,如今我们《功夫》正在开辟新的动过影片的新纪元,这一点就是好莱坞也没做到完美。怎么样,有信心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功夫》剧组的人情和友善,让刘青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感。

而且他很赞同周兴池对影片的定义,情绪也马上高涨了起来。

“这没得说,我们就是在为华夏武术开辟一天和之前风格迥异的功夫片。我同样不想看到,一路披荆斩棘的末代打星们,终敌不过现实与时间,回首身后空无一人,只剩向前的惯性和逝去的武林。”

他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香江打星的英雄迟暮,让观众感叹硬核武道的后继无人是现实。

更现实的是,最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武行转去内地发展,能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月六七千的固定收入,和前不见通路的未来,能赚几个月取决于剧组拍多久,还没有保险保障。

如今,电影拍摄成本大多花在了明星身上,龙虎武师的收入也变得不那么可观。日薪不过千元,多的两千左右,日日有工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和曾经的港片盛世根本没得比。

随着电影工业的技术突破,打星都变得鸡肋了更别说武行,要么当替身,要么当龙套,再能打也出不了头。

毕竟,一个打十个能让观众**已经是过去了,对武术指导的需求也就相应减少,晋升的机会变得渺茫。

况且,现有明星背后可以割的韭菜海了去了,干嘛捧你一个打星?

帅如张进也没有成为下一个甄自建,向家后辈的资源都没能让他以打星的身份C位出道。

极限动作武行做,最后屏幕上还是主角,洪大宝、陈龙等人的鲤鱼跃龙门,对于现在的龙虎武师来说就是一场无法触及的美梦。

在场的人都是耳听目睹了这一切的改变,所以对于刘青山的话颇有感同身受的唏嘘感。

怎么来改变武行的惨相呢?

无疑,开拓出功夫片的另一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流派就成了当务之急。

而刘青山现在正参与其中,前有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的《杀破狼》,因它还会出现目前正在筹备当中的《夺帅》、《导火线》。

后有《功夫》这种与高科技结合起来的特效功夫电影,它不但有剧情、武侠、思想情怀,还会有神奇的音效运用,经得起时间推敲的电影特效。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还要有周兴池独一无二的无厘头演技,还有经典到流传于世的对话风格。

不然拍片无数的周兴池,如何在萌生退意的艺术后半生,在接到剧本的当晚就视为珍宝?

良好的剧组环境,让刘青山和其他人一样,连参与的积极性也浓厚了很多。

在他到来之前,周兴池率队只是针对一些特效的拍摄手法无数遍的尝试,毕竟此类影片的拍摄,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尚属首次。

因而刘青山的来到正当时,没有了拍摄技巧的短板牵制,接下来的一切都顺风顺水,进度在肉眼可见的突飞猛进。

只是所有人都视为重中之重的开头部分,因为聘请的嘉宾由于档期迟迟没能来到,就被无限期搁置了。

这个人正是原版里的内地著名导演冯志刚,沿用他也是来自于刘青山的竭力坚持,况且他跟周兴池之间也早有类似的约定。

好在在刘青山来到后的第七天,冯志刚终于出现了,当晚的拍摄内容,就是那场势必要永留电影史册的《功夫》开场。

不到五十岁的冯志刚,远没有传说中大牌导演的威严,相反和气的令人吃惊。

而且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让刘青山颇有种遇见邻居大爷的熟悉感。

“山子,我知道你,真正的武术大家,年轻一辈中的天花板!”

冯志刚面对刘青山,出人意料的友好,但仿似信口的一说,却让他浑身打了个激灵。

“冯导,求求你了,以后千万别当着人这么形容我!好家伙,一句天花板,就把我踹到了万劫不复的危难境地,我可承受不起!”

冯志刚哈哈大笑:“这可不是我发明的词汇,而是媒体上的报道。听说你还要起诉那家媒体?天花板三个字真的不敢承受?”

正如他所言,前两天南方的一家报纸,在蹭热度的时候,有一句武术中的天花板之类的说辞,不出所料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