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娱乐王朝 > 第八百六十三章 沅澧河

娱乐王朝 第八百六十三章 沅澧河

作者:三寸刀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些离开张家的人就是舍弃了酒业的生活保障,外出开设了一个接一个的民间武馆。

那段时期刚好由于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学武风潮,进而导致那些出走的张家人很是大赚了一笔。

严格说起来,如今的永连县犹如小城市一般的繁华,跟这些武馆的开设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那一支张家人在那段时期可是风头正盛,财物双收。

好在两支张家并没有因此而疏离,至少每逢重大节假日还是如之前一样正常走动的,但也仅限于次。

这样的原因自然是卞连锡的存在起了关键性作用,只因为他是整个张家的总教头,几乎每个人都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

而且不管哪一代哪一支的张家人,居然始终维护着张家的最大秘密,那就是卞连锡的身份来历问题,甚至整个永连县都习武成风了,除了张家人,外面的人知道张家有这个人的事情少之极少。

从这方面足能看得出来,张家人在人品方面还是很有操守的,所谓的人多嘴杂现象,因为各辈人的秉性坚持,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只是在卞连锡五年前生病后,随着在张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那支张家就逐渐淡了维系张家血脉的念头,况且挣了大钱的他们那几年大都在城里买了房,陆续搬出了永连县城。

但在两年前,刘清山的出现,让张家本支忽然兴旺起来,久未开张的酒业也再一次开槽酿酒,据说猛然提升上来的古酒品质更是被卖到了天价。

只是人们并不知道古酒的配方被坚持守护的这一支张家交换了出去,换来的就是卞连锡的重获新生。

他们更不知道现在的酒坊主人刘清山并没有舍弃张家人,而是让他们集体入了股,并且仍旧掌握着生产管理权。

深知里面曲折的张家人,自然会对他犹如感激零涕的感动,才会在家主的一声令下,这一支的张家人都会对刘清山的需要采取了积极地配合态度。

更紧要的是,刘清山给古酒里添加了一种灵性物质,不仅彻底替代了原来酒方里的灵性药材的严重缺失问题,还让酒的品质产生了质的变化。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添加那种看起来像秋葵,开红花,果实如同皂荚的青叶葵之外,还需要另外的灵性物质加持。

这就是稀释后的钟乳髓,本来只添加了青叶葵,已经让古酒的品质提升了不知多少倍,但跟钟乳髓稀释液的加入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知道这个更隐秘配方的人只有刘清山、卞连锡和张经桦,连张家二代人也毫无所知。

所以今天的开窖仪式后,只会由刘清山一个人进入酒窖,张经桦都没有资格进入。

诸如钟乳髓稀释液后,再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小时的灵性沉浸,就能正式开窖销售了,刚好赶得上9月9日的散人庐开业。

而且现在的张家酒厂可不止这一条财路,因为刘清山通过小星获得了一个古瓷配方,就在酒厂不远处开办了张域瓷器厂。

之前建它只是为了满足张域烧酒的瓶装问题,但自从头一批的张域酒被买上天价之后,连带着那种小瓷瓶的名气也是一路高涨。

尽管普通人并不了解这种古瓷的真正价值,却在行业里掀起了一股订购热潮。

而生产出来的成品可不是只有装酒的瓷瓶,连几个知名的化妆品品牌都找来下了订单。

除此之外,茶叶经销商、雪茄烟厂、高档礼品公司也都纷纷跑来下订单,要知道瓷器厂里的师傅都是高价从瓷都景德镇请来的,仅仅是普通配方烧制出来的瓷器就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了。

因而导致了张域瓷器厂的生意比主营的酒业还要火爆,现在的张家可是富得流油,平时的工资不算,只是年底的分红就足够在城里买房了。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支的张家又心动了,集体出动请出跟张经桦同辈的那位堂兄张经栎出面,打算回归张家主支。

毕竟是一脉相承,尽管之前曾多有嫌隙,张经桦不好推却,但如今的酒坊和瓷器厂可是刘清山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件事就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因此刘清山这一次半夜来到,还有这件事需要做个了断。

这件事他事先征求过卞连锡的意见,后者虽不是张家人,但几十年过去也处出了极深的感情,况且张家人上下早已把他视为了张家老祖宗类似的地位。

所以卞连锡在这方面的话语权,一点也不比家主张经桦稍低,说出来的话,也一样具有等同如家主的威信力。

由于他是道家出身,而道家思想的主旨就是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而他是以相当平静以及欢迎的心态来对待张家另一支回归的,尽管这样的回归里面富含着很明显的利益驱使。

但他认为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是人的本性,并没有什么错。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无法创造共同的利益,我们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当我们有了共同的利益或奋斗目标,才能一起为了目标而奋斗。

可见从古时候人们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更不用说现代人了,现在的我们更加注重利益,都想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工作不就是为了钱,而钱就是我们和老板共同的利益,我们为了多挣钱努力工作很正常的,这也是一种利益追求。

正由于认可了这种观点,刘清山今晚前来也是有接纳另一支张家人的目的,只是他并非张家人,自己不好说出来,私下里透露给张经桦,由他来具体经办这件事才是目的。

况且明知里面有利益纠结,唯有张家自己人才能拟定出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权,但他这个真正的大老板利益不容蚕食也是底线。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也正如他预料的那样,这一次在张域酒厂内出现的张家人多出了不少。

以往的开窖仪式,只允许家主一辈人和其他嫡系各辈里的长兄前来参加,这多出来的七、八个人,显然就是另一支的代表。虽然他们还没有正式回归,但一定会有口头上的认同在先,为表示对主支一脉的尊敬,提前做出这样的姿态也势不可免。

刘清山下车后,顺便引见了金溪善和泰勒,以及身边的其他人。

他们属于老板一方,并不需要遵循张家的规矩,能进入这么隐秘的场合也合情合理。

除了老板的身份之外,刘清山的另一名头可是当今武林的超然存在,在场的张家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的武道修行,因而对于他的到来又有额外的一种恭敬。

他笑着寒暄过后,便把张经桦叫到了一旁,说出了他和卞连锡的建议。

赶在仪式之前认下另一只的回归很有必要,不然没有个正式的名分,在仪式开始时那些人的状态会很尴尬。

这可是件大事,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张经桦还是沉吟半晌,这才走出去商议这件事。

刘清山不会参与张家的内部会议,趁这段时间带着二女去厂区外的沅澧河漫步观赏。

沅澧河是永连县境内的一条古河道,河面并不宽阔,最狭窄的地方甚至能让成人一步跨过,但经年长流不息,从没出现过断流的现象。

它在外面的名声不显,甚至只在当地的地方志里才有留注,却是永连县几个古老酒坊的水质来源。

就像与伏特加和白兰地并称世界三大蒸馏酒的茅台酒,不仅它的制作方法都是保密级别特高的,甚至酿造工艺都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而茅台的生产地紧挨着赤水河,据说是它独有的清香与用赤水河的水分不开关系,这方面跟张域酒离不开沅澧河是同样的道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前的张裕烧酒也曾试验过搬离此地的设想,但研制出来的酒质让张家人果断地舍弃了这种想法,就因为经由他地水质酿制出来的酒,让品质大打折扣。

尽管这条线窄的河道上被枯叶覆盖着如同一台潭死水,却绝没有水质被污染的现象发生。

这是由于永连县自古以来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在这条河道的两岸乃至周边区域,都不得有造纸厂、化工厂之类可污染水质的厂家出现。

沅澧河的源头来自于东南面的深山老林,自海拔并不太高的群山山涧小溪分流出来的一条条支脉,最终汇集到沅澧河,成为了只要山涧水流不枯竭,就永远不会断流的清澈山泉水道。

令当地人奇怪的是,即使爆发山洪,延山势而倾泄的水势也绝不会灌入沅澧河,而是自山涧处就自动流往另一条河道芷澧河。

沅澧河和芷澧河都取自屈原的“沅芷澧兰”,至于为什么再大的山洪也不会汇入沅澧河,目前还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所以当地人才会这么正是这条河,民间历来有种天降圣水的说法,即使是沅澧河看上去没有丝毫的独特之处,更谈不上什么壮观或者河流遄急。

即便是两岸的景色也普通的毫无特色,一如平常乡间的普通河流,不仅杂草丛生,狭窄处还有灌木横生河道,淤积出不少的枯枝杂木,看上去很是不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