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每天都在等始皇驾崩 > 第52章:又不是徭役?

此时的河东郡,扶苏长长吐出口气坐在地上,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这么长时间过去,意图刺杀父皇的凶手,绝不可能还留在原地!如此一来,将十里之内的百姓全都坑杀,鸡犬不留,岂不是滥杀无辜?

若是此事传出去,天下百姓又会如何评价父皇?

岂不是坐实了暴秦之说?

能救下如此多的百姓,扭转天下百姓对大秦的评价,也不枉他专程跑这一趟。

只是,看着不远处一个个抹着眼泪离开的百姓,扶苏还是忍不住心酸。

果然!

他一个人离开三川郡是对的。

富裕的,只有三川百姓!阳武百姓,更是巨富。

可离开阳武之后,百姓的生活条件肉眼可见的下降,要说三川郡的百姓生活条件还非常不错的话,那河东郡的百姓几乎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雨,河东郡的路面泥泞不堪,每一脚下去都能带起一脚泥,人越走越累。

除此之外,百姓也与他咸阳百姓并无什么不同,眼神呆滞,面无表情,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耕种。

即使如此,一旦发生什么事,也很容易被牵连而死。

这,才是天下百姓的常态!

但扶苏自己都没有发现,虽然他看到河东百姓生活如此艰难,对此深感同情,内心之中却悄悄闪过一份窃喜。

这才是他所知道的天下百姓!

天下苦秦久矣!

必须要实行仁政,才能解决天下难题。

就在扶苏胡思乱想的时候,远处的百姓之中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之声,扶苏好奇的顺着声音看过去。

就见一个衙役周围围了不少神情激动的百姓,似乎在说些什么,互相之间推推搡搡,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扶苏顾不得自己的疲惫,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飞快的跑过去,这要是打起来,可就出大事了!

不等扶苏跑过去,衙役已经不耐烦的敲了一下铜锣,高喊一声,“肃静!”

百姓们见衙役生气,刚刚的气焰瞬间萎靡了下去,一个个又全都神情失望的看着自己的脚面,几个妇人甚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抹眼泪。

扶苏刚想上去辩解两句,就听到衙役不耐烦的道,“你们倒是听完再哭啊!郡守要找人修路,除此之外,还要招人去建造房屋,打造农具……”

不等衙役说完,扶苏就脸色大变。

徭役?!

“不是还没有到征收徭役的时间?现在正是农耕的时候,若是家中无人,田地谁来种?”

扶苏一开口,众多乡民似乎找到了主心骨,马上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衙役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扶苏,又不耐烦的敲了一下铜锣,“能不能听我说完?!不是来征收徭役的!”

不是征收徭役?

扶苏听到这句再熟悉不过的话,猛地一愣。

不会……吧?

“郡守说了,所有修路的就近,一日三餐,管饱!不管住!”

“修房屋的,可能会去郡里或者县里,管吃管住,还有钱!”

“还要招一些年轻力壮的去采石,管吃管住,待遇优厚!”

“此外……”

扶苏一愣,整个人都麻了。

果然,又是熟悉的套路!

不是徭役,是招工。

河东郡,也这么有钱了吗?

衙役一解释,围在周围的百姓瞬间安静如鸡,全都愣在原地。

不是徭役?!

还管饭,还给钱?!

还有这样的好事?

“此外,还有新的命令下来。”

“全三川郡取消口钱,算赋可以二选一,自己选择服徭役或者交钱,田租和刍稿也有一定的降低,自己开垦荒田的,三年内不需要交税。田地和商贸的税赋增加……”

等到衙役说完,周围不少百姓甚至激动的嚎啕大哭起来。

“这是真的吗?取消口钱了?”

“田租也降低了?”

“真的假的?”

衙役应了一声,十分的自豪,“当然是真的!新来的郡守刚刚颁布的,郡里和县里已经通知到了,你们这里偏僻,所以通知的晚了点。”

嘶!

扶苏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河东的规定吗?还是大秦所有地方都改了?”

衙役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咱们郡守是这么说的,谁知道别的地方怎么回事?”

衙役也懒得搭理扶苏,他此次除了来宣布新的律法之外,最关键的还是招人,每个衙役身上可都是有任务要求的。

没办法,用郡守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哪儿哪儿都缺人建设!

得赶紧招人!

“我现在只是来简单通知一下,回头会有人专门来讲解律法的,你们稍等几天!”

“有没有想要干活的?来我这里报名!想离家近的,就报名修路,妇人来报名做饭也行!”

“有手艺的,盖房子、木工,待遇从优!”

“有力气的壮年,想要赚大钱的,也找我报名!就在咱们河东郡里,不会出郡!”

“赶紧报名啊!”

赚钱!

周围的百姓全都被这两个字刺激的激动起来,争着抢着举起手挤到前面。

谁都不想错过这么个好机会!

谁知道下次招人干活是什么时候?

扶苏皱着眉,见这么多人想去干活赚钱,忍不住提醒道,“若是村里人全都去赚钱了,村里的地要怎么办?”

衙役不耐烦的皱眉看向扶苏,心里不由骂骂咧咧起来,这人不会要坏他事吧?

“村里的地,留在村里的老弱妇孺就能干的了,何必浪费这么多壮年?”

老弱妇孺?

扶苏一愣,想到阳武时候他见过的耕犁和毛驴,下意识的问道,“难道是三川郡的耕种之法传到河东来了?”

“三川和河东离得这么近,传过来有什么离奇的?”

扶苏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太对,但一时又说不上来什么地方不太对。

过了片刻,扶苏脑海中精光一闪,猛地意识到一个问题。

据他所知,江夏两年前就已经成为阳武县令,衙役说的不错,三川和河东离得这么近,耕犁本应该早就传到河东来了,为何现在才传过来?

时间,会不会有点太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