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调教娱乐圈 > 一百四十、青花瓷

调教娱乐圈 一百四十、青花瓷

作者:随便浪一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6:0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唐的音乐一向温婉的,即便是像周玉珂的左手指月那么霸气的歌,也是带着一股含蓄劲。

这不仅仅是因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更是因为中文的发音,中文的发音就带着一股中国人特有的君子思想,温润如玉,外柔内刚,说话唱歌总是讲究个柔和,刀子上见了血,嘴上还要说一句“承让”。

因为这种天生的柔和,所以在大唐,节奏极强的说唱RAP一直都没怎么流行起来,原因很简单,和外国话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朝外蹦不一样,中国话太柔和,节奏感不够。

所以这首双截棍,立刻就把所有人都听傻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大唐人从来没听过的玩意!

更不用说这玩意真好听,听起来真上头啊!

听得正起劲呢,嘿~免费的一次这么快就没了?

几块钱的事嘛~掏了!

于是大街小巷很快就响起了哼哼哈兮~

和周董当年一样,这首歌在获得了大批年轻听众赞叹的同时,也获得了大批年纪大的听众们的反感。

“毫无中文美感”“直白无趣”“吵死人了”这几种批评是最多的。

这些年纪大的观众们,浑然忘记了自己年轻时听流行乐的时候,那些当时听戏听评书的长辈们,是怎么批评他们喜欢的流行乐的:靡靡之音!

毕竟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三十岁之前的新发明都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举,三十岁之后的新发明都是奇技淫巧的小伎俩。

大多数人的顽固程度都是跟着年纪走的,所以王阳极为干脆地在一开始放弃了这群年纪大的听众市场,而是通过这首在他们眼中离经叛道的歌,给予他们一个新任务。

让这些年纪大的听众和年轻人们吵架去。

要知道,大多数时候长辈们对小辈们爱好的嗤之以鼻,只会造成小辈们更强的叛逆心。

于是一场激烈的争吵开始了。

就在这两天大伙吵的火气最大的时候,朱雀不紧不慢地发出了王阳的第二首歌:千里之外。

这是极为特殊的一首歌,它完美地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刘凯传统美声和王阳R&B曲风那强烈的对比让人过耳难忘,MV中周玉珂和王阳互动大洒狗粮更是让CP粉大呼过瘾。

“我的天,周玉珂和王阳擦肩而过,相互错过那一幕我愣是看哭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你俩要分手,我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刘凯的声音真美啊~猛一拉开幕布的时候,我听愣了。”

“虽然还是不怎么听的习惯王阳的唱法,但这歌确实挺好听的。”

和双截棍不同的是,这首歌那些年纪大的人,至少接受了一半,他们纷纷赞叹刘凯的美声唱腔,虽然还是不怎么习惯王阳吞音唱腔那种奇异的节奏感,但也不能不承认,这首歌完美地融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唱法,而这两种唱法都很美。

当然~周玉珂更美,跟MV中的王阳搭配得一塌糊涂,这一点两边倒是都毫无疑义。

看着那怀旧风格的MV,不少年纪大的听众更是满眼都是怀念,他们不自觉地对王阳这张专辑开始正视起来。

于是在大家的期待中,朱雀音乐第六天放出的歌曲是:青花瓷。

作为周董最巅峰时期所做的中国风代表歌曲,王阳把这一首歌唱出来后,马上就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大家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首歌。

在这首歌的留言区里,除了说客串的周玉珂还是那么美的留言外,几乎就没有那些对于歌曲解读的留言,大家伙似乎被剥夺了分析的能力,只能干巴巴地说上一句好听。

无论是双节棍,还是千里之外,都是放出后,立刻就有了很多的解析,那些大V们洋洋千言,洋洋洒洒地为听众科普,告诉大伙双节棍的RAP,告诉大家千里之外美声和R&B,但是这一次,没有解析。

大家都知道好听,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整个歌坛,被王阳用一首歌给干沉默了!

最后还是徐林这位大佬被请了出来,这位王阳的老师在电视上接受了采访。

“这是一种全新的流行乐风格。”电视上的徐林带着掩饰不住的欣赏这么说道:“王阳这小子,在以前就开始琢磨如何把大唐古典音乐融合进现代流行乐。”

“一开始的时候,他做得比较谨慎,比如那首周玉珂唱得天黑黑,虽然是民谣,但用了二胡等传统乐器,比如那首左手指月,用的都是流行乐常用的乐器,但用了很多传统宗教的寓意,只是这两个都是未完成的形态。”

“直到这首青花瓷,他才算是完美地把歌词和作曲全部都烙上了大唐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把这种风格称之为中国风。”

“开宗立派啊~我这弟子比我强!”

主持人笑了笑,赶紧捧哏:“徐老师很少这么夸奖人,我想问问,这种风格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中国音乐是旋律音乐,这种旋律的主要色调是单纯,柔美,秀丽与娴静,青花瓷的音乐就是这样,纤细得仿佛能在静静的凝望中断裂。”徐林闭着眼想了好长一会,这才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

“这首歌里用了大量鼓、笛子、响板等传统乐器,来营造这种氛围。”

“青花瓷的歌词也是同样纤细柔美,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开头这一句难道不美吗?”

面对徐林的问话,主持人点头回应:“是的,即便我没听过这歌,第一次看到这句子也觉得很美。”

“那是因为语言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徐林明显说到了兴头上:“这些都是咱们华语最为精髓的地方。”

“诗词歌赋无一不遵循着三种美,而同样遵循了这种美的此首歌,其实就可以看做现代的一首诗,一阕词、一首赋。”

“王阳这小子,若是往后生个千八百年,不敢说比之杜李,但总归能有那么一两首诗词可以传于后世的。”

“这首青花瓷,完美地将传统音乐、诗词歌赋与现代流行乐融合在一起,是一首谱写于现代的诗歌。”

“这,就是中国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