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第114章 价值飙升的纱帽巷【为暖阳1314加更3】

西海固,玉泉营平原。

和一个月前对比,此时的吊庄移民点,已经多出来了几十座活动板房,板房有一层的也有两层高的,住宅、食堂以及仓库等等规划整齐。

各式各样的工程车辆也堆满了小平原,甚至有两条双向四车道的夯土路直通临近乡镇、县城,以及银川方向。

附近各处大山里的涌泉村、苦水村,后山坳等地村民,已经搬迁来了大几十户,也有更多的家庭在陆续赶来中。

李老栓和李水花一家刚拉着木架子车从夯土路上接近移民点,就听到某处人多的地方,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李老栓踮起脚看了几十秒热闹,也没看清,疑惑的对李水花道,“怎么回事?我怎么听的像是有水了?和水有关?”

“这里哪来的水?挖水渠,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通水啊。”

对于涌泉村这样的穷乡僻壤来说,谁家里没有一个水窖啊,大水窖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家产。

水,是生命之源!

李水花也在疑惑,就见前方跑过来一个少年,兴奋的欢呼,“水花姐,出水了,出水了,是来咱们这里支教的庄尼哥,捐来的打深水井的设备,今天刚刚打好第一口深水井,深水泵供上水了,可甜了。”

“咱们这里移民点的活动板房,还有夯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等,盖好了小学校园,也会帮咱们盖房子。”

“那些机器可厉害了,太厉害了!”

“以后多挖几口深水井,咱们再也不缺水了,不只能日常喝水,还能浇地。”

李水花眼前一亮,大喜道,“就是那个帮我还了安永富双倍嫁妆,退了亲的庄尼??他在哪?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他呢。”

说到这里,李老栓就不好意思起来了,前些阵子就是他要了一头驴、两只羊和两笼鸡,把亲闺女给卖了,这还是他明知道水花和村长家的马得福是青梅竹马的情况下发生的。

现在跑来的少年,是马得福的弟弟马得宝。

马得宝笑着点头,走来一起帮忙推车,“庄尼和梁哥在砖窑那边看热闹呢,新砖窑厂建好,就是给学校,和咱们这些移民供应砖瓦呢。”

“我爸在给他们做叫花鸡,等做好了,我再给他们送过去,王总、梁哥和庄尼哥他们,也就是白天偶尔来逛逛,玩玩,晚上都是开车回县城住。”

“等小学建好了,新学年招生,庄尼哥才会去学校教书,不过他和白校长聊过好多次,说他在港岛念的书,教材和咱们有很大不一样。”

“等开学了,他除了教小学数学外,还打算开个临时性的英文班,有兴趣的去读,没兴趣就算了,纯自愿不勉强。”

李水花再次听的眼前一亮,“真是好人啊,好人一定会有好报,我也会做叫花鸡,等下我去帮马叔打打下手。”

阿鬼和庄尼是7月12号启程来西北的,直奔长毛“王震撼”所在地而来,来了后,对于刚刚开始运作的吊装移民也有很大兴趣。

说起来,不管阿鬼还是庄尼,都是以前的普通烂仔和没什么见识的小富二代,对于集体移民,搬迁从零开始建设新家园,都没见过。

等他们产生兴趣,跑来看……对于玉泉营大平原的环境真是咂舌,被惊吓的厉害,阿鬼手里有拳王兴支援的1000万扶贫资金,庄尼自己从家里要了一百万,这还不包括他的零花钱。

再有陈一元和张龙送的500万,当天曹楠和阿啪没在场,事后也补了500万。

就这2000多万扶贫慈善基金,真不是小钱了。

他们没有全砸在吊庄移民点,是西海固县城和其他乡镇都有援助,大头全是捐建慈善教学楼。

对吊庄,最大支持是一批批临时居住的移动板房,还有租来的各种工程车辆。

以及买打深水井的工程器械,小型发电机。

这就很强大了,活动板房比帐篷坚固的多,地方也大,刚来的村民住进去,挨到新房屋盖好之前不比以前的老房子差。

小型发电机供应普通的灯泡照明足够了。

再打几口深水井,水电解决,真比山村好多了。

庄尼也是来了后,听闻了涌泉村李水花的事,见都没见李水花本人,得知她有青梅竹马的对象,还被老爹卖了……就“见义勇为”愿意还双倍彩礼,支持李水花追求自己的爱情。

他甚至说若李水花愿意,可以重新去读书,比如念个技校,他给学费。

港岛来的富二代不差那些小钱,这对他就是见义勇为,庄尼本身是个热血少年,喜欢充大哥,装样子,喜欢被前呼后拥,但原轨迹逃学威龙后期,敢拿着枪帮周星星和同学们,和大飞一帮恶徒对着干,足以证明人品可靠。

而庄尼的兴致一起,对李水花就是再造之恩,她早就想感谢庄尼,就是从没见到过人。

马得宝推车推的更有劲了,“那个不急,咱们先帮你和老栓叔搬家,你们家的板房早就打扫好了,我哥帮忙安排的。”

“那边还送了每家每户一个很大的塑胶水桶,大水盆,等等我帮你打水……”

马得宝也早就把李水花当嫂子看的,现在嫂子有机会真的嫁到他们家,多好的美事啊。

自从李水花和隔壁村安永富的亲事消了,他哥马德福哪天不是笑个不停??

片刻后,三人抵达几排移动板房第二排,就见马得福也带着两个青年走了过来,看到水花就傻笑,“水花,这就是庄尼,这是梁总……”

李水花急忙跪下道谢,被庄尼阻止,笑道,“不用这么大礼,伱们要是不好意思,等成亲后慢慢攒出来两头驴、两只羊还我就行。”

庄尼也发现李水花是一个挺漂亮的小村花,不过也就那样了,李水花漂不漂亮也和他没关系啊,说起来他以前的老师何敏,不比水花漂亮多了??

而且两人的气质、妆容皮肤等等,差距何其巨大。

他就是被马得福说多了,过来看看自己到底帮了什么人,因为这件事,之前那些天马得福、马得宝等人,对他道谢的次数太多了。

阻止后庄尼又好奇道,“你们先搬家,去领水,那么多人排队领水接水的场面,我都还没见过。”

阿鬼乐了,“你没见过,难道还没听过?我爸那辈人,即便在港岛也是缺水缺的厉害,一家好多口日用洗刷,哪次不是白天在放水时间点,去街道公用水龙头前排队?”

庄尼惊讶了,“还有这种事?”

阿鬼吐槽,“怎么没有?若不是内地给咱们供水,就算是港岛的大靓女,几天不洗澡,也得脏成什么样啊,更别说咱们这些糙老爷们了。”

“住在海边还能用海水洗,但大部分人也不住海边啊。”

连李水花、马得宝等人也很惊奇,更让他们惊奇的是,他们也听不懂……只知道两人正在欢快聊天。

庄尼和阿鬼普通话可以,无非是西海固人习惯了本地方言。

还是马得福这农校毕业的新基层公务员,勉强在聆听分辨,然后再翻译给李老栓和李水花听。

说笑交流以及顺手帮李水花家安了家,等马喊水这涌泉村村长拎着叫花鸡走来,庄尼一边接过道谢,一边吐槽,“我真以为县城就够落后了,这山区简直超出我的想象。”

阿鬼乐了,“金毛捐的小学教学楼不是盖起来一层了?等装修好,通上自来水和收拾好厕所,那这里除了风沙大,其他情况也不差了。”

“再中上一些树和花草,多用水浇灌,只会越来越好。”

“要我说咱们该买一批照相机,用照片记录下从零开始的吊庄变化史。”

这倒也是,庄尼之前刚中五毕业,最熟悉的场合就是校园。

小学校园设计图,还是很漂亮的,只看图纸不比爱丁堡中学校园差到哪。

计划中这里未来也是一个乡镇,从零一点点变迁,很有意义啊,至少阿鬼以前从没遇到过这些事。

庄尼一边和众人分吃叫花鸡,一边点头,“对,对,买照相机,多买几个。”

两人的交谈,马得福也就听懂三四成,水糊糊的帮忙翻译,其他人都在傻乐。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涌泉村这边也有刁民,但大部分还是很淳朴的华夏人。

对于港岛来的金毛哥、庄尼等人,现在马家和李家也只有朴素的感激和感谢之情。

………………

9月8号,秋风吹舞中,王守良带着周祖儿、蒋芸芸和乔四美一起回了南都。

时间进入9月,对于南都这座城市来说,基本见不到多少水灾的破坏力了,恢复的比灾前更加繁华,这个月开始,中断四个月的莫斯科贸易,也起航了。

王守良回来,不只是帮忙安排好蒋芸芸一方的物资调度,让20架大货机依次起航,还有件事,表哥马志强和孙小茉要结婚了。

他们婚期定在9月22号中秋节,毕竟孙小茉已经怀上3个多月,再推迟的话,多少会有点不好看。

等车子抵达纱帽巷,蒋芸芸眺望三层别墅和院落时,忍不住感慨,“之前4月份跑物资调度,运输,我都没来得及来家里看下,一转眼身份变化真大……”

乔四美点头,“对,你不是来破坏我们的,是加入我们。”

蒋芸芸,“……”

她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味,但是无力反驳。

乔四美又乐呵呵道,“我家里的大院子,花园也盖好了,6月底开始筹备7月动工,到现在建好我都没去过呢。”

“志强哥家的楼房也盖好了,就是结婚前肯定装修不完,婚后才能住进去了。”

乔家和马志强家的新房子,都是水灾前就打好了地基,6月底开工到现在两个多月,院子太容易搞了。

王守良失笑,“你大嫂都怀上6个月了,你也不说回去看看,老乔肯定要骂你没良心了。”

上次回来,乔三丽直言家里人多,街坊邻里阿姨们都把何文远照顾的很好,三丽自己都插不上手。

但三丽也是8月下旬就回来了,生意的事还好说,有成体系的职业打工人,她没少待家里照顾何文远。

几人下车,说笑着进院子时,马志强、叶荣添、许文彪三人已经快步走出来迎接了,老叶笑着招呼,“阿良,真是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以前一直以为志强是我们三兄弟里老大难,快30岁了都没谈过一次恋爱,好惨。”

“现在好了,他的孩子最先来到世上,是个男孩,马家妥了啊,才叔和珠姐现在最喜欢的就是买婴儿用品,快塞满一个房间了。”

王守良乐了,“这叫不吭不响办大事,对了彪哥,你什么时候办?”

原轨迹里许文彪没和彭芷蔚走在一起,但这个位面没有各式各样的魔幻刺激,两人感情还真的比较稳定。

这一对原本会分,主要原因是彭芷蔚老妈作妖,还有许文彪事业起步发展较慢,阿彪的老妈和便宜弟弟也不省心。

但谈感情,这个阶段彭芷蔚是真爱许文彪的,老许也是,原本各自事业的冲突和分歧,也全在莫斯科贸易里顺顺利利。

许文彪推了下眼镜框笑道,“我和芷蔚也决定了,中秋节在南都结婚,和志强一起办,这一年我一直跑的京城,那边朋友多。”

“不过什么生意场上的朋友,也比不上志强亲近啊!”

说笑中看看王守良一拖三,再看看孤零零的叶荣添,他都调侃起来,“阿添,你以后还是少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吧,正经找个好姑娘谈着不好么?”

“对了,你说我们两家,要不要也在纱帽巷收房子?盖新别墅?”

“不管以后在不在这里常住,我比较看好内地的地产发展,现阶段的京城、上沪、南都地产行业,未必不是六七十年代的港九状态。”

“既然开了地产公司,很值得认真考虑,毕竟明大都在京城、上沪拿了不少工程。”

叶荣添对于感情方面的调侃不屑一顾,他是经常花钱找技师的朴素男,不过地产发展的话,他也认真了。

“咱们去里面谈,边吃边谈,这天气花园雨亭里摆点酒菜,有滋味,我也正好向阿良请教下。”

王总笑了,“先不谈地产发展,你们两家在这里也买房,那纱帽巷就成了新的富豪区了。”

一个纱帽巷出来五六个带院子的大别墅,真是彻底带动周边地皮的商业价值了,再加上这一带经常有富豪、领导来访,价值飙升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