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第216章 开张,两个落第秀才

下午五点,港岛上环某条还算干净、大气的街道边,马如龙和大嘴载着王守良抵达一栋两层小楼前,石爱华跳下车娇笑,“表哥,我家到了,快进来。”

这个年代的港岛,开发最快最好的是港岛本岛,中环、上环和西环,油尖旺还是鼎鼎大名的贫民窟,汇聚了大量从内地逃亡来的灾民难民,建筑也是杂乱无章,木质窝棚遍地可见。

上环街区也多是一两层建筑,但砖瓦平房和别墅已经很多了。

商城给王守良安排的便宜舅舅石希,身为水警突击队华人老大,地位排面是不差的。

等他进屋时,石希直接从厨房方向走了出来,一脸灿笑,“阿良来了,你来了就好,虽说羊城那边乱匪多,可这时代……”

“你来了就好!以后咱们一家好好过!”

王守良也是从商城安排的记忆里发现,在他“家人”遇难后,这个便宜舅舅已经去过一次羊城,跟着嘤伦鬼佬的商船去的,帮他主持了安葬后续。

并且联系一些想要王家家产的商人,变卖房子商铺田产等等。

那段时间,该“悲伤”的已经悲伤过了。

话说在1901年,能有石爱华、马如龙和大嘴等人这样的精气神外观,而不是清末遍地骨瘦如柴、黑不溜秋的灾民难民身板,已经是百千里挑一的好条件了。

王守良这样的身高体格,也只有大户人家的富贵少爷,才养的出。

商城给他安排的身份,变卖的家产祖业,也已经是价值几千块鹰洋的财富,这还是便宜卖的。

对,融入了这个时代,在袁大头还没有出现前,王守良才恍然,现在华夏中部、南部以及沿海各地,最流通的货币不是清代银两了,是黑西哥鹰洋。

在结合资料,他才想起直到1919年前,民国八年,上沪那边开设的各种外国银行,发行的英镑、美刀、日円等纸币,都是以兑换黑西哥鹰洋为标准。

一枚黑西哥鹰洋重27.07克,按后世50克一两的标准,一枚鹰洋只有半两分量,但晚清规定的一两白银,其实是37.3克。

十鹰洋等于七两多白银。

在不同城市、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况下,一枚鹰洋大致能买几十斤大米。

毕竟是否是产粮区、是不是灾年或丰年等等,这对粮价的波动影响都太大了,这个几十斤到底是几,随市场而波动。

而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是1901年,不是2001年杂交水稻让全华夏都能随便造米饭的时代,这是吃糠喝稀,灾民难民动不动吃观音土的时代。

这种时代下,一枚鹰洋能买几十斤大米啊!

大米这玩意和糠、烯对比,是富贵姥爷家才有的待遇,普通地主都吃不起一天三顿米饭的。

一枚鹰洋至少值几百文铜钱。

所以,这也彰显出了王守良原本的王家,急着出手让他这唯一男丁幸存者,来港岛投奔舅舅时,家产还能卖大几千个鹰洋,是什么概念。

一段时间后,很顺利融入饭局,吃吃喝喝中,石希再次笑道,“阿良,这几天就让阿龙或大嘴他们带你熟悉下环境。”

“工作的事不急,伱最重要的是散心,放下过去那些不好的事,以后不管做生意,还是想要当差,你舅舅我豁出去,给你搞点小资历。”

“也能像是陆警老戚家的外甥天赐那样,起步就是见习帮办。”

王守良还没多说,马如龙就夸张笑道,“哇,你们这样安排,让我们很痛苦啊,我打拼多年才是沙展,希叔你也太偏心了。”

石希笑着拿筷子敲了一下马如龙的手背,“你要是能抓到罗三炮,我保你升见习帮办。”

石帮办没有儿子,只有爱华一个女儿,爱华又是暗恋马如龙的,加上这些年作为直属上司,他也清楚马如龙的为人,也是一向拿他当半个女婿看的。

之前几年的几次打海盗,都没什么成果,反而让罗三炮团队越发猖獗和不可一世。

水警突击队上上下下,但凡是有血性志气的,可都憋着火呢。

马如龙笑嘿嘿的,大口吃菜不谈多言。

王守良,他只能说这一顿晚饭吃的不错,饭后还顺路跟着马如龙去了一趟警队专用餐厅,喝啤酒打屁聊天等等。

认识了更多新朋友。

他便宜舅舅石希两层、总共200多平米的小别墅,以前只有两个人住,现在多住他一个,很轻松。

……………………

1901年4月12,一大早,王守良就穿戴妥当,打算骑自行车出门办事,他便宜表妹石爱华洗刷后,看到他就好奇道,“表哥,你要出去办事?”

“要不要我帮忙?”

王总已经抵达A计划位面快一周了,该熟悉的也熟悉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安排创业之路了。

之前几天问石希,他若是想开工厂,该去什么部门申请走流程?老石果断宴请了几个相关部门的头头出来,还送了一些好礼,那都是花的石希的家底。

今天就是去走流程的。

王守良笑容灿烂,“不用了爱华,舅舅已经帮我铺好了路,接下去我自己办就行,中午不用等我吃饭了。”

说笑几句,等他骑上自行车,快速向某部门前行中,沿途所过,一片坦途。

还是那句话,现在大部分人,就算是上环中环的打工族,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旧长衫加破草帽什么的,或者苦力汉子打赤膊,他这皮鞋西裤加白衬衣、帅马甲。

就是高富帅的标志,更别提自行车是这个时代贵重资产!

别说1901年了,一些流传储放到后世的报纸资料显示,1941年的民国抗战时代,打广告在报纸上出售的自行车,平均价300元一辆,同时期一些洋行招募懂英文的职工,才月薪100。

而普通家庭教师、小学教师,月薪40元左右。

还有一些作家回忆,在抗战前的山城,一辆自行车基本售价150个大洋,是一个青壮劳力打拼三五年的价值。

这就可以想象,这个时代你骑自行车出门……真比后世炸街的法拉利、保时捷还拉风了。

一段时间后,等王守良抵达某建筑,进门交流几句,就被一个华人青年接引到了某办公室。

敲门,办公室内一个青年鬼佬眼前一亮,主动起身招呼,讲着熟练的粤语,“王,你来了,石帮办一大早又给我打了电话,你办工厂这事,好说。”

王守良踏步入内,门关上后也从容笑道,“凯文先生,上次有我舅舅在,有些话不方便咨询,这次我来也想问清楚更多事。”

“我开办粮食加工厂、制衣厂很简单,除此外,还想开一个镖局,想为镖局申请合法持枪、武装护卫押运各种贵重财产的资格。”

“这些资格能办么?”

鬼佬凯文懵了几秒,摇头,“你想什么呢,怎么可能合法持枪……”

王守良打开公文袋,抓起一沓子50面值的英镑,全是新的,散发着浓郁的油墨芳香。

20张,就是1000镑!约等于一万多黑西哥鹰洋,七八千两银子。

众所周知,A计划里的殖民时代,港方就是贪腐横行,无数黑暗罪恶遍地可见,一如水警大嘴和太保在警察餐厅唱的顺口溜,“一二三四、ABCD,大头绿衣,抓人不着吹BB。”

现在的港岛陆上治安,抢劫伤人之类案件连绵不绝。

而王守良拿出来的1000英镑,在清末买官都能来小官了。

凯文瞪大了眼,快速抓起英镑,看来看去,数了好几遍,又迷醉的吸了几口气,点头,“王,我一个人运作不到啊。”

“不过我可以牵头攒个局,大家吃吃喝喝,就能敲定,现在的港岛治安的确很烂,你想买多少枪?需要我帮你介绍么?”

王守良笑道,“什么枪?”

凯文笑道,“李—恩菲尔德步枪,弹匣可容纳十发子弹,是我们嘤伦皇家兵工厂的拳头产品,经过训练的老兵可以轻松在一分钟内打出二三十发子弹。”

“你若有需要的话,80个鹰洋一支,你要多少有多少!”

笑声下,凯文眼中也闪过一丝奸猾和狡诈,他说的其实没错,李—恩菲尔德步枪,从1895年开始量产起,一直是嘤伦联邦所有地方的制式步枪。

就算到了未来一二战时期,也是嘤伦联军主力步枪。

这和毛瑟系列、北美的春田步枪,就是欧美最强步枪枪械。

但凯文有件事没说,现阶段的李氏长步枪,它有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十发子弹打空了,重新填装,只能一颗一颗从一塞到十,这在战场上,是很致命的。

就是现在正在爆发的布尔战争,大量嘤伦兵打空了弹匣一颗接一颗填充,对面的布尔人扛着毛瑟步枪,虽然满弹匣只有五法,可打空了,按一下操作直接填满五颗。

这就导致布尔战争,嘤伦兵吃了不少亏。

现在持续两年多的战争还没结束,可皇家兵工厂早就要计划推动改进新的李氏步枪,争取从装弹时,一次一发,改成一次五法,两下装满。

80个黑西哥鹰洋一杆枪,贵当然很贵,这等于七块多英镑一杆枪了,要知道哪怕民国初期,一杆毛瑟九八也能卖六七十大洋的。

那是十几年后……

现在华夏自己能生产的汉阳造、仿毛瑟八八,也还是多年以后价格打落到二三十大洋一支。

凯文报的这个价格,除了黑,还想利用即将被淘汰的一批李氏长步枪,发一波的心思。

满匣十发,是从一数到十,填装十次的李氏长步枪,正在大规模被嘤伦军队淘汰。

而要知道,1890年奥地利交易的马克沁机枪,合同单价才215英镑一挺,但1912年北洋官方买马克沁,折300多英镑一挺。

这同样说明,军火交易的价格差多么变态离谱!

王守良试探着砍价,“40鹰洋一支?我在羊城时,认识一些北美来的商人,也谈过枪械贸易,你知道的,我家人是在白莲教动乱中遇到不幸的……”

“北美那边的枪械……”

凯文急了,直接用英文大骂,“谢特,那群新大陆的泥腿子,下等人敢和我们抢生意?”

骂过后他才转为粤语,“50鹰洋,四镑多一支,你送我的这1000镑,都能买200多支了。”

王守良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他也转口讲起了英文,“50鹰洋一支,就这么定,子弹怎么算?”

凯文目瞪口呆,更是拍着桌子感慨,“见鬼,你的英伦口音比我都正宗?你特么是在搞笑?”

“那就这么定,50鹰洋一支步枪、每一千发制式子弹80鹰洋。”

王守良伸出手和凯文握手,其实他能轻松拿出来更先进许多倍的火器,无非是撒钱出去,能交更多朋友。

毕竟他没办法在这个位面工业化规模生产更先进的八一杠或AK47,至少几年内做不到。

所以,一支李氏长步枪加1000发子弹,总计十二英镑多些。

一万支长步枪加1000万子弹,十二万多英镑。

刚好,他在穿越之前练手学习的时候,就印了一百万镑,要是花完了,找个房子或工厂厂房,把印刷机什么的从随身空间拉出来,开动印刷就行。

………………

时到下午。

王守良坐船到了油尖旺贫民窟,在众多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扎堆的贫民窟外,他临时用一箱子面包,就招募出了十几个愿意帮他做事的。

正式开始招聘四海镖局第一批护卫员。

待遇,月薪3块鹰洋,一天三顿饭,管住,识字的优先、有家有口的老实男人优先……

整个油尖旺贫民窟直接爆了。

袁大头小站练兵正兵、要上战场正儿八经打的,月薪也只是4.5两白银,这还是表面上说的,真发放经过层层军官转让,抽水。

实发到手的有几个不太好说。

王总这里月薪3块鹰洋,比不上袁大头,但他一天三顿管饱!!

在1901年,各种天灾加上教乱,包括去年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洗劫京城,老妖婆跑路西北的时代……

三顿保管,包吃包住已经是能让无数灾民趋之若鹜的。

他晚上也还有饭局,就是约凯文和其他相关人员,但一下午,还是轻松招募了100男丁,全是有家有口,基本是夫妻带着子女的。

识字的有七个。

还有个和王总一样,落第秀才出身。

先暂时给每家100文铜钱,让他们在这里等他后续安排,王守良才重新坐船回了上环,明天还要买地,招募建筑团队,先把工厂盖起来。

油尖旺买几块连在一起的大地皮,不管以后建成排的两三层楼房,还是规划完整的厂房区,这都要买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