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第244章 快上,见者有份!

上沪,闸北工业区。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朱传武和几个保卫科同事换了便装,抵达某临近珠江商行住宅区的一条街道路口,拐进路口小酒馆就点了几壶黄酒配花生米、蚕豆类小吃吃了起来。

现阶段的闸北,多得是双向四车道的宽敞马路,整齐林立而起的五层住宅楼社区,包括两三层包围在院墙内的工厂厂区。

最核心繁华的自然还是珠江系列企业。

但以华夏民族资本爆发起来的面粉厂、纱厂、商务印刷馆、报社、火柴厂等也陆续拔地而起。

更加烘托的闸北一带越发繁华,连临近夜幕降临时,一盏盏照亮街头的煤气路灯,都开始为闸北的不夜城光环点亮了不少光彩。

当一个短发青年吃了口花生米,才笑着低声用鲁东方言调侃,“传武,你小子,家里大哥小弟都识字,这么便利的条件还不学好?”

“咱们珠江各工厂保卫科,想要升职,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可不行。”

“你看多少兄弟晚上都是主动报名扫盲班,求进步的。”

另一个光头也摸了下锃亮的青头皮,喝了一口黄酒道,“阿武,你家里大哥小弟,割辫子了么?”

朱传武手捏着花生米吐槽,“我小弟和我一样割了,我大哥有点迂腐,怎么说他都不割,嗨,等有时间,我一定趁他睡着了,把那难看的辫子偷割了。”

“我都是珠江保卫科一员了,总不能看着自己亲大哥拖后腿。”

“倒不是刻意追求进步,咱们集团也不强迫割不割辫子,全看自愿,但你也不看看,正经的四海镖局镖师部,哪一个有留辫子的?”

“咱们这些保卫科候补,谁还留辫子?谁不想当真正的四海镖师?!”

朱传武一家,是在四海镖局水师部前往旅顺营救战争区难民时,走鲁东近海水路,跟着大量逃荒的难民来上沪谋生的。

他们一家抵达上沪也才半個多月,最早是住在接待难民的帐篷、以及移动彩钢板房区。

原本朱传武母亲,最初的意思不是逃亡上沪,是想去东北闯关东,因为各种小道消息指向,他们老朱家的当家朱开山,是在庚子国变后跑去了东北。

但,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鲁东常年闹水灾旱灾,黄河动不动决堤,朱家新一代里的老大朱传文,和他青梅竹马的对象谭鲜儿已经到了婚嫁年龄。

谭家要的彩礼不多,只是一石小米,就这朱家都凑不齐,凑来凑去的,总不能一直拖着朱传文的婚事。

早在1902年鲁东闹霍乱、黄河决堤那个夏天,四海镖局就去鲁东救灾,不知道帮助了多少灾民难民,还拉了几千个壮丁包括其家属来上沪谋生。

消息逐渐传回去,那些前年来上沪的鲁东灾民,都在这里过的不错,至少比在老家灾区好多了。

再加上鬼熊开战……以旅顺为点,东北眼看要进入战乱时节。

所以朱家三兄弟,包括老娘,还有谭家、谭鲜儿等人,就和家乡很多父老乡亲一样,心一横,一起来了上沪讨生活。

对当家朱开山的打算,是多多尝试写信去联系,或者等他们在上沪安定了,再让朱传文或朱传武去东北找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家一家人抵达上沪,进入闸北对大量灾民难民的安置区,恰逢珠江发电厂、钢铁厂、建筑水泥厂以及制糖、自行车等各种分厂重新招人。

朱传武对做一个普通工人兴趣不大,他从小练拳,对得起朱传武一个武字,就在经历过几轮筛选后,正式成为珠江商行保卫科一员。

虽说是保卫科,日常训练之余只配置塑胶警棍和战术匕首,制服颜色也和四海镖局不一样。

但珠江保卫科的编制,也是和四海镖局对齐的,从最基层的科员、到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再到副科、科长,以及保卫处处长。

还是王守良亲自兼任处长。

理论上科长级,就是和四海镖局总镖头齐平。

而薪酬待遇?除了基础的管吃管住外,每一级保卫科肯定比四海镖局成员要少点。

科员一个月2黑西哥鹰洋,小队长7个鹰洋,中队长20鹰洋,大队长60鹰洋,副科长200鹰洋、科长600鹰洋。

各工厂企业保卫科,包括开在上沪、佛山、韶关等地的工厂工人,真的没人强求你割辫子。

只有四海镖局正式职员,才一律不留辨!

当朱传武成为一个基层科员后,第二天就割了自己的辫子。

这就算是在各地的保卫科里,也算是激进的青年了,因此也获得了很多保卫科老前辈,同样割了辫子的前辈们的欣赏、赞许和拉拢示好。

时间进入1904年3月,整个四海镖局路上力量也是大扩张的,韶关分局2000人、羊城分局2000人,上沪分局300人全是明面上的情报处、后勤、医疗队等等。

保安新区2000人。

油麻地总局6000人、佛山因为军械厂的存在也是分局满编6000人。

只是名列四海下就有18300人序列!

保卫科序列上沪6000人、佛山6000人、韶关和羊城各1000人,油尖旺2000、保安新区3000人,总共19000人!

知道的都知道,懂的都懂,这个珠江商行旗下的保卫科,是什么性质……别说很多外国鬼佬、鬼子、大头们懂。

就连各地保卫科内部,很多人也觉得他们很懂了。

至少在朱传武等人心目中,他们自发觉得保卫科的属性应该很强大,很重要,再次吃了一颗花生米,朱传武才压低声音道,“周大哥,咱们四海镖局那些前辈,可都是有很多横财能发的啊。”

“不谈水上的强人,动不动在外面收编俘虏一些岛国商船,人货和船三得,一次就是大生意。”

“就是那些前往黑旗军牺牲的地方、或者小琉球打游击的前辈,也时不时收获不少啊。”

“你说咱们什么时候才有这机会?”

朱传武口中的周大哥,就是他所在中队的中队长,老周直接跨过小队什么的,下班后带着朱传武一起来吃酒,是因为大家都是鲁东老乡。

老周是02年夏天被四海镖局救援的灾民之一。

他们一行五个青壮换了便衣来酒馆吃喝,还真不是贪这一口酒,或者有多饿,日常集训以及做好巡逻、看守等任务后,保卫科也是一天三餐管饱,包括晚餐!

话语下,其他几个青年也纷纷看向老周。

周队长这才喝了一口黄酒,美滋滋道,“我听说珠江那边的军械厂,一些保卫科同事,就因为抓捕了一个个,或者一批批想要探查军械厂机密,或者顺走一些东西、图纸的内贼外贼。”

“都被处长赏了丰厚的钱财。”

“一个个都是升官发财啊!”

这话下,朱传武几人越发盯着老周,但没人发问……老周等了几十秒,才无语吐槽,“淦,你们这群憨憨,连个捧哏的都没有?”

“那我直说,咱们上沪制糖分厂,远没有军械厂重要。”

“但最近我听说有不少鬼子,专门寻找那些从旅顺,以及从东北其他地方来上沪避难的难民,灾民……打听情报,绘制地图什么的。”

“在酒馆或者夜总会,青楼赌档里,我们若有机会抓到这样的鬼子,是不是功劳?”

“我老周月薪才20个黑西哥鹰洋,还有家小要养,请不起你们去青楼赌档、也请不起伱们去跳舞,但这种街边酒馆……只要机会来了,不是没运气遇到一些鬼鬼祟祟,对咱们华夏不怀好意的鬼子。”

“狗驲的小鬼子,从马关到辛丑,现在还觊觎咱们东北,听说还有什么团队,直接以黑龙江为名,什么心思一看就知道。”

“要是让我遇到那些渣滓,一定要他们好看!”

朱传武等四个保卫科科员恍然大悟,也开始重新打量起了小酒馆左右,每一个食客酒客。

他们负责看守的珠江制糖分厂,重要性远不如军械厂。

但若遇到可疑的鬼子,逮起来若能要出料,这就是机会啊。

现在的朱传武,因为家里大哥朱传文、小弟朱传杰都能识文断字,很轻松在上沪灾民难民区,和他一样找到了工作,就是进入扫盲班当老师。

一家人再面对谭家人想要的一石小米的彩礼,应对的轻轻松松,不过现在朱家人更重要的想法是从帐篷、移动板房的灾民区挪出来。

朱传武是有职工宿舍……那种宿舍真是宿舍了,一个单间加洗手间,上下铺住八人。

居住条件对比以前在农村,其实也好多了,高大上许多。

但是在上沪这里,也只算很普通……

扫视一圈酒馆没发现可疑的目标,朱传武再次小声道,“周大哥,咱们去岛国侨民聚集区转转??”

老周包括其他三青年都很愕然。

朱传武挠头讪笑,“也不是说见了岛国佬就下手,就是蹲着呗,遇到那些不像好人的岛国佬,下手总没错吧?”

“什么鬼子的浪人武士,总有有价值的。”

………………

一段时间后,依旧是煤气路灯照耀下的公共租界。

在吴淞路、武昌路等岛国侨民比较扎堆的地方,周队长和朱传武一行人,站在还是一层建筑居多的小路口,打量着来往出入的人群。

看了一阵子,朱传武巴砸了下嘴唇,好奇道,“周哥,我怎么觉得,好像这几条街附近,有很多盯梢的?”

“感觉不少人和咱们一样,都像是在等着什么?”

周队长几人面面相觑,又看看前方一个巷口,也蹲守在路边阴影中的一行人,再看看斜后方另一个巷口,也有几个身影在蹲着。

周队长都摸了下后脑勺,“该不会,很多保卫科的同事,都和咱们想到一块去了吧?”

“都在这里蹲岛国浪人武士?”

某留着青头皮的青年也嘀咕起来,“鬼子2月8号偷袭旅顺,炸沉了毛熊三艘大舰,这才3月上旬,咱们反应也不慢啊。”

说着说着,等这条街上某个一层宅院大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摇摇晃晃,穿长衫的辫子男,朱传武一行很快聚焦而去。

然后看着长衫辫子男,嘀嘀咕咕说着什么醉话,走到一个巷口路边想放水……刚扎好架子就被巷口阴影中的几个身影拉走了。

又是片刻后,那长衫辫子男才捂着肚子和嘴巴,急匆匆跑路,跑路姿态都很狼狈,偶尔还会后怕的看一眼某巷口。

周队长,“……”

他是个半文盲,大字不识几个,这还是上了小一年扫盲班的结果,能成为中队长只是听话,听话,以及听话玩命训练!

外加保卫科不断扩张,他加入的早,占了光,老周加入上沪保卫科时满编才3000人,现在都6000了。

又一阵子后,当某个宅院里走出一个穿木屐,还穿岛国武士服的男子,这有点明显的岛国武士模样,顿时……

哗啦啦,附近前后好几个巷口,都冲出来三三两两、或四五人扎堆的身影,一起向武士服男冲锋。

周队长一拍大腿,“卧槽,还真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大聪明啊,快上,见者有份!!”

当周队长招呼小弟们上去冲时,朱传武再次于夜风中凌乱。

这么多小队伍,就分一个武士服男?怎么分?!

就在周队长一行人赶上去,想要和很多同行平分一个岛国浪人时,一阵灯光突然从大街几百米外的拐角处亮起。

跟着就有汽车鸣笛声,整齐的自行车铃声响起。

有一说一,现在生活在上沪的人,都习惯了夜幕下的煤气灯,但是汽车大灯……鸣笛声?

人群都忘了暴揍某鬼子浪人了,纷纷看向几百米外的大街十字路口。

就是在众人注视下。

几辆平行骑行的自行车,突兀的在灯光下转弯,出现在他们视线尽头,这是穿着蓝制服,身背长步枪、腰扎武装带和毛瑟C96的正经四海镖局陆师部。

八辆自行车平行一排,整齐拐弯驶向这里,随后是第二排八辆自行车,第三排。

在跟着,是几辆自行车骑行,拖拽的木制炮车轮炮车,四辆自行车拖着一架炮车,骑的又快又平稳。

至少在这种水泥马路上,不比马拉炮车慢。

前后两排,四辆炮车后。

才是拐弯而来的一辆珠江T型车,驾驶座和副驾驶都有蓝衣队,第二排是站着三个长短枪齐配的蓝制服。

然后是第二辆珠江T型车。

两辆汽车后又是自行车拖拉炮车而来!

若是一二十年后,眼前这一幕妥妥让乱世子民耳濡目染,并不惊讶,可这才1904年3月……

周队长包括朱传武,还有被揍的浪人武士,全都惊呆了!!

这特么才是机械化起源,第二步,真正烧油协助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