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诸天之大企业家 > 第276章 洞庭湖号送人才船

1908年4月20,谷雨。

王守良穿着雨衣,骑自行车奔行在姑苏下的小镇,跟着他一起的是三个四海镖局警卫队成员。

已经谷雨时节了,今年的夏收能否大丰收,就是看天了,他可以打个电话,或者收收电报,就能查看从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平原再到辽河平原的一切。

但身为大掌柜,偶尔微服私访也是有必要的。

从多年前的佛山第一次整军肃容开始,镖局和保卫局,一年半载总要在某地整军一次,保持队伍的纯洁性。

而他开在众多地方的工厂、企业包括现在的四海农场,一样要偶尔微服私访巡查,这还是今年第一次。

大量的警卫队便装穿梭过各地农场,大致查看情况,私下里打探消息,都是常规操作。

王守良出现在姑苏,毋庸置疑还是坐船抵达上沪,而在那之前,有孕的曹云也被他送到了油麻地王公馆,他表妹石爱华都是三个娃的母亲了,有近亲照顾曹云,也不缺丫鬟侍女。

放在油麻地也很安全。

等一路在耕种区兜兜转转、骑行十多公里,看着各种道路两边的农田里,农作物长势都很不错,王守良才停车,从腰间取下水壶进水。

三个便衣警卫也是纷纷大口喝水。

只有经常跟在王守良身边的警卫,才知道他们的大掌柜身体素质多变态,多么强大……

说句不合适的话,他们警卫队日常负责保护王守良的安危安全,真遇到事,谁保护谁还不一定呢。

一口气十多公里,总算有喝水的时间了!

等王守良喝了半壶水,指着前方笑道,“前面就是镇子,进了镇子在好好休息。”

三個警卫忙不迭点头。

只不过,让一行四人疑惑的是,他们还没出发,就见前方镇子里,开始从一个,到两三四个,陆续跑出来一些身影,像是逃难一样狼狈。

前方的镇子,也不是四海农场购买的耕田区,只能说镇子部分农田,和一个农场分场有相连之处。

等王守良站在自行车后座,登高望远一番,才跳下车从腰间抓出了毛瑟C96,“警戒,有带清练军劫掠小镇。”

三个警卫大惊,一人更快速敬礼,“大掌柜,请您回农场基地发报调兵镇压乱军!”

他们知道王守良本身战斗力惊人,遇到乱子,谁保护谁不好说,但真遇到了乱军劫掠民间,四个便装查看农场情况的小组,即便有几把毛瑟也远远不够看。

这只是几把手枪。

而最近的四海农场分厂,距离这里直线不到五公里,随便一个农场就有大量保卫科同僚的,最早的苏地农场,十个分场满编才十个大队,每队120人编制。

但前几年赈灾,从外国购买了大量粮食运入农场仓库。

主持赈灾都需要人力来维持秩序,苏、皖、浙三地的保卫科都在那时扩编为满编一个行动处理处副处级单位,4200人。

遇到大乱子也够了。

王守良没有听警卫的建议,摆手道,“你去最近农场调集人力,你们两个跟我留下。”

这种事,没遇到,只是纸面或电报汇总,被他知道哪里有乱兵劫掠百姓,那就是电话发号施令平乱。

真遇到了,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站在大舰司令塔内,遇到鬼子的重达390公斤的苦味酸大炸弹要轰炸司令塔,他都能用随身空间提前收走。

一般陆地上的枪械子弹对他更没什么威胁了。

自身绝对安全的时候,能帮一些同胞,他就会帮。

王守良不是非要逞强,晚清这德性,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乱兵比土匪都狠多了。

至于光天化日,哪来的乱兵?南方大地起义如火如荼,各省练军打不过起义烈士,改道抢一波平民,基操。

北洋军阀混战期间,各种兵头子是祸害根源,那晚清诸省练军,不就是军阀混战期各种兵痞子前辈么。

传令下,最先建议的警卫还想说什么,张张嘴,还是再次敬礼,骑着自行车飞速向农场分场赶去。

王守良一摆手,带着两个警卫骑车冲向前方小镇。

当他们和最先冲出小镇的逃民交错而过时,距离镇子入口只有一百多米,出入口那里,窜出来三个背着鸟枪的清兵,正在扑倒一个穿着长裙的妇人,对对方上下其手。

真就是鸟枪,火绳枪!!

自行车沿着惯性快速飞奔中,王守良双手各持一把毛瑟C96,砰砰砰几枪以大撒把形势毙了三个清兵。

枪声响,原本就很乱的镇子,更乱了!!

当王守良和两个警卫进入镇子大道,一个正在提裤子的哨官就从前方十多米外一个民宅里冲出来,怒吼起来,“谁开的枪?谁特么乱开枪?!”

就冲那哨官提裤腰带,以及腰间还在滴血的腰刀,王守良当场给了他两颗子弹送葬。

原本还很紧张、激动忐忑的警卫,到现在已经放松了,他们之前紧张激动忐忑,那是怕王守良遇到危险。

可接触了,交战了,才发现背着火绳枪、拎大刀的大清练兵……和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

和现在的众列强陆军都特么不是一回事!

如果说大头的小镇练兵,北洋大兵,是万国造装备起来的新军,而南方诸省自己练军,练出来的新军,除了极少数精锐,剩下基本都是前绿营、勇营瘸子里挑将军凑数凑出来的。

遇到豪横不差钱的精锐,是一回事。

遇到较差的,大刀长矛也很常见。

一段时间后,王守良再次用两把毛瑟C96击毙了在一栋大宅院里烧杀抢掠的乱兵,这一批乱兵已经是装备最好的了,足足有十几个都是扛着汉阳造,仿毛瑟1888委员会步枪的。

十几个汉阳造大兵,配合一个也带毛瑟C96的哨官,就是这次乱兵作乱的头目了。

现在整个小镇大乱趋势已经逐渐消停,王守良也就是听声辨位,听着镇子不同地带的呼救声、尖叫声追过去平乱。

当他再次抵达一个镇子边缘地带,连接河道的独门宅院时,才进去就看到一个学生装的短发女生,正红着眼抓着一把剪刀,要捅两个乱兵,在女生几米外是一个吐血垂死的妇人……

两个乱兵色心上头,似乎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各种枪声和其他乱子,就在尝试夺剪刀。

还是砰砰两枪送走了两个乱兵,王守良才看向垂死妇人。

对方看到他时,原本就充满不甘和痛苦的双眼,犹如回光返照一样清醒一瞬,“多谢恩公……”

一句话没说完,老妇人再次喷了一口血,死了过去。

短发女生痛苦着扑到对方身边,哭的极为惨烈,这乱相,之前一路走来王守良已经见多了。

只不过,等他看了看老妇人吐的血,还有身躯大致情况,他才狐疑道,“你母亲有肺病?”

短发女生还是在痛哭,像是没听到。

王守良想了想,转身就走了,他会多问一句,除了是死去的老妇人吐的血不正常外,身体外观也不正常,更因为短发女生是个脸熟的,很脸熟那种。

给他的惊讶,不亚于几年前在旅顺指示炮兵开炮演练时,意外发现天仙被吓跌倒的一幕。

直到他再次于另一个宅子里毙了几个乱兵,出门后才发现之前的短发女生,拎着一把柴刀走出来,满脸仇恨像是走上了复仇之路。

不过怎么说呢,到现在,兵乱基本……没了。

没被杀死的练军也早就逃了。

出入小镇的主马路上,已经遥遥可望更远方有骑行车队在急速而来,都是穿着四海农场保卫科制服的身影,这第一批人并不多,大致只有十几人。

王守良吩咐两个警卫出去打探情况时,又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从一个巷道里跑出来,看到之前的短发女生就冲了上去,“明月,明月你没事吧?你妈呢?”

短发女生对他的话也是充耳不闻,拎着柴刀在扫视搜寻什么。

中年继续喊了几声还是没回应,就跑向之前那个宅院,随后很快又有大哭声响起。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乱世里真就是人命如草芥。

但王守良还是有点狐疑,之前死去的妇人,如果以他宗师级医术,没判断错的话,那是一个肺癌晚期患者……

下一刻,再次摇摇头,他也不多想了。

………………

两个小时后。

三百多全副武装的四海农场保卫科,骑着车巡逻小镇,安定人心中,两个中年才在保卫科一个高级镖师带领下,抵达了王守良身侧,“大掌柜,这是凤林镇高家饼店的家主高毓明。”

“这是罗家家主罗万生,他们两个是凤林镇最大的乡绅代表,高家和罗家已经在小镇延续一二百年……”

王守良点头,两个传统士绅也是战战兢兢,充满感激的向他道谢。

高级镖师再次解释,“前年开始,江南诸省一直不太平,这次是苏这边练军闹饷无果,引发的乱子……”

“首恶已经被大掌柜击毙。”

王守良也很无语,原轨迹这几年起义不断,是陆陆续续被清廷镇压,镇压,在镇压,这个位面,有他蝴蝶效应过的万天晴和陈真等人,在鬼熊大战里练出来一支大几千人的精锐。

枪炮齐全!

带清在南方诸省比纸糊的还拉胯。

一个营的练军闹饷,总共才二三十杆汉阳造仿毛瑟1888委员会步枪,火绳枪、抬枪和大刀长毛是主流。

王守良冲高毓明和罗万生两人说了一句节哀,就起身走了。

他击毙的某十几杆汉阳造乱兵和哨官所在深宅大院,似乎就是罗万生家……

在凤林镇传承了一二百年的家族,遇到闹饷就是这样。

就是在临走的时候,王守良才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高毓明、高明月……还有那个疑似癌症晚期的妇人。

这是爱无悔、或者叫江南第一店故事里的人?

还真是那个狗血剧!

很狗血的清末民初,讲一个世代做饼的高家家族恩怨纠葛,当年他会扫过这个故事,纯粹因为圆圆的颜值。

狗血故事里,高明月母亲死于肺癌、这个阿月未来给人冲喜嫁给罗家大少,罗家大少是死于肺痨、肺结核。

高明月的亲生父亲高毓明和母亲柳碧云,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但直到高父过五十大寿,高母病死时。

故事展示回忆中的高父和高母小时候,青梅竹马童年情,都没人留辫子。

向前推40多年你们小时候都不留辫子,还是全府上下都如此,还谈什么清末民初啊,直接进新华夏算了。

只能说这个狗血故事不止各种设定狗血,讲故事也不严谨,有很多BUG,比如罗家大少死于肺痨,都从没什么隔离和防传染事项,反而一直在渲染高明月为冲喜嫁给对方后。

各种任劳任怨照顾病患,感动高家大少,两人婚后也从没圆房,高大少临死前还休了她,给了她很多嫁妆,让她去拯救即将破产的高家。

比金粉世家还狗血!

现在好了,各种苦情悲情的民初大女主戏,直接遇到了乱兵……

这乱兵都有王守良的蝴蝶效应,不是他支援了万天晴和陈真,起义力度不会这么大。

那被晚清练军屠杀的,就是一批批进步青年和先烈了。

他也只能通电四海集团,尽量控制、减少带清练军祸害民间的机会。

………………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后。

当长三角、华北平原稳定进入夏收大丰收,王守良经过一天忙碌,再次于上沪王公馆梳理农场体系时,白秀珠敲响书房门走了进来,一脸卖萌道,“我又放暑假了,大掌柜,你好久没回港岛看曹云姐了啊,你对伱大儿子都这么不关心啊。”

“那是王家长子,你家下一代男丁啊。”

王守良无语的放下电文,“你又皮痒了是吧?我上个月刚回去过一趟。”

白秀珠快步上前,给王守良冲茶,“对了,第二造船厂,下水的第一艘货轮完工了啊,你要不要回去主持下仪式?”

去年夏天交付给他的第二造船厂,到现在也制造了近一年,第一艘大船不是超厚装甲钢、炮台齐全的前四海级无畏舰,毕竟都是要被淘汰的。

第一艘大船是简单配置一些75MM速射炮和机关炮,轻度装甲,用于提防普通海盗的武装货轮。

排水量一万五千吨,被命名为洞庭湖号。

王守良恍然,“回去,这洞庭湖号货轮,刚好用来给东京社会输送人才。”

各省练军那么垃圾,兵油子全送去东京吧。货轮……也不能把那些兵油子乱兵当人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