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 第四百一十七章 自有办法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第四百一十七章 自有办法

作者:赵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多朝臣,都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赵亥当即抚掌大笑,“这有什么难以预料的?”

“那张宗张昌二兄弟,皆是不成器之才,不懂得许多道理,自小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金银堆里成的年。”

“他们随时等着,继承自己父亲的大位,心中都不知道盼望了多久,好不容易等到他们的父亲忽然暴毙,怎么可能安稳的下来?”

“这兄弟两,若是不争抢一番,朕都不相信。”

魏谦闻言,当即躬身说道:“陛下英明,眼光长远,深谋远虑,是臣下无能了,没有看清事态和局势的发展。”

赵亥摆摆手,“朕只不过是比你们掌握的资料多了一点罢了,谈不上什么神机妙算。”

“来,诸位爱卿,今日高兴,我等共饮一杯酒,如何?”赵亥笑着举起手中的酒樽说道。

“诺。”

“我等自然是为陛下高兴,为大秦高兴,为我们自己高兴,这大敌,想必不日之后,就能够完全诛除了。”

“臣等,等着王将军还有镇南王殿下的好信呢。”

“哈哈哈,陛下乃是千古明君,小小的张宗张昌,简直不配作为陛下的对手啊!”

“是啊,陛下洪福齐天,乃是天选之子,功德无量,受到上天的保佑的。”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拍赵亥的马屁,拍了好半天之后,赵亥才把话题引到正路上。

“那张宗现在坐镇在太原郡里面,已经吃不住大军损耗的钱粮,还有寒冬来临之后的诸多影响,想要跟朕何谈,然后收拾了他的弟弟张昌。”

“尔等臣工,朕倒是想问问,你们的意下如何啊?”

赵亥抛出问题,就是想要得到众多朝臣们的意见,集思广益,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魏谦闻言,思考片刻之后,才对赵亥说道:“陛下,这张昌兄弟,现在内乱,乱成一锅粥,这才向陛下投诚和谈,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诚意啊。”

赵亥摆摆手,“这种时候,就不谈诚意不诚意的了,他们已经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不找朕和谈,朕就大军推过去了。”

“绝对硬实力在朕的手上,你们就不必去考虑什么诚意不诚意了。”

魏谦说道:“既然如此,陛下可以和谈。”

“原因有二,第一,陛下采取和谈的措施,可以减少士兵们的损耗和钱粮的消耗,这对于陛下保留军队实力和卫国势力,有极大的帮助。”

“如此一来,匈奴等游牧部族,才不敢来进犯。”

“第二,陛下如此做法,可以体现陛下的宽宏大量,以及陛下的仁慈德行,如此一来,天下往后再有这样的郡守,都明白,只要向陛下投诚和谈,就可以有所挽回。”

“不至于往后,天下的郡守一有死罪者,就反出朝廷,和朝廷作对。”

“陛下,不知臣之意见,陛下觉得是否妥当?”

赵亥闻言,点点头,“朕之想法,跟魏爱卿,不谋而合。”

“其他臣工,你们的意见呢?”

在场的,除了几个文臣之外,还有几个武将。

但是武将们根本就没有上场的机会,所以什么拿军功升爵位的事,跟他们无关,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开战之类的事。

所以几乎所有到宴的大臣,都是支持魏谦的言论。

赵亥见状,当即拍板说道:“好,既然如此,就按这个意思办。”

“朕来跟你们进一步讨论一下,和谈的细节问题。”

“首先,张谦等使臣的尸体,必须要给朕归还回来,他们都是大秦的英雄,哪怕就剩下一个头骨,也要给朕拿回来,好好安葬。”

“还有就是,整个布置在河东郡跟太原郡交界处的守兵,必须要全部撤走,否则的话,不予和谈。”

魏谦闻言,点点头说道:“陛下,此事可行。”

“若是对方有诚意,自然会退守太原郡,把河东郡的有利位置让出来,一旦王战将军他们占据了河东郡跟太原郡交界处的几处关键位置,即使打起来,也无所谓。”

“若对方没有诚意,那和谈还可继续,或者再转为歼灭对手,也是可行。”

此时,公孙剑站出来说道:“陛下,这张宗张昌二兄弟,是否肯亲自前来和谈呢?”

赵亥闻言,当即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说道:“也是,幸好你提醒了朕。”

“张昌来不来,朕不管,现在他只是一伙叛军罢了。”

“但是张昌,他是一定要来的,因为就是他向朕提起的和谈,朕到时候会告诉他,不亲自来,就是不尊重朕,就是没有诚意。”

魏谦闻言,略一思量,说道:“陛下,这张宗手握重兵,把这兵权抓的跟宝贝一样。”

“如果他不肯亲身前来呢?”

赵亥说道:“朕当然知道,他可能不会亲自前来。”

“但是,朕自然有办法。”

“这张宗,恐怕会在刘玉儿的谋划之下,就派一个替死鬼出来。”

“朕也明白,太原郡的事情,并不是一场和谈,就能够完美解决的。”

闻言,公孙剑陷入了沉默,他现在,的确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要说策略,还得是丞相魏谦这些人脑瓜子灵光。

他不由得把目光放在了魏谦的身上。

魏谦略一捋胡须,便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先稳住张宗,然后慢慢瓦解他手底下的势力?”

“最后,还是要靠打来决胜负?”

赵亥点点头,说道:“没错,朕就是要熬,一直等到熬死这张宗张昌两兄弟,等到他们弹尽粮绝之时,就是他们人头祭天之日。”

“朕知道,在刘玉儿的安排之下,他们绝对没有任何想要投靠朕,投降朕的意思,因此朕也不会心存任何幻想。”

“至于现在,不宜开打大战,打一次,大秦的国本,就要损耗一分。”

“为了大秦之根基,为了大秦之基业,朕只能够,等待忍让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让张宗派个替身过来谈判。”

闻言,众多大臣,都是纷纷点头赞同,陛下此计谋,乃是绝好的机会。

这样一来,陛下就能够,真正地以最小的代价,收回太原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