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 第九百零四章 摘抄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第九百零四章 摘抄

作者:赵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7: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亥顿了顿,而后接着说道:“不久以前,党颖王,刚刚对外宣布,王府起了一场大火。”

“而你王妃梁初,已经死在了这一场火中。”

“至于是什么意思,想必如你聪慧,应该也能猜到了。”

闻言,梁初的娇躯一震,捂住自己的嘴巴,仿佛难以相信这件事。

她的美眸睁大,看着赵亥,“陛下,这……这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赵亥淡淡地说道:“朕之前,已经告诉过你了,他说了,他要还给你自由。”

“他要弥补对你所造成的亏欠。”

梁初追问,“我是说,为什么,继续待在王府跟回到我娘家,竟然不能保得我的性命?”

赵亥的眸子闪过了一抹黯然,而后说道:“因为,朕即将就要清算世家门阀的人。”

“你们娘家,恐怕也在此列。”

“而且,党颖王跟朕的政见不同,迟早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朕跟他,都不会妥协,这样说,你能明白了吗?”

梁初美眸当中,充满了复杂的神色,“他……他最后还是要走上这一条路吗?”

赵亥摇摇头,“你是想说他要造反吗?”

“朕,不会让他走上这条路的。”

“他是朕的亲弟弟,即使他犯了错,朕这个做兄弟的,也会原谅他。”

“他也只是被自己的亲朋还有好友们,都裹在了一艘大船上,迫不得已,只能如此去行走。”

“他背负得太多了,朕也懂得他的立场。但是无论如何,朕是不会让他走上造反的道路的。”

闻言,赵亥的龙辇当中,久久都在没有新的声音响起。

梁初无言地流着泪水,只是不停地用自己的裙袖抹去。

多年的怨恨,到了今日,也是都烟消云散了。

她的心中,只是充满了悲哀和痛苦。

悲哀自己的遭遇,痛恨命运的不公。

当得知了党颖王的心境,以及他的立场和做法以后,她忽然也不再恨他了。

这只不过是个命运的玩笑而已,又何必始终纠缠着不放呢?

她跪在赵亥的身前,深深地一拜,“陛下,小女知罪了。”

赵亥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也是感到有些棘手,摆摆手说道:“罢了。”

“朕跟他的矛盾,都是政见之争,是身份和责任的不同。”

“而并非你引起的,朕跟他都是很清楚这一点。”

“他既然放了你自由,那你以后就更要好好珍惜,好好地为自己活着吧。”

“说起来,当初你们的结合,也是怪朕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这也就造成了你们三个人之间的悲剧,朕颇为觉得遗憾。”

“作为补偿,你的后半生,朕可以保证你不再活得那么痛苦,衣食无忧。”

梁初的眼眸复杂,目中含着眼泪,朝着赵亥点点头。

她凄苦地哽咽着说道:“陛下,不必了。”

“多谢陛下的隆恩厚遇了。”

“只是我实在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只希望,能够找一个清静之所,用另外一个名字和身份,削发为尼,伴着青灯古佛,以了却残生。”

赵亥闻言,有些于心不忍,说道:“你又何必呢?”

“一切本来都不是你的错。”

“朕可以赐你新的名字,新的生活,但是削发为尼的事,还请你再考虑考虑。”

“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正是党颖王在风口浪尖之际,你若要想他能过得好些,就不要露面了。”

“否则被人发现朕跟党颖王之间的事,恐怕朕与他都要陷入巨大的舆论风波当中。”

梁初微微颔首,十分安静,也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到了这个境地,她的命运和未来,就完全地捏在了面前的这个男人的手上了。

赵亥点点头,“既然你要改换生活,换个身份去存在着了,那朕就赐你个新名。”

“你以后,就叫梁晴吧,雨过天晴的晴,如何?”

“多谢陛下隆调,小女愿承此名。”梁晴点点头说道。

她再度一拜,而抬头之时,脸上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那股幽怨气息,但同样的,也失去了作为女人的神采和气质,仿佛一下子沧桑了许多。

对此,赵亥只能叹息几声,也没有更多好办法。

暮色沉沉,夕阳笼罩,显得这片天地,都有些沉重了起来。

车队,正在有条不紊地朝着皇宫当中开去。

在这一路上,赵亥亲自下了多道圣旨。

第一道,就是让禁军出手,查封了方生津自己打造的那许多私人作坊,包括铁器、私盐等等。

第二道,就是立即让廷尉的人,抓捕钱赫,罪名就是怀疑他私通反贼。

第三道,昭告天下,赵亥即将清理天下的私盐商贩,还有重要的粮食物资等等的商贩,将会剔除当中繁杂的程序,改为朝廷统一进行定价和调节。

圣旨,一路上星夜兼程,赶到了咸阳。

而后,由内阁当中的学士们进行摘抄,发布朝堂各部,执行下去。

消息散步到了各处,天下莫不为之震恐。

这三道圣旨,看起来只是一些经济商业上的处理,但实际上,是将矛头狠狠地对准了世家门阀,对准了他们最有油水的生意。

但方生津的事一披露,加上赵亥在草原上刚刚立下的战功带来的威望。

所以,圣旨的方向,就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支持的方向。

三天过去。

陇西之地,龙云山上。

十多辆不同的马车,停靠在这个地方。

车辇华丽,防守森严,看管的武士们,眼神锐利,身材高大,看起来仿佛一株株高大的榕树。

而那些拉车的马儿,也基本都是毛发顺滑有光泽,四蹄硕大而健康饱满,眼睛炯炯有神,马鞍都是精铁所做。

在这处地方,有一个大院。

大院当中,有亭台楼阁,花鸟水榭等等无数,这当中,有一处巨大的明堂。

明堂之内,有一张大桌,桌上坐着十个人。

这十个人,无一不是耄耋之年的老者,他们穿着华服,神态庄严而威武。

他们,就是世家大族当中,地位最高的十个长老,也可以说,是整个大秦里,除了赵亥地位权力最大的几个人。

即便无官无职,但一声令下,朝野里的世家官员,都必须要听从号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