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 第162章 重新捋捋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第162章 重新捋捋

作者:霂子已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8: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良的身体微微颤抖,目光变得游移。

徐有功则放缓语气继续道:“张良,我知道你并非十恶不赦之徒。告诉我,真相究竟如何?也许,我能帮你找到一条救赎之路……免你死罪,这样你的家中也……”

“不!我无罪!”张良咬牙,还是不肯,徐有功叹气,彻底累了,“那就这样吧,可惜了……我本以为你不会是第二个梁惠识。”

他是真不想要在看到梁惠识的案子发生,明明背后主使还逍遥自在,但这些实在不方便大堂说了,徐有功挥挥手,“先带下去。”

他有些疲了,需要休息。

主要是深知,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阴谋,他还没想到是哪边势力,但是他看着被拖下去的张良,明显已经没有了反抗之力。

这就说明,他说的都是对的。

元理和县丞也看出来徐有功藏着什么没说,但徐有功太弱,他们一起搀扶着他再次起身,听徐有功疲惫地吩咐:“将张良收押入狱后你们这样……”

随着所有人都离开,公堂再度陷入了沉寂。

徐有功吩咐完县丞就自己独坐案前,吃了东西后,恢复些力气,也似乎想到了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又想要做铁血水?毕竟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案子中,只有婴儿案是融合铁水,血水,虽然眼前是人肉,可是道理是差不多的。

若真是如此,徐有功猛然心惊,那犯人就在群众之中,他刚才吩咐县丞做的可就有危险了!

徐有功再仔细琢磨,突然想到什么,猛得拍案,“快来人!”结果忘了自己还弱着,又摔地上,元理这边刚端着药进来,赶紧放下跑过来扶起他,徐有功本来是吩咐让他们假扮恶人去装作杀死张良。

可眼下想到更深一层,他怕了。

在紧张的气氛中,徐有功双手紧紧地抓住元理的肩膀,眼神坚定而急切道:“一旦发现任何行为可疑的人,尤其是那些看到官兵就逃跑的人,立刻将他们抓捕归案!宁可错抓,不要放过,咳咳咳!”

元理被徐有功的话语弄得有些糊涂,他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原计划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为什么突然改变了?”

徐有功痛苦而简短地答道:“是计划有变快去啊!”

元理虽有困惑,但他知道徐有功的决定总是明智而果断的。

他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好,我明白了。我会立刻去安排!”转身就要离去又想到什么,回头叮嘱道:“但是你的身体也很重要。别忘了喝药!”

徐有功急切眼中闪过一丝温暖:“放心,快走。”

目送元理转身迅速离去,徐有功才是艰难地爬起,喝完药就坐在昏暗房中,眉头紧锁。

眼前的案件越来越扑朔迷离。

或者说,从他踏入大哥的计谋开始就一直看不清楚。

原本清晰的案件,逐渐变成一团乱麻,无法理清任何。

但是徐有功脑里有个猜想,那个猜想让他痛苦的努力的回想一切——

从自己最初接触这个案子的情景。

到前案,再前案,再前……一直到汝阳东婆。

事实上,除了汝阳东婆,其他案件几乎都是大哥设计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直以为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婴儿失踪案,背后隐藏着的只是谋反,所以,铁匠制造兵器的那件事,他自然而然的归类给了李素节那个畜生。

可随着眼前调查的深入,他渐渐发现,也许,当时的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就和眼前一样——

“单纯融合牙套,这事不可能闹得这么大。”

徐有功喃喃自语,手指在书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他的思绪继续飘远,尽管因为毒很痛,可他不得不提起笔来,努力回想起自己曾经处理过的所有案子,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脑海中却始终没有出现什么有用的信息。

直到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抬起头,看到是元理站在门外。

“徐大人,休息么?”元理问完,主动汇报:“哦对,吩咐的事儿办好了。”

徐有功抬头,眼中闪过疑惑,“我可能需要帮助,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对的。元理,你觉得这起案子有没有可能涉及到邪术?”徐有功说到这个可能的方向,自己都有些不自信,毕竟从开始办案到如今,哪怕是当初在汝川遇到猫妖传说他都没有这么不自信过,可眼下,他隐约觉得是有人在装神弄鬼玩邪术,不然无法解释……

元理微愣,显然没有料到徐有功会提出这样的可能性,“邪术?”他重复了一遍,眉头紧皱,“为什么会这么想?”

徐有功没有立即回答,有些虚弱的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我也说不清,只是一种直觉。这起案子和之前的案子中有太多不合常理的地方,而且,我一直觉得有些细节被忽略了。也许,这背后隐藏着某种邪术力量……”

“虽然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这个假设,也许就能够找到案子的突破口。你那么聪明,肯定是能想到的……”

元理说完,有些崇拜的看着徐有功,“你是怎么想到融合牙套的啊,这么一说我的数就全部通了……”

徐有功没说话只是沉思,稍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是需要找到证据,所以,从现在开始,要重新梳理这起案子,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近来嫌疑人抓起来不用通报,我仔细捋捋……”

“好!”

随着这边开捋,那边,武则天和李治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一方面是武则天怀有身孕数载,近日就可能要生产,一方面是李治根本对她的怀有身孕一无所知。

事实上,武则天也没想过自己是怀有身孕,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过大夫,更没有想过自己长时间不曾见红是因为怀孕,她只当自己是太累了,毕竟,之前她在先皇没有临幸她的一段时间里,因为长期劳作太过劳累,也不曾来过月红。

后来接触医术理论才知道,月红是只有气血充足的女子才配有的,当人的气血不足以月红时,身体会启动保护,不会见红。

所以,这段时间,她从被李治安排接手朝纲到不得不接朝纲统治天下,她累的全然没有自己的一丝时间,就是腹部微微隆起,因为吃的甚少,也不曾想过是怀孕,只当是压力大,吃得多,也是前段时间,太医过年请脉,她才得知自己怀孕且即将产子……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治跟她闹起来,不仅大肆的选了一些女子入宫,更是从未来过她这边,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武则天心痛,却脑子里莫名想起了霄归骅给她讲的那句——

“陛下也是时候为自己打算了。”

看来那小妮子是早就猜到了今日的局面,他们胡人的睿智还真是令人发指。

不过武则天也没有决定真去做什么,眼下安心养胎是她的首选。

什么也抵不过她和李治的孩儿……

不知道这是男子还是女子,又会是像谁。

但是霄归骅其实也没有全部算到,至少她不知道武则天会怀孕,离开徐有功的痛苦纠结和煎熬让她每每远远看着徐有功,都不愿意离开,一整夜,徐有功皱紧眉头,她在远处几乎立身成一尊雕塑……

如今徐有功瘦弱下来的身影和当年她见到的徐有功,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了,那年她初见徐有功,是霄冬至拉着她的手站在角落。

那时候她也是偷看的徐有功,霄冬至指着丰神俊秀,气质郎朗的徐有功说——

“看到那位赈灾施粥,掩埋尸体的徐公子了吗?你我都要用一生去保护他。”

霄归骅皱眉问:“为什么?”

霄冬至说:“为天下。”

霄归骅不明白:“为什么为天下,他就能?他凭什么?他是皇子吗?”

霄冬至道:“他不是皇子,但是,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当时她不懂,但是再后来,也不用懂了,徐公子救了她。

……

月色下,徐有功身影逐渐暗下去,霄归骅过去给他添衣,汝川距离汝阳不远,她想到最近的天子动向,决定去一趟皇宫。

武则天在后宫得知霄归骅前来有些意外,但是又有些期待,眼下能愿意找她的,寥寥无几了,当然后宫她自己培养的势力不算,事实上,虽然她人在这里,可是远到长安甚至更远的边疆依旧有人把消息给她,更别说皇宫了,就连李治跟宫女谁说了什么样的话,她都看得到。

不过,高兴了看一眼,不高兴就让她的贴身宫女或者崔玄看,最后把最重要的消息给她就是。

霄归骅来的时候,武则天也没有避开她,反而直接用起来她,“你把这些整理好给我。”

自己小心翼翼的坐下。

这次的她,才终于被看出是怀孕的。不过,霄归骅没有戳穿。

徐有功这才开始低头,发现自己早就维持冻僵了的姿势,接着就是跟随他们回到山洞里。

许是洞内的一切让他想起了不好的回忆,问:“那铁匠可不是农户,也不是……”

“大人看册子就全明白了。”有人再次说。

徐有功就听话打开。

他们开始整理林如海的遗体,徐有功也想去,但是霄归骅说让他尽快了解真相,尽快跟上下一步的计划,他就不得不压下一切,先看!

——

[贞观十一年,太宗令,民间多发展农业,提农耕术。

十一年二月,除京师外,全国各州县都置劝农使一员。吾任职。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崇尚节俭,遣散宫女三千多人,下令免去四方珍贡,农业及民生欣欣向荣。

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

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鹤离去与翠微宫含风殿……太宗,千古。]

这是第一页,写的是李世民与农业。

[贞观二十三年,八月,河东道地震,晋州地震,累计死五千余人,新皇登基前便为晋王,群臣议论。

又三日,第二次地震,还是晋州。新皇免除二年的赋税徭役,又给宗室、元老功臣们加官进爵,以稳定人心,可这并非良策…

贞观二十三年,十一月,晋州三次地震。冬无雪,半年震三次。唐,危!]

这是第二页……而在徐有功翻阅林如海的记录时,李治也在同样翻看那些年的卷宗,似乎登基时的一切,就是昨日。

当年李治才上任,便是接连的天灾**,冬天甚至没有雪…还接连地震,好容易挨到改元永徽,不想晋州,他的封地…继续地震。

他虽为皇帝,却也只是二十岁的少年,只能对大臣们承认错误说:“朕登上大位之后,定是赏罚不公、政教不明,导致晋州等地多次发生地震。诸位爱卿,要上书,评论朕的过错,让朕及时整改。以祈求风调雨顺……”

可这,根本转变不了什么局面,晋州第五次地震。

灾害多,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及时的解决,

他也想要尽快解决!然而……天灾人心齐可解,人不齐就难了。

一些畜生横生枝节,收敛兼并土地,让这天灾扩大了灾难。

而早在太宗时期就已归附的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在这时,也反叛大唐,自称可汗。

同年,雍州、绛州、同州等九州发生干旱蝗虫灾害……齐州、定州等十六州爆发洪水……

直到永徽二年,半年没灾没害,李治终于有了喘息机会,想要解决内忧外患,然而……没准备好,地震又来了。

晋州第六震时,李治都以为或许老天爷真在警示于他,警示他与……原本是庶母的武则天…动了情!

照规定,新皇必须要在先皇死后,前往感业寺烧香,所有人都欺负他孤家寡人,甚至他年纪轻轻就要被长孙无忌强迫封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