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 第172章 无杖入狱

白皮书:大唐无杖录 第172章 无杖入狱

作者:霂子已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8: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麟德二年,乙丑牛年,大唐天下风云突转,变幻莫测。

徐有功从汝川边缘崛起,利用胡人伪装成的士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各地,铁蹄所踏之处,矿场无一幸免,就连陕州铜冶,这座曾经繁荣的冶炼重镇,也在这场风暴中奄奄一息。

接下来,除西北边境的诸州之外,天下各地的铜铁冶炼之地,徐有功带兵彻查之地,总数高达四十八处。

而国内的私人开矿冶炼之处,便是集齐陕、宣、润、饶、衢、信等州,总计也不过九十六处……

短短一个月,徐有功接连废除大半矿场,后续都交给武则天派出得心应手之人前往接管。

因速度之快,行动之果断,天下人,乃至朝堂中还未曾反应,便是为之天地变换。

武则天对于“轻松”到手的矿场,自是松了口气,持有矿场,再有边疆士兵,以及朝堂中自己培养的势力……光是如此,就已经足以让李治不敢再动她,更别说动太平了。

朝堂此刻,则也因矿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但是没人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

李治早早得到消息,为了防止武则天的计划被打乱,不得不提前处死了一干想要谋害武则天的宦官,比如那要为王伏胜翻案的小宦官。

当李治最终从朝廷的奏本中得知此事的真相时,徐有功已经将大半个国家的矿场整治得七七八八了。

“混账!反了,反了,都反了!”怒火在李治的眼中不加掩饰的熊熊燃烧,他直接把奏本扔了出去,接着一声令下,“抓!把徐有功!即刻捆绑归案!”

李治扫视着御书房的群臣,震怒道:“你们也是废物!这么久!才报上来!”

群臣面面相觑,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唯恐触怒了天子,集体跪下,也因此措失了李治差点没忍住的嘴角轻扯。

李治砸碎了两个茶盏后,才接着道:“朕赋予他查案之权,他却胆大妄为,擅自查封矿场,这不是将公事当做私事来办是什么?!而你们!”

群臣们面对暴怒的李治只敢低着头不说话,有人想要说,是武则天的手笔!

因为据有效的讯息传来,前往接矿场的都是武则天的人。

武则天的人,此刻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却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很快低头不敢言语。

“还不去抓人!!等着朕亲自去抓!还是给你们用膳,吃饱再去啊!”

李治怒骂,再砸了砚台,下面的群臣这才屁滚尿流的跑出……

徐有功这边,人被捕时,正站在第四十九座矿场的门槛之外,尚未来得及踏入其中,便被兵部派出的军队,以工作私用的罪名生擒,其余胡人军倒是没被拿下,他们巧妙的脱下军装,直接投入后侧的丛林,入了丛林,胡人就不好抓了。

几个人一合计,皇上要找的只有徐有功,于是只拿了徐有功归案。

徐有功被直接关入了黑暗的牢狱之中。

一路上他一言未发,旁人也不敢与他说话,生怕牵连。

但是也有好奇的。

好像一路看来,徐有功对这一切并未有任何的惧怕,眼神也没有太大波澜。

徐有功是从决心整顿第一座矿场起,就已经预见到了这条道路上的重重险阻。或者说,自从他接受胡人军队的那一刻起,他就从未考虑过会有其他的选择,他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眼前的死路。

虽然他不在朝堂,可是他早就从自己推算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李治如果也忘了武则天,并且没有和自己一样记录的话,那么很可能……帝后这次是真的不合。

而他眼下所作的就是…怀揣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要么跟随李治,要么跟随武则天。

这是他必须选的课题,但是他选择了……武则天。

因为他觉得大哥的意图在此,所以他打算延续大哥的遗志。当然不仅如此,他记得曾深入研读过武则天的著作,对她的农书,还有她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深感敬佩。

如果矿产钱财在她的手中,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只不过,这次他只能走到这里了。

武则天后续如何,他也只能看到这里了。

所以,一言不发的认罪是他的归宿。

也是他徐有功的结果。

昏暗的牢房,面对墙壁上的青苔,徐有功心中充满了对这个世间的毫无眷恋,阴冷的牢狱让他刚恢复的身体,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也浑身筋骨透着疼。

有狱卒来回巡视,每每看到徐有功,都觉得他的眼神中透出一种坚定而又绝望的光。

朝堂那边,随着李治再次一声令下,兵部、刑部、大理寺与御史台等四大权力机构纷纷出动,齐聚一堂,只为对徐有功进行详尽的审讯。

李治的目的明确,他要求徐有功必须彻底交代一切,但同时又严令禁止动用任何形式的刑罚。

"记住,徐有功虽是个文人身弱,但他品性坚韧如铁,正直无私,绝非你们可以随意欺凌的软柿子。谁若敢对他动刑,朕必严惩不贷,格杀勿论。"

李治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让那些曾在暗地里对徐有功下手,却反得知江湖杀不了徐有功的官员们面面相觑,露出疑惑的表情。

徐有功……是文人,弱?

但谁也不敢说,说出来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况且天子的命令如山,不可违抗。

李治既然如此说,那徐有功身上必定藏着什么秘密,或者,天子还不想他死,所以,这些官员们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无奈接受,又有些愤然。

毕竟,这几个都是带着污点的,除了那些文官清流,现在谁不想杀了徐有功……

可惜在权力的游戏中,他们只是棋子,而李治,才是掌控全局的棋手。

牢狱之中,一场无声的战争悄然打响。

徐有功,面对四大机构的狡诈与诡谲,始终保持着那份冷静与淡定。这四大机构,作为朝廷的得力爪牙,素来以铁血手段、严刑拷打著称,然而,如今在徐有功面前,他们因为不能动刑,像是失去了利爪的老虎,威猛不再。

他们与徐有功的较量,是一场智慧的角逐,然而,结局却早已注定,他们的失败在所难免。

于是,他们不惜触碰徐有功心底最深的痛处,屡次提及他大哥霄冬至的案子,用恶毒的言语辱骂他的亲人,试图以此动摇他的意志。

夜幕降临,月色下的长安城宛如一座巨大的兽笼,暗藏着无数阴谋与陷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激烈上演。

徐有功,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此刻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的敌人深知,要想击垮这位铁石心肠的战士,就必须触及他内心最深处的软肋。于是,他们狡猾地绕过了战场上的烽火硝烟,转而挖掘他大哥霄冬至的案子,那些早已尘封的往事再次被无情地揭开。

他们像是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围绕着徐有功,用恶毒的言语辱骂他的亲人,企图在他的心中种下怀疑与动摇的种子。每一次的辱骂,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地刺入他的心脏,让他的愤怒与悲伤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然而,徐有功毕竟是一位经历过无数风雨的战士。他紧紧地握住内心的痛苦,不让它成为自己的弱点。他告诉自己,这些辱骂和挑衅只是敌人企图动摇他意志的伎俩,他绝不能因此而屈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徐有功用他的坚韧和毅力,成功地抵御了敌人的攻势。他明白,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他都必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眼看徐有功却像是磐石一般坚定,不为所动。

众人有些烦躁。

徐有功全然看在眼里,他知道,这四大机构虽然狡猾,但他们的手段却还不足以撼动他的信念。他深知,只有坚守自己的原则,才能在这场智慧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因此,徐有功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他们的最后一击,等待着他们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哪怕自己必死无疑,但是只要他们稍有疏忽,他就能一举将他们击败,让他们的狡诈与诡谲化为泡影,也用自己的命给他们再上一课,刑讯逼供对他这样的硬骨头是没有用的,可他的坚决没有持续多久,以为刑部大臣突然说起他假传圣旨的罪行,他却坦然承认。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曲折与秘密?这位曾权倾一时的重臣,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这深不见底的牢狱之中的?

牢狱之门缓缓开启,一缕光线透过缝隙,映照在昏暗的牢房内。武则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她的目光中满是对徐有功的关切与焦虑。然而,徐有功却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低垂着头,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武则天走至他的身旁,目光深沉地注视着他。她轻声道:“徐有功,我知道你的心中充满了冤屈,你不认同这个强加于你的罪名。但此时此刻,你需要的是强烈的求生**,你需要活下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花月夜,为了那些深深依赖你的人。”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轻轻拨动了徐有功内心深处的弦。他缓缓抬起头,目光与武则天相交。在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也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责任。他深吸一口气,默默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他清楚自己从未利用职权为私,但那份将胡人军队假扮为真,假传圣旨的罪名,却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我徐有功一生正直,何曾有过半点私心?”他在牢中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牢房中回荡。

而此时的武则天,却得知了徐有功入狱的消息。她心中一动,决定出手相救。然而,徐有功却一心求死,他认为自己犯下的是大不敬的死罪,即使武则天出手,也难以挽回。

武则天却深知徐有功的性情,她知道需要找到一个能够重新激发徐有功求生欲的人。这个人,就是徐有功曾经救下的女子——花月夜。

“在你走后的夜晚,花月夜就因你,被一群恶徒围攻,她的身体遭受了猛烈的攻击,最后昏倒在冰冷的石板上。她的命运是已被黑暗吞噬,可是却与你徐有功的命运紧密相链,是你害了她!”

徐有功心如刀绞。

他知道花月夜是为了自己。

“你还有未了的责任,还有花月夜在等着你为她洗清冤屈。”

他强忍悲痛,挺起胸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求生之路。他知道,他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能够重新站在花月夜的面前,告诉她,他一定会为她翻案,为她讨回公道。

最终,徐有功的辩解打动了李治和武则天。他们重新审视了徐有功的案子,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不少疑点。在经过一番调查后,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徐有功被无罪释放,而花月夜也在他的努力下得以苏醒。

徐有功走出牢房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由。他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他用坚持和勇气换来的。

而花月夜也在徐有功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康复。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对徐有功的救命之恩难以忘怀。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升华,他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精神让人感动。

徐有功的案子成为了朝野上下议论的焦点。人们纷纷称赞他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而武则天也通过这次事件看到了徐有功的忠诚和才华,对他更加器重和信任。

此后,徐有功在武则天的支持下,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尽忠职守。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和忠诚,成为了一代名臣。而花月夜也陪伴在他的身边,共同见证了他一生的辉煌和荣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