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隋炀帝:打造史上第一帝国 > 第二百六十章 拳头才是王道

江南大地,硝烟四起。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往往伴随着流血以及牺牲,江南的静谧就此被打破,成为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前线战报不断地传来,杨广按照以往的惯例,将每一封战报的内容,都公布于众。

这几天,江南一战的热度,是空前的。

在江都之中,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关注此事,大街小巷,茶楼酒馆,甚至连正在天地间劳作的农民,都在议论纷纷。

“近来大隋各种大动作不断,陛下仿佛打了鸡血一般,片刻都闲不下来,真不知道这对于我们这些江都百姓,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依我看没什么可担忧的,不管能不能打下江南,都与我们无关,我就担心过阵子是否还能按时拿到借用费。”

“话也不能这么说,身为大隋百姓,倘若大隋打下江南,国力因此变强,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比现在优渥许多,要知道江南遍地是黄金啊,远不是贫瘠的江都可比的。”

“就是不知道隋炀帝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隋炀帝,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隋炀帝了,我还挺相信他的,说不定真能改变大隋的命运!”

“对啊,自从陛下开始转性,知道当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之后,我们这些百姓的小日子,不知道比以前好过了多少,别的不说,就冲他杀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铲除宇文氏党羽,我就打心眼里佩服他,尊敬他。”

“这一战,还有瓦岗寨相助,应该十拿九稳,没看到咱们江都一如既往的平静吗?要真吃了败仗,那应该早就乱起来了。”

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江都行宫之中,杨广与群臣共聚一堂。

就在刚刚,杨广再次得到了一封前线战报。

据司马德戡所说,他们一进江南,便遭到了李渊大军的负隅顽抗,一开始的时候倒是经历过几次苦战,不过随着他们的攻势越来越猛,最终还是扫清肃敌,取得了胜利。

江南那边的李渊大军,在数量上,远远无法与大隋派去的兵力相媲美,大概只有八千左右的兵马。

而且,率领李渊大军与我军交战的将领,都是李渊手下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将,至于尉迟恭这样的名将,却根本不见踪影。

他们所拿出的战术,大多粗鄙不堪,反观司马德戡,在罗成与秦叔宝的辅佐下,将李渊大军耍的团团转,尤其在前一日所爆发的大战中,更以五百人的损失,全歼了敌方大概两千人。

战报到这里戛然而止,不过当杨广亲自宣读完毕之后,朝堂上,却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

“哈哈哈,我就知道司马德戡不会让我等失望的,有这小子在,肯定不会吃败仗。”来护儿没有上战场,心中一直分外遗憾,不过此刻,还是因为司马德戡打了胜仗,而感到无比激动。

其他文臣,亦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对于此战,一直都十分揪心,生怕出师不利,从而再次削弱大隋国力,导致江都这边出现剧变。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他们一开战,便迎来了开门红。

这是一个绝好的兆头,意味着夺下江南,指日可待!

“陛下,这次你又给臣等上了一课。”

裴炬走出,脸上带着惭愧之色:“你高瞻远瞩,倒是我们这些人,却有些目光短浅了。也幸好你没有听我的,断绝攻打江南的想法,否则现在便无法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了。”

杨广闻言,心情无比畅快。

摆摆手道:“无妨,既然朕将此事放到朝会上说,那自然是为了听取百家言论,若听不得质疑声,那朕还说它作甚?”

“陛下大人大量,微臣佩服。”裴炬拱手道。

人群中,薛燕接着插嘴:“陛下,江南的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不过长安的李渊那边也不得不防,最近有消息,说是李渊在得知江南的战事后,勃然大怒,险些派出重兵支援。”

杨广咧咧嘴,无所谓的道:“这消息朕知道,不过在朕看来,都是谣言罢了,江南都快是我们的盘中餐了,他在这时候选择出兵,还能有什么用?白忙活一场罢了。”

“那万一李渊咽不下这口恶气,率军直奔江都而来,怎么办?”李拭说出心中的担忧。

“此事,无需担心。”

杨广笑了笑:“假如江南没有拿下来,还真有这个可能性,可一旦江南落入我大隋之手,那我们进可反攻长安,退可退至江南,这个道理不光朕明白,李渊同样明白。”

“至于李渊呢,他手中也只有一座长安而已,他拿什么来跟朕决一死战?除非他有必胜的把握,否则以朕对李渊的了解,他是不会轻易做出如此决定的。”

薛燕继续说着:“李渊手里的那七八万精兵,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威胁的。”

“七八万精兵而已,我们大隋目前照样有三万多精兵。”

杨广的笑容,自信而又狂妄:“日后我们更可以在江南招兵买马,多的不敢说,在招募两万精兵,不成问题吧?”

“那时候,朕何须忌惮李渊?”

乱世之中,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李渊之所以能将杨广赶出长安,就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兵力,远超杨广,但任谁也无法想象,被困于江都之中的杨广,这才不到一年的功夫,手中的总兵力,就从当初骁果军区区的四五千人,发展到现在三万多的规模。

并且,在不久之后,还将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如此奇迹,若非真实出现的话,只怕谁也不敢相信。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与大隋一样,正在召开朝会。

坐在龙椅上的,是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他正是杨昭之子,杨广的孙子,隋恭帝杨侑。

而在他身边,面带愠色,身着黄袍的李渊,一双凌厉的目光,正审视着堂下的一位位官员。

“你们之前不是说,杨广攻打江南,只是佯攻吗?现在事情闹成这样,尔等又该作何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