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隋炀帝:打造史上第一帝国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坐收渔翁之利

杨广这种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的性格,足以让任何知道的人都为之胆颤心惊。

然而,倘若杨广不是这种性格,而还是跟以前一样庸碌无为的话,那么,大隋大概也很难能够走到今天。

时间缓缓流逝。

次日,杨广一早便得到消息,依依娜柔离开了江都行宫,回突厥去了。

倒是没有亲自过来与他告别。

不过这毕竟是杨广提前知会的,因此他心中并未感到什么不适,再者说,依依娜柔此次回突厥毕竟还有些许作用,他还巴不得后者早点动身呢。

而今,依依娜柔之事暂时告一段落,瘟疫一事也初步解决,相信司马德戡不久之后就会回江都来。如此看来,如今挡在杨广面前的,就只有一个万毒门了。

万毒门是一个江湖门派。江湖门派与李世民、王世充之流却不同,他们融于民间,很难捕捉到其行踪,一旦与之交恶,那真可谓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得手,给自己惹来一身骚。

正因为这个原因,杨广自然不可能放任万毒门不管。只不过他一时间确实很难找到万毒门的线索,哪怕知道他们还有人隐藏于江都之中,对此亦无可奈何,很难将其一网打尽。

不过就在杨广为此苦恼的时候,却忽然听说一则消息,在江南地区那边,竟突然有人揭竿起义,选择造反。

其实类似于这种事情,在杨广继位之后真是屡见不鲜。杨广起初也跟以往一样,根本没当回事,回头派点军队过去镇压即可。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他出手,驻扎在江南那边的李拭都能够解决。

然而很快,李拭仓促送来的奏折,就让杨广感觉到了,此事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朝堂上,在杨广的默许下,杨公公替代他向文武百官们转述奏折上的内容。

等到他转述完毕,杨广立刻敲着椅背,面色严肃道:“自从得了江南之后,朕一直在等待李世民率军过来攻打,与朕抢夺江南,不曾想,没等到李世民,反而等来了起义军啊。”

“各位爱卿,你们对这个叫做方信雄的人,怎么看?”

方信雄,正是那个揭竿起义之人,根据李拭所奏,此人在江南拥有很高的威望,且出身于商贾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做生意的,按理说像这样的人,很难与揭竿起义联系在一起。可实际上,到了方信雄这一辈,却出了个怪胎。

方信雄为人豪爽正直,最看不得百姓受苦,为此更散尽家财帮助那些穷苦人家。如此长年累月下来,自然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一副大善人的形象。

除此之外,方信雄本人,更生的孔武有力,力大无穷,传闻他八岁之时,就能举起百斤巨物,如今二十五岁,力气更大到可倒拔垂杨柳,简直堪比后世的鲁智深了。

随后,在其叔父的怂恿下,方信雄靠着自身的威望,开始在江南地区招兵买马,准备于乱世之中大干一场。

想当初,李世民率军进入江南之时,就曾跟方信雄有过冲突。只是还不等他将方信雄剿灭,就被李渊召回了长安,因此,才给了方信雄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今,方信雄自觉已准备充足,便直接揭竿起义,称要推翻大隋暴政,取而代之,替大隋施以仁政,让百姓得以过上好日子。

靠着这几年的一些铺垫,还真让他纠集了万余人的部队,来势汹汹,据说连李拭都险些落入他的手里。

尽管最终还是安然无恙,但李拭却不得不被迫撤出江南,而今很难再替朝廷征收银两,接济江都的发展。

“陛下,对付方信雄这样的反贼,我们大隋有的是经验,随便派出一位将领,再带些兵马,即可轻松解决,根本就没有成为我们心腹大患的资格。”兵部尚书走出来,笑呵呵的道。

再看其他人,表情也与他差不多,各个都显得很轻松。

甚至,都有一些武将从人群中走出,主动请缨要求与方信雄一战。

只不过,相比于他们,杨广的表情看上去却没有那么轻松。他微微沉吟,而后将目光落在徐茂公身上:“徐爱卿,你怎么不说话?”

其他人目光纷纷落在徐茂公身上。

众所周知,瓦岗寨就是反贼出身,对于揭竿起义一事,他们比在场官员都要更有经验。

至于徐茂公,自然知道大家心中所想,因此倒也不敢随意发声,沉吟许久,才道:“陛下,臣觉得,这方信雄,可能比想象中的要更难解决。”

“哦?为何?”见到总算有人的心思与自己不谋而合,杨广顿时来了兴趣。

徐茂公表情凝重的解释道:“首先,最近我们大隋在江南募集了不少物资,本就让江南百姓对我们颇有怨言,此事冒出一个要反抗大隋之人,老百姓必定十分支持。”

“况且方信雄还拥有一个其他反贼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在百姓之中的威望!此威望就好比民心,一旦方信雄揭竿起义的话,不光江南豪杰,包括一些老百姓,势必会积极响应。”

“如此一来,方信雄更能坐收渔翁之利,趁此机会迅速壮大己身。”

“毫不夸张的说,眼下的方信雄,几乎可以被视作为江南王,若我们在面对方信雄之时太过大意的话,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杨广眼睛越来越亮,该说不说的,徐茂公这番话真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若非他觉察到其中不对劲的话,又怎会专门为了一个反贼而专门召开超会?在大隋历史上,恐怕也只有一个瓦岗寨,才能有如此待遇。

反观其他的文武百官,却看不清楚眼下的形势,这不免让杨广对他们颇有微词。

只不过,人群之中,毕竟还有一些直到现在都还看不清局势的,非得插嘴道:“陛下,臣认为徐茂公言过其实,竟对一个反贼冠以江南王之名,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