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明末搞基建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关宁军只能打,不能劝降

“这服务区进度还算可以。”

赵诚穿着一身灰色军装,在服务区视察。

在他身后,跟着一群人,既有征讨军的将士,也有大帅府的文吏。

征讨军将领都穿着灰色军装,有几个将领,剪掉了长发。

这剪发的风气,是从炮营开始的,因为大帅天天以短发示人,在他的影响之下,有少数对赵诚极度狂热信仰的将士,也跟着剪短了长发。

文吏们,则是顶管长袍。

想让读书人剃发,难度是极大的,赵诚也没有强硬要求。

他们手里都拿着笔记本,中性笔,跟在赵诚身后,随时记录一些要点。

这个服务区,最西北角是一个堡垒,红砖垒砌,水泥抹面,城墙里填筑了泥土。

堡垒不大,大约五六米高。

在堡垒上,架着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两门拿破仑炮。

十名正兵在堡垒中,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离开堡垒。

另外还有十名民兵,则是负责堡垒外的防御和维护治安。

坐北朝南的,有一排房子,刚刚修建起来。

这房子,有商铺,也有卫生间,还有可供旅人住宿的旅舍。

另外,则是有一大片地面,周长足足两千米的样子,被围了起来,作为服务区的核心范围。

军政府供销社已经开始营业,商品非常丰富,吸引了大批附近的牧民来这里购买生活必需品。

同时,有人在这里摆摊,售卖自己的牛羊,**……非常地繁华。

“身处此地,哪里能想到现在是乱世?这简直就是桃园圣地啊!”

马柱国一脸的激动。

大帅不仅善战,而且,更擅长治理民众。

这才是明主之姿啊!

赵诚淡淡一笑。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自己小施手段,就让人佩服无比,这种感觉是极好的。

“服务区将作为永久地标,既方便来往商旅,又方便附近民众。至于服务区的名字,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按照编号来。

这个服务区,是出了盛京之后的第一个服务区,可以叫做塞外走廊一号服务区,下一个,叫做二号服务区,以此类推。”

赵诚亲自给服务区命名,然后,让人制作了牌子,写上塞外走廊一号服务区,几个大字。

这服务区,赵诚原本是按照后世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配置建造的。

不过,看样子将来会发展成一个城镇。

每隔五十里地一座小城镇,在塞外草原,基本是合理的。

“大帅。”

几名夜不收押着两个明军过来。

那两个明军都穿着鸳鸯战袄,鼻青脸肿,显然被好好招呼过。

“抓到两个明军的探子。”一名夜不收小队长汇报道。

他张口就是明军,泾渭分明,显然压根不把自己当明军。

赵诚点点头,对手下的这种立场感到相当满意。

“我问你们打。敢有任何犹豫的……牛大力。”

“有!”

牛大力啪地一下立正了。

“他们敢有任何犹豫,或者你看着他们像撒谎的,就把他们的手指头给切下来。”赵诚声音冰冷。

“是,大帅!”

牛大力答应一声,从腰间掏出一柄匕首来,在手里耍一个花样,狞笑着走过去,示意一下,立刻有两个夜不收把一名明军的手掌按在桌子上。

牛大力比划了一下,目露凶光。

那两名明军额头上的汗水直往下滚。

赵诚扫了一眼这两名明军身上的鸳鸯战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这两人的鸳鸯战袄,虽然不是崭新,但都没有破洞,颜色也非常鲜亮。

而且,他们面色红润,身体粗壮,显然日子过得还不错。

“你们是哪里来的?谁的属下?目的是什么?”赵诚问道。

那两名明军互相对视一眼,刚犹豫一下,牛大力已经匕首落下。

咔咔!

两人每人切掉三根手指。

“啊——”

两名明军顿时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赵诚表情冰冷,并不会因为大家都是大明人,所以就有同情心,或则是好感。

在战场上,最容不得的就是同情心和好感。

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自己,对自己战友的不负责任。

这两个明军现在看起来很可怜的样子,可他们得势的时候,对大明百姓,甚至对大明其他友军,可不会手软。

明军杀良冒功,友军互坑,那是出了名的。

“还是刚才的那个问题,如果不能给我满意的答案,切的就不是你们的手指头,而是人头了。”赵诚道。

“我们是从锦州来的。是总兵祖大人的手下。目的是……是因为祖大人听说有支军队打败了建奴,让我们来探查清楚。不曾想,刚靠近就遇到贵部夜不收兄弟,交战之后,我们一个小旗五个人,战死三人,只剩下我们俩被俘……”

这次,两名明军不敢犹豫了,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说了出来。

“祖大寿手下的兵吗?”

赵诚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祖大寿现在正驻守锦州,是面对辽东的最前线。

辽东易主,祖大寿不可能发现不了。

不过,一直过了这么多天,祖大寿才有反应,甚至还没搞清楚征讨军的底细,不知道征讨军是来自于哪里……

由此也可见,明军在宁远真是处于被压制的劣势,守城有余,野战远远不足。

“把他们压下去吧。给他们治好伤,然后归入俘虏营,让他们去修路。”

赵诚一声令下,然后,向两个俘虏道:

“你们不要怕,我们征讨军一向善待俘虏,你们只要服了,只要好好听话,好好改造,我们是绝对不会杀你们的。

老老实实遵守规章制度,改造好之后,将来你们还可以自由地做人。”

“谢谢大帅!”

两个俘虏脸色惨白,他们不敢相信,但是,身不由己,只能任凭摆布。

“大帅,关宁军竟然敢来刺探咱们的军情,让我们第一军团去拿下锦州城吧!”

牛大力立刻请战。

“大帅,让我们第五军团来吧!”

“大帅……”

一众将领一个个都是眼中冒光,纷纷请战。

赵诚没有回答。

大家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赵诚身上。

“祖大寿……”

赵诚沉吟一声。

对于祖大寿这个人,他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祖大寿是明末清初名将,吴三桂的舅舅。

崇祯元年(1628),镇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升任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跟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

袁崇焕下狱后,担心受到牵连,逃出关外。经过袁崇焕亲自招抚,返回明朝。

赵诚觉得,到此时这种做法,也怪不得祖大寿。

毕竟崇祯这人杀手下大臣,是出了名的刀快。

不跑的话,难道等着跟袁崇焕一起下狱吗?

没那个道理啊!

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那是耍流氓,pua。

崇祯四年(1631),祖大寿参加大凌河之战,面对粮尽援绝,进而诈降。逃往锦州,继续对抗清军,拒绝投降。

崇祯十四年(1641),参加松锦大战,恶战之后随着洪承畴兵败投降,率部投降清军,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顺治十三年(1656年),病故于京城,时年七十七岁。

祖大寿这一辈子打仗,经历了改朝换代,最后竟然还能寿终正寝,病故于京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运气还算不错。

但最主要是整个人十分圆滑,很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会审时度势。

所以,毛文龙死了,袁崇焕死了,祖大寿却是能活得好好的。

“大帅,关宁铁骑乃是大明精锐,可以与建奴野战,而不落下风。昔日,奴酋皇太极有心侵略大明,最顾虑的就是关宁铁骑。

关宁防线,固若金汤。所以,皇太极才会往西,先打林丹汗,然后,从想要从宣府入境大明。他宁可不远千里,绕到宣府去入境,也不跟硬碰关宁防线,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征讨军虽然兵势强大,但是,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属下认为,这才是上策。所以,属下愿意前往锦州,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祖大寿,让他归顺大帅。”

马柱国站了出来,说道。

“关宁军只能打,不能劝降。关宁铁骑,必须要打残了,才是好的关宁铁骑。”赵诚毫不犹豫,立刻道。

他对关宁军太了解了。

关宁军的战斗力的确很强。甚至同等数量的前提下,野战不输给建奴。

但关宁军的弊端实在是太多了。

这支军队,是耗费了朝廷大笔税银,才打造出来的。但结果,并不听命于朝廷,反倒被祖大寿和吴三桂等给打造成了私家军队。

祖大寿战功卓越,可随着他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

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

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明朝崇祯皇帝在即位后,曾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祖家这么多兄弟,再加上他们联姻的亲戚,旁枝错节,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他们绝对不会愿意放弃手里军队的指挥权。

就算投靠过来,赵诚也不可能信任他们。

这种旧式的私家军,是赵诚最不喜欢的,最不利于军队的整体建设。

所以,赵诚就没指望招揽他们。

就算他们主动投靠过来,如果不肯接受赵诚改造的条件的话,赵诚也不会收他们。

“现在还不是公然打出造反旗子的时候,所以,关宁防线不能打。”

关宁防线对于朝廷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这是朝廷为了防建奴,而举国之力打造的一条防线。

朝廷上下的目光,都盯着这里。

打下关宁防线,就相当于公然宣布造反了。

赵诚现在还不想立刻接手大明这个烂摊子。

他需要一步步培养自己的班底,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根据地。

大明,先让崇祯帮忙管理着。

赵诚一块块吃,包括地盘,包括人心。

当有一天大帅府人才足够,可以接管整个天下的时候,一脚把崇祯踢开就是了。

“不是打关宁防线的时候,但是,也不能便宜了他们。王才,你是最稳重的,你去吧!带领三千人马,第一军团,第五军团,第六军团,都归你指挥。你去锦州城下,去关宁防线,耀武扬威一番。目标,是震慑住关宁军,让他们不敢在咱们背后捣乱。”赵诚命令道。

“是,大帅!”

王才一喜,啪地一声敬了个军礼。

牛大力等人瞪着大眼,但是,赵诚的命令他们不敢不听。

“大帅,如果关宁军出城跟我们决战怎么办?”王才问道。

“那就消灭他们,趁机把城占了。”

赵诚不全面跟明廷开战,只是怕麻烦。

可如果对方非得上赶着送菜,那赵诚也不会客气。

“是,大帅!”

王才兴奋地答应一声。

……

锦州城外。

三千大军云集,忙忙碌碌地挖战壕,架设重机枪,火炮。

祖大寿亲自登上城头,眉头紧皱,看着下面的军队。

“区区三千人,就敢围困咱们锦州?这征讨军,也太嚣张了吧!”

祖泽法年轻气盛,哪里能受得了这个?

“叔父,给侄儿三千兵马。侄儿这就去杀退他们!”

“不要胡闹!”

祖大寿则是要稳重得多。

“征讨军能打败建奴,莫非你以为你比建奴还厉害?听说征讨军火铳犀利,咱们的哨探在野外只要遇到他们的,几乎就没有赢的。咱们就稳坐钓鱼台,紧守城池,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另外,把所有的红夷大炮,都给我调过来,排在城头。如果征讨军敢接近,就给我红夷大炮轰他们!”

这就是祖大寿的底气。

他们家里几代人经营关宁防线,真是打造得铁桶一般。

嘟嘟嘟嘟嘟——

就在这时,城外征讨军阵地中,沉闷的轰鸣声响起。

伴随着声响,无数铳子突然从空中落在城头,落在城中……

这铳子从前方天空落下来,但威力却是相当大,城砖上,被打出一个个大坑来。

一声声惨叫,此起彼伏地响起。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