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明末搞基建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明怎么成了这样?

接到勤王令的时候,卢象升一声叹息,二话不说,当场调遣大军,从陕西,经河南,入北直隶,来到京师。

剿灭流贼很重要。

但是,京师有危险,皇帝下了勤王令,那么,回师保皇上,解京师之围,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在卢象升之后到达的,是左良玉。

此时的左良玉,还没有崇祯十七年时坐镇九江,拥兵百万的盛况。

他刚刚从曹文昭手下脱离出来,带着几万兵马,防守河南。

他比卢象升要近得多,而且,从河南经北直隶到京师,一路都是一马平川,对行军极为有利。

但左良玉一向不是什么忠良之士,他的第一原则就是自保。

他打仗不行,自保绝对是一流的。

正因为此,打仗最弱,势力单薄的左良玉,反而熬死了一众勐将,在崇祯最后时期,他反倒成了大明统辖军队最多的强将。

左良玉接到勤王令之后,就开始磨磨蹭蹭,直到卢象升先行到了京师,他觉得有了一定底气,才跟着到了京师。

第三路来的勤王兵马,是山东总兵刘泽清。

他跟左良玉的想法一样,虽然山东距离京师最近,道路也最是顺畅,但他来的反而最晚。

因为在山东的时候,他就听说过强地军的威风。强地军在京师外耀武扬威,就连守城兵马都只能在城墙上看着,战战兢兢,没有一人敢出城应战。

他这个山东总兵要是去了,还能好得了?

所以,半路上他就“不小心坠马,摔断了腿”,因此“耽误了行程”。快马加急,先把推辞送到京师去。

反正对于崇祯的性格,刘泽清也是把握清楚了,只要在外带兵的大将,手里有兵权的,崇祯几乎都不会把对方怎么样。

聪明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就是要保住手里的兵权,这才是王道。

作为一个武将,手下没兵,那才是死定了,就只能任凭人揉捏。

所以,在看到天雄军和左良玉的大军赶到之后,他才晃晃悠悠地赶到。

这三路勤王大军驻扎在京师城外,总共十几万大军,大营连绵二三十里地。到了晚上,各大营点起篝火,举起火把,更是篝火相连,看上去十分惊人。

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到了之后,立刻前往卢象升大帐,跟卢象升商量,想要一起上书,请皇帝拨给粮饷。

当兵打仗,那是要吃粮饷的。除了人吃马嚼,日常开支,以及官兵饷银之外,另外还要有开拔银,还要有抚恤银,以及斩杀敌人的奖赏……

自古以来,打仗都是打的银子。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仅仅是指打赢之后的收益,同时也指打仗过程中的消耗。

卢象升断然拒绝了。

“两位将军,粮饷可以要,但不是现在。大军刚到,还没大帐,驻扎在城外,先要粮饷,难免有要挟圣君之嫌。我等为朝廷分忧,现在应该约束兵马,就地扎营,严守军纪,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准备迎战!”

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闹了个不高兴。

卢象升不要,他们可不能不要。

你清高,你了不起!但是,当兵吃粮,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他们不管卢象升怎么样,两人回去之后,就立刻上书要粮饷。

崇祯立刻感到头疼了。

他哪有钱啊!

现在的他,平时在宫中穿的常服都是带补丁的。户部仓库能把老鼠饿死了。

给不出银子的话,这些勤王兵马转眼之间就能变成乱兵。

崇祯心里恨啊!征讨军怎么又不打了呢?

原本征讨军气势雄性,他以为要围攻京师。如果那样的话,勤王兵马来了,没什么好说的,要先跟叛军作战,仗打完了再说!

征讨军那么能打,一场仗下来,这些勤王兵马还能剩下多少?

打输了自然不用说,即使打赢了,肯定也是惨胜。到时候,再追究几个大将带兵不力之罪,粮饷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知道,征讨军竟然只是在京师城外绕了一圈,耀武扬威一番之后,就走了。

这个赵诚,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下,崇祯真的是进退不得。

这时候,内阁又有人给他出主意了。可以让勤王兵马调防。按照大明的规定,兵马调防,到达驻防地段的当天,是不用给口粮的。

这种事情,崇祯不是第一次干了。

上次后金大军叩关,他就干过一次,这次是轻车熟路。

命令传到城外大营,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立刻炸了锅。

卢象升也是脸色难看。

之前,是他据理力争,让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位同袍不高兴,一力主张先扎营,让将士们休息。

可现在,营寨刚扎好,圣上命令来了,没给粮饷,让他们拔营。

“卢帅,我们辛辛苦苦,千里迢迢前来勤王!皇帝却是一分粮饷也不给我们!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啊!这就算了,将士们赶路辛苦,好不容易扎下营寨,皇帝一道命令,就让我们换地驻防……嘿嘿!咱们都是带兵的,卢帅应该也知道,咱们挪这二三十里,有什么意义?无非是朝廷有规矩,兵马调防,到达驻防地段当天,朝廷不用给口粮。朝廷这是不想给咱们口粮啊!”

左良玉嗓门很大,语气很是不满,丝毫不忌惮。

他也看出来了,现在朝廷能打的兵马不多。皇帝也需要依靠他们这些大将呢!

“是啊!这不是耍着咱们玩儿的吗?叛军还没见着呢,将士们先都累垮了!”;刘泽清跟着说道。

卢象升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之前是他力主先原地扎营的,崇祯的一道命令,简直是啪啪打他的脸啊!

“圣上自然有圣上的打算!我们做臣子的,怎么可以用如此恶意来揣测圣上的心意?两位,本帅念你们也是一时心急,就不跟你们计较了!如果再有类似言语,小心卢某人要翻脸了!”

卢象升语气威严。一番话,怼得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哑口无言。

这时候的崇祯,还是有威严的。不管左良玉两人是否乐意,他们都得遵照命令迁徙营地。

士兵们赶路过来,平时又是缺衣少食的,好不容易扎下营地,又要迁营,自然是怨声载道。

天雄军还好说,军纪森严,将士们士气高昂,卢象升一声令下,立刻迁营。

左良玉和刘泽清的部下就不行了,他们军纪散乱,将士们士气低落,迁营的过程中,队伍散乱,甚至有人趁机去打劫沿途的村落,烧杀掳掠。

左良玉的大军,就是干这个出身的,他不但不阻止,反倒暗地里鼓励。

一时间,京郊一带又遭到一次兵灾,许多村民背井离乡,被迫逃离,变成了流民。

卢象升看得怒发冲冠,亲自带领天雄军前去弹压。

亲口怒斥左良玉和刘泽清,“你们如果管不了你们的手下,本帅来替你们管教!我们是勤王的正义之师,怎么能放任劫掠自己的百姓?”

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十分不满,但是,越不敢跟卢象升正面硬碰硬。

卢象升官职比他们高,声望比他们高,天雄军又是天下出了名的强军,他们招惹不起啊!

在两人不情不愿的约束下,好不容易扎好寨。

第二天,圣命又来了——军情有变,又要换驻防地!

这下,就连卢象升也只能目瞪口呆。

第三天,依旧是一道圣命,三支勤王军,换驻防地!

这一下,左良玉和刘泽清手下的人马彻底炸了锅了。

他们来勤王的时候,抱着的就是吃朝廷的,喝朝廷的的心思,没有带太多军粮。

事实上,让左良玉千里迢迢带着大批军粮前来京师勤王,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一路上大家半饥半饱地赶路,到了京师早就断了粮了。崇祯不给口粮就算了,还不断让他们换防,天天迁营,这谁受得了?

左良玉干脆一声令下,手下几万大军散开,开始劫掠周围百姓,抢钱抢粮。

刘泽清见状,紧随其后,也放开了军纪。

一时间,京畿一带成了人间地狱。

卢象升带领天雄军,四处灭火。但是,天雄军只有一万人而已,而且,粮饷不足,累死他们也管不过来。

他倒是想找左良玉和刘泽清,让两人约束手下。但是,左良玉两人早就有防备,他们借口去约束弹压队伍,根本就不在大营,故意躲着卢象升。

至于京师,此时则是城门紧闭。

不要说派兵去弹压乱兵了,城头守军一个个战战兢兢,生怕乱兵打到京师来。

崇祯知道了之后,大为震怒,一连几道命令,怒斥卢象升、左良玉和刘泽清三人。

尤其是卢象升,因为在各路勤王兵马之中,他的职位最高,所以,受到了最严厉的斥责。

卢象升一时间无语,心力交瘁的同时,又感到阵阵无力。

大明,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圣君被蒙蔽啊!

这种乱象还在持续。而此时,几辆蒸汽机带动的四轮车正在公路上行驶着。

赵诚坐在车上,一脸喜悦。

这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四轮车,按说算是汽车,但是,模样倒像是火车头。

只不过,这火车头的轮子,是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轮子。

车子的底盘,是宋应星采取了赵诚的建议,亲自设计的。动力是一台烧煤的蒸汽机。

蒸汽机发出框框的声音,带动车轮,在公路上行驶着。

“老宋,干得漂亮!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把汽车给弄出来了!”赵诚的心情相当地好。

“汽车?”宋应星眼睛一亮,“好名字!大帅真是神人也!随口一句话,就能起出这么贴合的名字来!本来,我还在想这东西要叫什么名字呢!叫马车肯定是不合适了,这不是马拉的车,叫木牛流马的话,似乎跟传说中诸葛丞相所发明的木牛流马,又有所不同。大帅叫它汽车,最贴切不过。马拉的车叫马车,这是蒸汽机拉的车,叫汽车……妙!真是妙!”

宋应星连连赞叹。

“老宋,你也学会拍马屁了?这可不是你们科学工作者该有的态度啊!”赵诚哈哈一笑。

嘴里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难免十分得意。

汽车……嘿嘿!他果然有才,秒秒钟想出这么好的一个名字来!让科学狂人宋应星都这么佩服。

徐光启在旁边,也是一脸膜拜。

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我对大帅的崇拜,是发自真心的,这个不算拍马屁!”宋应星理所当然地道。

然后,他眉飞色舞地接着说道,“按照大帅的指示,我已经开始建生产线,雇佣了工人,让他们加班加点,多造……汽车!大帅,你说这汽车如果加上铁皮盖子,用来冲锋陷阵,是不是天下无敌?”

“咦?”赵诚一愣,“老宋,你很有头脑啊!”

蒸汽机加上铁壳子,去冲锋陷阵,这不就是坦克和装甲车的原理吗?

“你可以试着去做。另外我提醒你,汽车产业很有前途!这东西不光是军队,将来咱们大明,人人都能开上汽车,汽车是会走进千家万户的!所以,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提高产量。另外在研发上多下功夫。这蒸汽机和汽车制作的专利,可不是属于你老宋的。我会把专利公开,凡是咱们征讨军政府管理下的人,只要交钱,就能使用专利。所以,你会有竞争对手,会有其他人也着手制造汽车和蒸汽机。老宋你要利用好先发的优势,要做出更好的车来。”

赵诚侃侃而谈,叮嘱着宋应星。

“我明白了,大帅!我宋应星能有今天,一切都是大帅给的。我不求什么,只要能让我有个安心的环境,让我好好研究这些机械的东西,还有枪械什么的,我就很满意了!”

宋应星是科学狂人,他天生对科学机械之类的东西感兴趣。

他现在说的是真心话,只要让他专心做研究,他就非常高兴。尤其是大帅的那些奇思妙想,简直是太让人心旷神怡了。

“那不行。”赵诚立刻道,“我说过,要让搞科研发明的人都富起来!要让有头脑,可以带领大家致富,给百姓做出了贡献的人富起来!你亲自动手,发明了蒸汽机,发明了汽车。想一想,一台蒸汽机,能顶多少人干活?所以,你赚钱,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而且,只有让你这样的人赚了钱,以后才会有人真心投入道科研发明去!我要让咱们军政府统治下,人才辈出,各项发明层出不穷,造福军政府,造福民族,造福世界!”

赵诚一番话,让宋应星心里像是有一团火燃烧起来一样。

“你的汽车工厂,第一批订单,就给我们军政府吧!我代表军政府,向你们汽车工厂订购一千辆汽车。”

看\回到明末搞基建\就\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