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灾年!全家团灭前,天降小福宝!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体出动送粮忙!

有村人以为这次去边关的只有商队众人,没想到老爷子直接让村里壮年的爷们儿都跟着,甚至十三岁以上的小子也一起出发。

这可不寻常啊,有人就问道,“六叔,我家的高粱还没收呢。我走了,我娘和媳妇儿得忙到什么时候啊?”

老爷子摆手,应道,“这个不要担心,就那么几亩地,大伙儿搭把手,怎么都收回来了!如今把苞米种子平安送到边关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这些宝贝呢。

“咱们别的忙儿帮不上,好不容易能为戍边军尽尽力,可不能糊弄!”

邰三爷也是帮腔儿,“听你们六叔的,快去快回,有个五六天怎么也打个来回了。说不定你们回来的时候,还能赶上一个收地的尾巴!”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更有那半大小子乐的一蹦三尺高,要知道他们平日进城一趟都不容易,更何况去边关那么远呢。

对旁人来说,上路运粮是个苦差事,但对他们来说就是快乐的旅行。

邰永禄和邰永悦、陈瑞阳,都要跟着车队一起去边关,结果被邰老爷子拦了下来。

“家里活计多,你们就别去了。哪怕帮忙看着珠珠,大人也省心啊!”

三个小子没办法,只能怏怏不乐的留了下来。

邰永安拍拍三个弟弟的肩膀,笑着安慰,“你们好好在家,等大哥再猎了好皮毛给你们一人做个大帽子,冬日去玩冰也不会冷了。”

“好,谢谢大哥!”

“大哥说话要算数!”

三个小子很好满足,立刻又眉开眼笑了!

这般,除了车队众人多拾掇了一些行李,其余村人都简单背个小包裹,带了一套换洗衣衫鞋袜就跟着队伍出发了。

贺雄到底是跟在将军身边的,论起察言观色比旁人要厉害很多。

他私下找到老爷子,问道,“大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怎么让村里人都跟去边关,并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村里这边没人护卫,万一有事……”

老爷子也没想瞒他,小声说道,“康成给家里送消息,马上就要征徭役了。村里人都走了,到时候交罚银也会容易一些。”

“徭役?”贺雄皱眉,猜不到最近有什么大事需要徭役。

老爷子越发压低了嗓子,应道,“听说有贵人要来行宫,需要徭役修葺行宫和修路。我猜测大将军应该也收到消息了,你也赶紧回去吧。万一有事,及时通消息。”

贺雄猜到一种可能,直接变了脸色,赶紧抱拳行礼就急匆匆赶路了。

二百兵卒加邰继业的货车,运粮食的马车,帮忙护卫的老少爷们儿,林林总总加一起将近三百人,走到哪里都是声势浩大。

加者邰继祖三兄弟得了老爷子的嘱咐,走到哪里都是高调,甚至路过城门的时候,还带人进城买了不少吃食用物。

于是,几乎整个县城都知道邰家村老少爷们儿去边关了。

但具体为了什么,有人说是去做工,有人说为了去草原经商,有人说是送粮食,毕竟这几日抢收苞米的声势也不小……

就是闵管事都听说了,抽空跑了一趟邰家村,一边抱着珠珠喂点心,一边同老爷子说了半晌。

老爷子不能说实情,只说有事安排,末了直接改了话头儿说道,“家里的苞米收获了,不少人都惦记买去做种子。若是你有朋友托付到头上,实在推不开,就说一声。多了没有,但匀出个一二百斤还成。”

闵管事立刻高兴了,“大叔,我还真是犯愁这事呢!我们主家虽然也种了,但照料的不算精心,收获没有咱们村里好,而且需要走礼的人家更多,根本轮不到我这里。

“而我有两个常来往的好友,当真同我说起要个几十斤试种,结果您就给我解了这难题了!”

老爷子不在意摆摆手,“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事当然先紧着咱们自家人了。”

最后就是闵管事在邰家吃了顿午饭,然后带着一袋子苞米粒子走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邰永宁就和永丰一起回来了,原来是伍家也听说邰家村的事了,所以让永宁兄弟俩回来看看,若是需要帮忙,伍家肯定会援手。

老爷子见了孙儿很高兴,但如今家里纷乱,他们帮不上还跟着惦记,于是就早早撵了他们回去读书。

两个小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有些依依不舍,但也算听话,抢在太阳落山之前又返回城里小院儿了……

夜色下的山村有种异样的安静,更因为村外斑驳的田野又带了几分萧瑟。

因为车队的离开,满村上下除了何山等十人,就剩下老弱妇孺了。

幸好,刘家村和张家村都知道感恩,夜里巡逻时候,齐齐把范围扩了两三里,帮了何山等人的大忙儿!

白日里,村里人也不分谁家了,齐心合力收拾剩下的庄稼,高粱要割倒码垛子,谷子要割掉谷穗儿,豆子要连豆秸一起拉回家,晒在场院然后用石头滚子一遍遍碾压,在去掉豆秸,一遍遍把豆子扬起来,借着秋风吹去碎叶子之类,剩下就是金灿灿的豆子堆了……

不只是邰家村,其余所有村庄,所有对田地充满了期盼的农人们都在忙碌,不知疲倦的忙碌。

原本,这个秋日就这般平淡又幸福的过去了。但变故也就在这样的时候发生了!

县衙里,县令老爷子拿着官文,神色诧异之极,转而又是愤怒和烦躁。泰安县已经好几年没有丰收了,好不容易老天爷开恩,让老百姓们有了填饱肚子的希望,但偏偏在秋收这样的时候,又闹出这样的幺蛾子!

大魏才建国多少年啊,难道气术就要尽了吗?

但生气归生气,到底还是不能抗命!

于是,他喊了差役,吩咐道,“贴出告示,三日后开始征徭役,两丁抽一,各处严格监督,有当真不能出徭役的,罚银加倍!”

差役听得一喜,但也不敢当真笑出来,只是低头赶紧应下。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上官。

县令老爷子因为每月有俸禄可拿,有田地铺子,有下属孝敬,才有心思忧国忧民。

但他们这些人的月银只够养家糊口,想过的好一些,可就指望征徭役这样的突发之事了!

虽然百姓们背后会骂他们黑心,可赚银子嘛,怎么可能什么都不付出,是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