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 > 第567章 人精子中的人精子

御书房一屋子人,打眼一看就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明显是正式议事的样子。

盛明麟进惯了御书房,但还真没参与过这种正经议事,心里有些吃惊,但他脸上稳得住,含笑施了礼。

可他没想到的是,大臣们对他的态度,好到出奇,一个个笑容可掬,大牙豁子都笑出来了。

一聊起来,他就懂了。

大家是在商量昨天他的提议。

如今御书房这些人,不说是全天下人精子中的人精子,也差不多了,所以大家一听到这个议题,立刻就会想到之前明熙帝封太子时的承诺,一年的风调雨顺!

如今更牛了,凡我大盛子民,虔诚祝祷,便会有福泽庇佑,康健长寿。

没说的20%那么精确,但已足够让臣子们惊喜和敬畏。

然后大家商量着,把祭天的时间,放到了年三十的晚上。

年三十晚上戌初(19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基本上就算再贫苦的农家,也都饭菜上桌,一家人吃着饭了,因为要熬年,所以肯定都没睡,也不至于多困,闭眼祈祷一会儿都有空,正是最适合的时候。

但,告示如何下发,祭天谁去祭,大家正在商量。

如今最多人赞同的,是皇上、太子和珠珠带着大家一起去,告示也这么下发。

这就是谁也不得罪了。

盛明麟安静地听了一会儿。

其实,叫他看,这个议题根本不用商量。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影响深远的祭天,其政治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封禅。

明熙帝还年富力强,又没有退位的打算,他傻了才会把这个风头让给太子,不在于他爱不爱儿子,关键动摇统治啊,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有木有?

但这话他自己不能说,大臣们也不好说,包括端王爷也不好说。

太子自己倒是可以婉拒,但他也不能点破,祭祀神明这种事他又不能坚拒。

还有珠珠。

珠珠才多大点儿,祭天的仪式那么繁琐,时间那么长,出一点错又不吉利,让珠珠去就是受罪。

祥瑞什么的,放在心里就可以了,真不用天天放在嘴上或者顶在脑袋上。

所以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上带着太子和百官祭祀,也就是说,告示上只有皇上,不提太子和珠珠。

这点事儿,这些人想不明白吗?

怎么可能!

这些老狐狸一个个门儿清,可是有些话,他们不好说。

这种万年不遇的大风光,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你张口就否了太子?

这还不得把人得罪死了?

或者不让珠珠去?

虽然话没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事儿跟珠珠有关,说不让珠珠去,那以后还想不想好了?

盛明麟心说怪不得莫名其妙叫我来,估计明熙帝这是心头火热,懒得等大家慢慢商量了,所以叫他来“年少气盛”、“直言不讳”一把,早早地把事儿定下来。

这个话他还真敢说。

他了解太子。

太子是一个公心很重的人,他权欲心不重,公心重,所以为天下好的事情,他就会乐意配合。

而且,别人不知道他们能不知道吗?这种事情以后又不会没有,太子急什么!

于是盛明麟瞅了个空儿,就开口道:“诸位大人,明麟可否说一句?”

旁人连忙道:“世子爷尽管说。”

盛明麟就道:“诸位大人皆言之有理,但明麟忽然想到一点小处。百姓其实记不住太复杂的东西……所以,若想传得快,传得广,告示越简单越好。明麟说一句僭越的话,官府告示下发,百姓只怕连祭天都记不住,所以告示最重要的就是强调时间。”

“强调时间,让大家去感受,等事情发生之后,大家自己感觉到了变化,才会转而寻根究底,才知这样大的好处是因为皇上祭天,皇上受命于天,才会福泽万民,才会百姓拥戴,政令通达,盛世绵延。”

“一切皆是为了大盛,为了百姓,所以明麟觉得,祭祀有皇伯伯带领便够了。”

其实他是在偷换概念,却说得煞有介事。

老狐狸们也假装没听出来,他话音落,顿时一片对对对,是是是,后生可畏啊,王爷你后继有人啊!

“就是这话。”端王爷配合他:“我也觉得皇兄一人足够,叫珠珠去,那就是开玩笑了,珠珠不过一懵懂小儿,皇兄偏疼她几分,才得了些体面,让她去祭天那不是胡闹么。”

太子接话道:“我也如此认为,父皇,儿臣愿与百官一起,同领上天和父皇赐下的福泽。”

气氛到了,明熙帝便拍板点头了。

朝上以最快的效率下了告示。

除了官府告示,还下了内部的告示,严令每一个地方官员,都必须将此事通传各村镇,而且在除夕当天,还需敲锣打鼓,再次在每个街巷通传一遍,而且有钟楼者,打更者,都需在那个时间单独提醒,朝廷会派出锦衣卫四处督查,发现延误就地免官,押回京城受审。

于是,等几路藩王进京之后,第一件听说了湘王爷出家为道,第二件就是除夕赐福。

今年因为立了太子,所以招了好几个藩王进京,他们听到的第一反应,都是“皇兄疯了吧?这种谎也敢扯!”

可是等进了京,看到神仙楼,再与之前的听到一些消息对应上……心里顿时信了八成。

于是珠珠成了各路藩王第一想见之人。

但端王爷才不会跟各路藩王走太近,珠珠又在家里猫冬,所以居然一直没能见面。

外头忙着,盛明麟也没闲着,悄悄办了一件小事儿。

谢二舅舅终于帮着找好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军中的千户,名叫唐魁,是谢二舅舅的好友,他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次子又夭折了,只余下了老两口,如今都年近半百了。

虽然身份不算高,却是根正苗红,谢二舅舅跟他通了气,盛明麟也亲自过了眼,跟太子报备了一声,就把韩酒酒带过去,摆了酒上了族谱,正式认了爹娘。

值得一提的是,在韩酒酒的坚持下,他和韩弯弯还抓了个签,确定了用韩酒酒的名字,

盛明麟本来想让他叫唐酒的,同样在韩酒酒的坚持下,叫了唐酒酒,盛明麟也帮他消了奴籍,在鸿鹄卫给了他一个教习之职,正式开始教授。

虽然是件小事儿,但办完了,对盛明麟这个强迫症来说十分友好,他就彻底放心了。

团子听说了这事儿,十分羡慕:“糖酒酒!一听就甜甜哒!”

唐酒酒笑得露出了大白牙。

他也觉得挺好的,而且,虽然不是亲爹娘,可两口子都是热忱又憨厚的人,一接触就觉得很舒服,之后也可以当亲戚走动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