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一十五章:袁绍自首

我,刘辩,雄主 第一百一十五章:袁绍自首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日,朝中二千石之臣以及皇室宗亲入玉堂殿吊丧,千石、六百石之臣则拜伏于殿外嚎哭,宫内宦官、宫女,皆穿丧服。

趁着众人吊祭裕帝之际,主持国丧的何苗与刘辩、卢植、羊续私下商议一个实际的问题,即裕帝的灵柩停柩多少时间,又花多少钱去操办这场国丧。

历来皇帝驾崩,惯例是七日而殡,但出殡并不意味着立即就下葬,而是按照虞礼,前后要办九场丧礼,礼罢神主附享太庙,这丧礼才算结束。

前前后后,差不多需要七个月的时间。

至于这七个月里尸体若是腐烂发臭,那就只能靠香料遮掩臭气。

同时在这七个月里,朝廷也会向各州的诸侯发放符节,召刘氏宗亲前来吊丧,唯各地太守例外,以免各地官府失去运作。

刘辩命张命宗府、太常、少府估算开销,保守估计花费上亿,甚至更多。

对此刘辩心中也颇为肉痛,私下暗暗摇头:若灵帝泉下有灵,不知会做何想。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灵帝,不,裕帝只有在他感兴趣的事上才舍得花钱,甚至于奢侈,但在不感兴趣的事上,裕帝还是很抠门的。

因此刘辩也吃不准裕帝舍不舍得在自己的丧事上大花钱财。

不过,就算裕帝愿意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七日下葬,刘辩也不好提。

在汉朝,这就是一笔必须得花的钱,这不,无论是董太后、何皇后,亦或是像卢植、羊续等朝中大臣,都对宗府、太常、少府估算得出的上亿开销毫无意见,甚至于,董太后还倾向于让丧礼变得更为奢侈,为此表示可以从西园钱中支出一笔,不过卢植、羊续等人并不赞同,坚持效仿桓帝的规格,这让老太太颇为不喜。

当晚,刘辩又领着朝中百官为裕帝守灵,因为年纪的关系,到后半夜时,卢植、羊续、曹嵩、崔烈等人曾多次劝他到偏殿打个盹,小憩片刻,但刘辩却没有答应。

倒不是要借机展现什么孝道,纯粹只是他心中对裕帝有些不舍罢了,哪怕他曾经将其视为一个昏君。

正因为这份复杂的心情,刘辩在裕帝的灵堂上并未像其他人那样嚎嚎大哭,只是在想到裕帝生前与他相处时红了眼眶,这份真实的表现,让卢植、羊续等正值的朝臣颇为赞赏。

直到次日天微微亮时,刘辩实在撑不住了,才在夏侯渊的护卫下,倚在蔡琰的肩旁在角落小憩了片刻,前后也不过一刻时,旋即又被众朝臣哭裕帝的声音吵醒。

见此,张让亦劝刘辩到偏殿稍憩片刻,但刘辩还是拒绝了,只是吩咐张让尽快准备好丧礼所需之物。

一连吊丧三日,别说刘辩精神憔悴,诸大臣也难以支撑,因此,刘辩也默许这些人回家府歇息一晚。

众大臣也不矫情,私下商量好了,以轮换的方式,让那些实在撑不下去的大臣回家府歇息。

其中,便包括司空袁隗。

没想到他回到家府,刚下马车,便有府上家令偷偷向他禀告:“老爷,本初少主来了。”

袁隗闻言面色顿变,看了看街上,这才低声问道:“几时来的?可有被外人看到?”

那家令摇摇头说道:“老爷放心,家中已知晓本初少主犯了事,不敢声张。且本初少主来时也十分小心,反复叮嘱我等不可声张,我便将他安置在别苑,叫心腹送去饭菜,府里大多数人皆不得而知,更遑论外人。”

袁隗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带我去。”

家令点点头,领着袁隗来到别苑的一间屋内,袁隗果然看到袁绍躺在榻上,听到声响猛地坐了起来,警惕的目光在看到袁隗时才放松了些许。

“叔父。”他笑着唤道。

“……”

见袁绍一副好像若无其事的模样,袁隗面皮抖动了两下,忍着气吩咐家令道:“你先退下,吩咐人不得靠近。”

待家令依言退出屋外后,袁隗这才快步走到榻旁,压抑着愤怒咬牙道:“本初,你做得好大事!”

看着袁隗激动的模样,袁绍摊摊手道:“事情到这种地步,我亦不想,叔父若是畏惧,何不叫人将我绑了,扭送朝廷?”

“……”

袁隗愤愤地盯着眼前这个曾经很是赏识的侄子,半晌叹了口气,问道:“你有何打算?”

“我也不知。”

袁绍摇了摇头,反问道:“朝廷现在是什么状况?”

袁隗目视着袁绍说道:“太子罢免了大将军的职务,命何苗暂行大将军事……”

“太子罢免了何进?”袁绍闻言一惊,旋即嗤笑道:“可笑何进那晚前畏狼、后畏虎,最终还是逃不过被罢免,若他当时能有几分勇气,振臂一呼,宫内宦官皆死!”

袁隗闻言冷笑道:“正因为何进那晚不曾亲自出面,太子才饶了他,甚至允许他照旧住在大将军府,否则……”

“否则?否则太子还会杀了何进不成?”袁绍不以为然。

“未必……”袁隗冷哼一声,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太子刘辩在召见朝中群臣时面色阴沉的模样。

平心而论,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象过,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童竟然能带给他们如此强烈的压迫力。

摇了摇头,他再次问袁绍道:“你有何打算?”

“我实不知。”袁绍摇摇头说道:“我来就是想跟叔父商量。”

听到这话,袁隗顿时来气:“那晚你与何进谋划铲除宫内宦官之前,却不想着与我商议?”

袁绍无言以对:“事到如今,还提它做什么?”

袁隗轻哼一声,旋即皱着眉头说道:“昨日,太子便已下令城门校尉赵延率军缉拿你,我知道你以往与其手下十一个城门侯也有来往,不过此时此刻,最好不要奢望他们冒着渎职的危险放你出城。”

说罢,他看了一眼袁绍,解释道:“太子亲口下令,将那夜放你等进宫的苍龙司马并数十名郎卫尽皆处死,由羊续亲自监刑。”

袁绍释然,随即皱眉道:“那怎么办?万一被赵延抓到……”

“眼下知道怕了?”袁隗瞪了袁绍一眼,旋即沉声说道:“不必惊慌,虽说太子命羊续、赵延率军全城缉捕,不过眼下宫内忙着操办先帝的丧事,无暇调动太多兵力抓你,倒也并非没有机会逃出城外,只是你这一逃便坐定了罪名,纵使逃出雒阳,亦背负罪名……待朝廷处理罢先帝丧事,令各州各郡派人拿你,恐你这一世也难以洗刷罪名,还要连累我袁氏名声受损。”

袁绍听出了袁隗言下之意,愕然道:“叔父的意思是,让我去自首?”

不等袁隗说话,他便自暴自弃道:“太子素来不喜我,又有张让在旁挑唆,我若自首岂能活命?叔父若担心袁氏名声受损,何不叫人绑了我,扭送宫内?”

“愚子!”袁隗瞥了一眼袁绍,没好气道:“我既叫你自首,又岂会叫你白白送死?”

一听这话,袁绍赶忙起身下拜:“请叔父救我!”

见此,袁隗扶起袁绍,正色说道:“你若听我的,立刻前往大将军府求见何进,动之以情,请他代你出面自首,就说当夜之后,你躲在大将军府上,绝无畏罪潜逃之心。若太子要杀你,我会以‘国丧期间、杀人不祥’请太史劝说,若我所料不差,太子多半会将你关入监牢,待国丧之后再做处置。如此,你便逃过一劫,等到国丧罢,太子要举行登基典礼,介时大赦天下,或能赦你。”

袁绍闻言犹豫道:“若太子不赦我,又该如何?”

袁隗微笑道:“国丧少则三月,多则半载,这些时间,足够联络各地有名之士为你求情。……说到底,你也只是想要铲除宦官,又非当真要谋反,倘若天下名士联名上书,求诛宦官,你此前所为就谈不上大恶。……既然不是大恶,太子自然不好再杀你。”

袁绍恍然大悟,欣喜拜道:“多谢叔父指点。”

说罢,他又忍不住愤恨道:“那刘辩小儿,无知愚昧,宁可轻信阉官亦不愿近我等士人……”

“休要多话,速去。”袁隗皱着眉头打断道。

袁绍遂不再多说什么,乔装打扮,从叔父府邸后门而出,径直朝大将军府而去。

就像袁隗所说的,虽然刘辩命城门校尉赵延全城缉捕袁绍,而赵延本人也深恨袁绍,但他一来没有足够的人手,二来也不敢在国丧期间兴师动众全城搜捕,充其量只能令各处城门严防袁绍逃出城外,这也使得袁绍没花太多力气便来到了大将军府。

此时他忽然看到大将军府门前站着一群人,好似也悬挂什么,为首一人袁绍认得,乃钩盾令宋典。

“他来做什么?”

袁绍心下怀疑,躲在小巷中远远窥视大将军府,思忖着该如何进府。

忽然,大将军府府门敞开,何进领着一干仆从、卫士以及府上府掾走出门外,仰头看去,便看到宋典带着一干少府府吏正在他府上安装一块横匾,横匾上刻着‘士人领袖何遂高’几个字。

何进当即怒道:“宋典,你安敢欺我?!”

宋典昔日亦是十常侍之一,乃少府手下钩盾令,相较张让、赵忠、孙璋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以往也不敢介入长秋宫与永乐宫的争斗,后来太子刘辩一方逐渐势大,宋典便与毕岚等人从中立倒向了太子。

见何进发怒,宋典连忙上前作揖行礼,笑呵呵地说道:“大将军,不,何国舅,小的哪敢欺您呀?是太子向我少府下令,命我少府为您刻一块横匾……这不,刻成后小的立马就给您带来了。”

何进面色一滞,毕竟他当时确实听太子说过,当时他还以为只是太子愤怒之下的说辞……

心中一转念,他指着宋典骂道:“那不过是太子一句气话,岂是当真?定是你等……是张让对不对?是他对少府下令!还有你这厮,专程来看我笑话!”

“怎么会呢?”

宋典面带笑容,然而笑容中却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