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二十二章:陈王、许劭

我,刘辩,雄主 第一百二十二章:陈王、许劭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王刘宠,当年刘辩初看汉末这段历史时,对此人印象挺好。

毕竟甲子黄巾爆发那年,许多郡县官兵皆弃城而走,而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宠,当时却遣散家财征兵自卫,最后在黄巾起事的浪潮中成功保护陈国不受侵犯。

再加上陈王刘宠善待流民,在中平年间的战乱与饥荒中救下了几十万人,虽种种迹象表明此人也有不小的野心,但总的来说刘辩对他的印象还是蛮不错的。

在他看来,陈王刘宠算是比较有能力、且品性也不错的诸侯,只是可惜被袁术偷袭了,空有一身抱负却死于非命。

但如今作为汉朝的新君,刘辩对陈王刘宠的看法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这次刘宠不亲自前来雒阳吊丧,仅叫其世子与陈国相骆俊前来,就让刘辩十分不满。

要知道,陈王刘宠的性命是裕帝保下来的。

熹平二年,也就是十六年前,当时的陈国相师迁奏陈王刘宠与陈国前国相魏愔共祭天神。

诸侯祭天?你想做什么?

周礼明确规定,天子祭天、诸侯祭土,诸侯是没有祭天资格的,这是僭越!

于是陈国相师迁就把陈王刘宠与前国相魏愔给告了。

而当时裕帝刚刚处罚渤海孝王刘悝,不忍再处置刘宠,得知魏愔借口说是与刘宠共祭黄老君,求长生之福,遂在中常侍王酺等人的奏告下,只将两任陈国相魏愔与师迁给诛杀了,唯独下诏赦免了刘宠。

虽说是是非非如今已难以辩论,但先帝怎么说也有网开一面的情分,你刘宠不亲自前来雒阳,仅派世子与国相前来,这算什么?

不得不说,这件事令刘辩对刘宠的看法大打折扣,连带着刘宠曾经善待流民,刘辩也有些怀疑是收买民心。

当然了,不悦归不悦,刘辩还是派司徒崔烈去接陈王世子并陈国相骆俊,请到崇德殿相见。

看得出来,陈王世子与骆俊都对刘辩的年纪感到惊异,更惊异的是刘辩年仅十二岁却能在崇德殿处理政务,身边只有卢植、羊续、曹嵩、崔烈而不见何进、何苗兄弟,因此二人在觐见时偷偷打量刘辩,区别仅在于骆俊做的隐秘,而陈王世子则稍显无所顾忌。

直到刘辩沉声开口:“陈王为何不来?”

言语中的质问意味,让陈王世子与骆俊一愣。

相比之下,骆俊的反应更快,他见刘辩开口后,卢植、羊续皆看着他们主臣,并未插话,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恭敬道:“回陛下,因汝南葛陂黄巾窜入陈国,杀人抢掠,陈王正在率人围剿,故先派世子与下臣一同前来吊丧。”

“哦?”刘辩这才想起陈国确实紧挨着汝南郡,心中的不满稍稍抚平,问道:“先前朝廷命袁术赴汝南平叛,怎么叫葛陂黄巾逃去了陈国?你是说,袁术是在糊弄朝廷?”

“这个下臣可不敢断言。”骆俊恭敬道:“据下臣所知,袁术赴汝南之后,确实征募了一群乡勇县卒征讨葛陂贼子,据说还胜过几场,至于为何未曾剿灭,大概是贼子狡猾,未曾除灭吧。”

“呵,倒是个不得罪人的说法。”

刘辩轻哼一声,对赵淳道:“赵淳,你领世子与陈相先去玉堂殿拜祭先帝吧。”

“臣遵命。”赵淳躬身领命,此举看得陈王世子与骆俊十分惊讶,对刘辩也愈发恭顺。

待他主臣二人离开后,卢植好奇问道:“陛下对陈王刘宠是有什么成见么?”

见被卢植猜到,刘辩也不隐瞒,如实说道:“我只是不悦他并未亲自前来为先帝吊丧,不过既然是忙于讨贼,姑且可以谅解。”

卢植、羊续几人点点头,也就没深究。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既已对陈王刘宠起了疑心,这份疑心短时间内就消除不了。

比如刘辩也难免会猜想,陈王刘宠会不会是欺他年幼,这才没有亲自前来吊丧,顺便朝见新君。

当然,以刘辩的性格,就算有少许疑心也不对那刘宠怎样,他连董重都能容纳,又岂会容纳不了一个刘宠呢?

况且,刘宠堪称是当前他汉室宗亲中出类拔萃了,虽然能力与忠诚不能与刘虞相提并论,但比起大多数刘氏宗亲,刘宠还是要好的多,称得上是栋梁。

因此只要对方不暴露出明显的恶迹与反相,刘辩也任他去。

而与此同时,骆俊在跟随赵淳前往玉堂殿的途中,亦在旁敲侧击探问刘辩的事。

赵淳也有些不满陈王并未亲自前来,见骆俊试探,索性就明确告知他道:“陛下虽年幼,却是聪颖明察之主,初即位便已掌控了朝政,若有人要欺他年幼,呵呵,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骆俊听出赵淳隐隐有所指,急忙道:“陈王确实是在讨伐葛陂贼,此事陈国人人皆知,望常侍多多美言两句。”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份礼单,塞给赵淳。

“这就不必了。”赵淳退却了骆俊的贿赂,告诫道:“新君即位,陈王理当入朝朝见。”

与一些贪财的小宦官不同,赵淳注定日后要当拱卫司的监正,自然不希望因为收受贿赂而惹新君不快——虽然事实上刘辩并未禁止宫内宦官收受贿赂,只是不允许因私废公,但赵淳自认为在这方面还是谨慎点为好,反正他上头有两个哥哥都捞了大把的钱,他也不缺钱花。

“理当、理当。”骆俊连连附和。

别看他与那位新君只打过一个照面,但看卢植、羊续、崔烈几人对那位新君的态度,以及那位新君在接见他们主臣二人时那从容恣意的态度,他也猜到那是一位不好惹的幼君。

随后,待陈王世子主臣拜祭罢裕帝,赵淳又领他们去拜见何太后。

期间当骆俊暗中向赵忠递出贿赂时,赵忠倒没拒绝,笑呵呵地收下了。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的岁数很难再陪伴新君许久,反正有弟弟赵淳在,有捞钱的机会自然要捞,毕竟当年买爵委实花了他不少钱。

见过何太后,献上赙金,陈王世子与骆俊又被赵淳领着去见董太后。

等到这些事都了了,赵淳又为他们安排住处。

期间,赵淳向骆俊问起了汝南的事。

他原本是打算替刘辩问问汝南袁氏有何动静,却不想骆俊在思忖了一番后犹豫道:“……说到汝南可曾发生什么大事,除了葛陂贼以外,怕也就只有那许劭了吧。”

“许劭?那是何人?”赵淳不解道。

骆俊摇摇头道:“此人可不简单,他乃汝南名士,连汝南袁氏都不愿得罪他呢。”

“哦?”赵淳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问道:“此人做了什么大事么?”

“这个……”骆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在赵淳的催促下斟酌道:“前段日子汝南传出谣言,言新君宠信……呃宠信宦官,迫害士人,将袁公路、何伯求、王子师等一干贤士纷纷抓入诏狱,汝南一时哗然,多有士人聚会议论此事,许劭亦是其中之一……”

赵淳听得眉头紧皱,喝道:“荒谬!袁绍、何颙、王允等人率军逼宫,形同谋反,若非陛下出面制止骚乱,我等尽皆遭其屠戮,何来迫害?”

骆俊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说。

见此,赵淳忍着心中不快替陈王世子与骆俊安排了住处,随即匆匆回到崇德殿,将打探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刘辩。

刘辩听罢皱起了眉头:“许劭、许子将啊……”

“陛下知道此人?”渠穆好奇道。

见同在殿内的卢植、羊续几人也惊讶地看来,刘辩笑着说道:“月旦评的许子将嘛,我当初养在民间时,也曾听说汝南平舆有二龙……”

说罢,他转头对曹嵩道:“听说,曹卿的公子孟德,当年为了让这许劭为他一评,还拿兵器威胁他,最后许劭做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评价。”

“哈哈。”曹嵩捋须尬笑道:“小儿胡闹、胡闹,当不得真。”

在刘辩的一番打诨下,众人也不再惊讶新君为何知晓许劭的名声,纷纷就此事表达看法。

崔烈率先说道:“恐怕这背后有人在推动。”

虽然他没有提及是谁,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刘辩也没提及:“不奇怪,当叔父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侄子被处死吧?”

见刘辩表现地如此轻松,卢植忧心道:“臣担心闹到难以收拾……”

“不至于的。”刘辩摇摇头,旋即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桓帝与先帝传下的国家,我不敢说不好,但有些地方确实需要改进,而一旦改进,就势必要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趁着袁绍等人这件事,先摸摸那些人的影响力,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这还不是一桩非要撕破脸皮的事……”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就想到了新君前几日提及过的科举制。

的确,那才是势必会弄到双方撕破脸皮的大事。

此时,张让在旁开口道:“陛下,老臣亦知晓那许子将,此人不务正业,哗众取宠,专门以妄评官员、妄议朝廷博得名声,如今这该死的竟然敢妄议陛下,老臣以为,不管此事背后是否有人推动,陛下都应当给予重惩!”

刘辩听罢也不做答复,问卢植、羊续道:“太师、太傅如何看待?”

卢植与羊续对视一眼,心情委实复杂。

尤其是羊续,当年被党锢牵连时,他其实也是‘妄议朝廷’的一份子,恨庙堂昏暗、天子宠信宦官,而如今有幸身居高位、辅佐一位聪慧贤明的幼君,此时再看那些妄议朝廷的士人,他心底竟无一丝认同。

“臣认为应当严惩!”

他咬咬牙道:“有志之士当投身仕途,报效国家、扫除世间邪恶,而不是在诗酒聚会之间夸夸其谈!”

“……”

卢植惊愕地看向羊续,嘴唇微动,但终究是没说什么。

显然,他心底也认同羊续的观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