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二十四章:八月

我,刘辩,雄主 第一百二十四章:八月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初,雒阳朝廷于雒河南岸的灵台为裕帝举行第三次虞礼,依旧由何苗、羊续、张让、董重等人主持,新君刘辩携董太后、何太后及朝中百官,还有似陈王刘宠世子等从各地入雒吊丧的刘氏宗亲,一同拜祭灵帝。

仪式罢又于宫内设宴,宴请臣子,又花费不小。

此时,新君刘辩追谥先帝为‘孝裕帝’的事已传遍雒阳朝野,有不少人对此暗中嘲笑:观先帝生前的种种荒诞举措,岂配得上‘裕帝’之称?

不过却没有人公然评价此事来刺激新君,毕竟明眼人隐隐感觉地出来,朝廷正在发生两件重大的改变。

首先,新君正在逐步加强对雒阳的控制。

从罢免大将军何进到削减卫尉的权柄,将董重的权利限制在北宫,最后是设拱卫司,整顿虎贲军与羽林军,再到如今,新君下令扩建虎贲与羽林,扩增二军至五千人的编制,朝中群臣对此根本无法反对。

毕竟曾经的朝中士人领袖,即大将军何进与袁氏,前者已经被新君罢免,而后者则陷于‘袁绍率军逼宫’的泥潭中,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也不想与新君撕破脸皮,这就使得刘辩的改制实行地非常顺利。

当然,不乏有朝中官员找到卢植与羊续,想从二人这边探探新君的口风,但卢植与羊续都表现地十分淡然:“陛下鉴于此前宫内发生的变故,故而整顿、扩充禁卫,这有什么值得惊奇的?我等臣子只要问心无愧,禁军过万也好,过十万也罢,又何来恐惧?”

这话一出,自然也就没人再盯着这件事不放了,否则岂不是证明自己心虚?

相较扩充虎贲、羽林二军,真正让朝中群臣感到无法接受的,还得是新军设立拱卫司一事。

因为按照新君新颁布的诏令,虎贲、羽林、城门校尉这三支皆归入拱卫司管辖,虽然卢植、羊续都明白这是新君想要通过一个拱卫司来控制雒阳,就像尚书台逐渐取代了朝议的职能,但大多数朝臣却更在意另外一点,那就是宦官势力的再次兴起。

可惜卢植、羊续等人尚书对此缄口不言,何进无权奏告,袁隗又不敢上奏,以至于朝中只有太常种拂领着儿子谏议大夫种邵与一群侍郎、御史、议郎,为此事议论纷纷。

然而这些人上奏的奏章,却好似泥牛入海,不见丝毫回应。

种拂私下去见卢植,询问那些奏章的去向,卢植难以作答,后者怎么好说,新君随便翻看了几份,便将那些奏章通通都封存了呢。

犹豫半晌,卢植如实地对种拂做出解释:“陛下有意通过拱卫司加强对二宫以及雒阳的控制,此事非你我臣子可以参与。”

的确,若是天子想要收劝,臣子还真不好阻拦,否则便是不忠的表现,种拂对此也不排斥,他只是无法接受是通过拱卫司。

他皱眉问卢植道:“为何是拱卫司,而不是尚书台?”

卢植摇头道:“尚书台的权利已经过大了。”

这话虽然有安抚种拂的意思,但不可否认这的确也是事实,如今的尚书台,是有权可以号令朝廷辖下任何一个司署以及各州各郡事务的。

就拿官员替换、补充、迭代来说,基本上都是由尚书台拟定人选,新君最多瞥一眼就盖玺下诏。

虽说这主要体现了新君对卢植与羊续二人的信任,但也不可否认,此时的尚书台,的确是权力滔天。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卢植都觉得不应再继续补强尚书台的权力,免得祸及继任的君主。

待事后卢植将此事奏告刘辩,刘辩也不在意:“拱卫司新设,朝中诸臣必然会有不习惯,等过些日子习惯了就好了。……话说回来,袁隗、袁基对此有何反应?”

“他二人并未参与。”崔烈回答道。

刘辩听罢微微点了点头,似笑非笑道:“看来,他叔侄二人或许也在等我几个月后对袁绍做出的判处……”

这不奇怪,毕竟等到裕帝下葬,朝廷设登基典礼,那时必然要有一次大赦天下的君恩,到时候刘辩既可以赦袁绍、也可以不赦,因此在事情还有回旋余地的情况下,袁隗等人估计也不想与新君撕破脸皮。

当然,这并不妨碍袁氏通过舆论对新君施压,迫使新君就范。

同理,刘辩不急着做出表态,也是想在国丧的这约七个月时间里看看袁氏一族的能量,然后再来决定,到底能否彻底端掉袁氏——毕竟袁家的祸害可不止一个袁绍,单单明面上就还有一个袁术哩。

正因为如此,双方目前在朝中呈现诡异的平静,而汝南那群嘴政之士,或许便是双方首次的角力。

『可惜凉州叛军尚未讨平,否则,调诸路得胜之师回朝,何愁袁氏被我逼反?……至少能多几分底气。』

拾起一份由朱儁送来的最新战报,刘辩心下暗暗想道。

就在刘辩做出这般感慨之际,渠穆、蹇硕率二百虎贲、一百羽林骑,也已抵达豫州的治城谯县。

得知消息,豫州刺史黄琬惊疑不定,犹豫半晌,还是决定出府相迎,毕竟那两个宦官乃是天子使者,他就算再厌恶宦官,也得给新君面子。

于是乎,他带着刺史府的一干府掾出府相迎,板着脸朝渠穆、蹇硕二人拱手而拜:“不知天使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不同于黄琬这群人就差将嫌恶二字写在脸上,渠穆与蹇硕对黄琬却是十分恭顺。

毕竟,别看黄琬自己对新君是否信赖他毫无信心,但渠穆久在刘辩身旁,却知道黄琬在新君心中,至少能在‘忠臣录’上排在前五。

考虑到前几名就是卢植、羊续、刘虞等人,就知道能排前五是什么分量。

因此他丝毫不敢有倨傲之心,连忙拱手回礼笑道:“刺史多礼了……”

他本是客气客气,还黄琬面子,岂料黄琬身后有一人竟毫不客气地冷笑道:“黄公率我等出迎,乃是敬圣上也,岂是敬你两个阉官?”

蹇硕顿时大怒,怒斥道:“你何人也?”

那人也不惧,正要开口,却被黄琬斥退,旋即,黄琬歉意对二人道:“此乃内弟来敏,得罪之处,请两位天使恕罪。”

渠穆伸手拦下还打算说些什么的蹇硕,面带笑容却正色对黄琬道:“看在刺史的面子上。”

“……多谢。”

黄琬有些意外于自己居然有这面子,在略一迟疑后,将渠穆二人请到府内,其余虎贲、羽林,亦吩咐府上杂卒准备饭菜。

片刻后,黄琬将二人请到了府内的书房,只见他屏退左右,恭敬对渠穆道:“天使到来,莫非是新君有何指示?”

渠穆微笑道:“刺史勿虑,此乃圣上手书。”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份行文,递给黄琬。

黄琬不敢怠慢,朝着雒阳方向躬身拜了三拜,这才双手接过行文,拆开观瞧。

这份行文,论文体更像是刘辩单独写给黄琬的书信,首先是肯定黄琬以往的功绩,随后又不失尊议地表示希望黄琬继续忠于朝廷,鉴于文笔老练、略显俗套,黄琬稍稍有些怀疑是朝中尚书代新君执笔。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君对他做出了肯定。

怪不得这二人方才对我恭敬……

暗暗瞥了一眼渠穆,黄琬心中大定,他已肯定渠穆、蹇硕二人并非冲着他而来。

可不是为他,又是为谁呢?

在行文的后半段,他就找到了答案,一时间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少顷,他将书信放在一旁,皱着眉头问渠穆、蹇硕二人道:“新君为何会得知此事?”

渠穆笑着说道:“朝廷自有渠道,刺史不该问及。……不过既然是黄刺史问起,咱家索性也不瞒着,此乃陈国相骆俊赴雒阳吊丧时提及。”

“陈王刘宠的国相么?”

黄琬皱了皱眉,旋即斟酌道:“陛下命我处理此事,然我以为,对那些士人稍加训诫即可,不知两位天使……”

话音未落,就见渠穆正色打断道:“黄刺史,诽谤朝廷、妄议圣上,败坏陛下的名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从旁,蹇硕破有深意地说道:“……倘若黄刺史下不了狠心,此事也可以由我拱卫司接手,黄刺史只要给予协助即可。”

这怎么行?

瞥见蹇硕在一瞬间露出兴奋之色,黄琬顿生不好的预感,当即揽下道:“不,既是我豫州士人之事,自当由我这个刺史来出面。”

见此,渠穆点头道:“如此也好……话说黄刺史可知那许劭身在何处?”

由于许劭在汝南确实十分有名,黄琬无需派人打探也知道许劭的所在,无奈回答道:“此人乃汝南太守赵谦手下担任功曹,天使稍歇几日,待我派人将其带来。”

“等等。”渠穆抬手打断,询问道:“据咱家所知,汝南郡的郡治,就在平舆县,与汝阳相邻,对吧?”

“……是。”黄琬有些迟疑。

见此,渠穆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与刺史同去平舆,省得来来回回,耽误了陛下的嘱托。”

黄琬不好拒绝,唯有答应。

当晚,蹇硕在黄琬替他们安排的住处中问渠穆道:“你叫那黄琬去拿人即去,何必再跑一趟?”

渠穆摇头笑道:“你不知,陛下此番派我等前来豫州,教训那群嘴政之士只是其一,至于其二,陛下也命我等顺路收集汝南袁氏贪赃枉法的证据。是故,你我终归是要去一趟汝南。”

“原来如此。”

蹇硕恍然大悟,遂不再多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