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二十六章:狂士许劭(二)

“先拖下去。”

待渠穆一声令下,那两名虎贲士拽住许劭的双臂就往外走。

“你、你等要做什么?!”许劭心中慌乱,大声呵斥,然而那两名虎贲士却置若罔闻,无助的他下意识抬头看向黄琬与赵谦,但终究没有开口求助,最终还是被那两名虎贲士拖到了外头。

而黄琬与赵谦亦抿着嘴唇,目视着许劭被拖走,直到后者被拖出屋外,黄琬这才转头看向渠穆:“天使……”

仿佛是猜到了黄琬的想法,渠穆笑着说道:“黄刺史放心,既陛下嘱咐我二人以刺史为主,我二人便不敢喧宾夺主,不过这许劭实在太过狂妄,而刺史与赵太守又太过宽容,这般反而会助长了那狂士气焰,为避免耽误陛下的托付,不如将此人交由咱家先教训一番,令他供出参与的众人。”

黄琬思忖片刻,委婉道:“许劭名气颇大,天使……”

渠穆好似再一次猜到了黄琬的顾虑,笑道:“这许劭乃陛下谕令缉捕一人,咱家可不敢害他性命,只是要稍微叫他懂些礼数。”

听到这话,黄琬遂放下了心,微微点了点头。

当然,他也明白渠穆这番表态是要给许劭做做规矩,叫那狂士吃些苦头,但他也没想去干涉,谁让那狂士方才如此狂妄。

不止是他,太守赵谦也未替许劭求情,只是低声提醒渠穆道:“天使,许劭出身平舆许氏,亦是汝南望族……”

渠穆笑道:“多谢赵太守提醒,不过此番咱家奉皇命而来,岂能因为爱惜羽翼而辜负了陛下的信赖?不过咱家有些不解,这等狂士,为何却有这么大的名声?”

“……”

在与黄琬对视一眼后,赵谦思忖片刻,回答道:“许劭,最初是仰其兄名气。……许劭之兄名虔,字子政,昔汝南召陵名士谢甄见许虔,称赞其正直忠诚可媲美仲举公,伐恶退不肖有范孟博之风……”

“哼。”黄琬忽然冷哼一声。

不为其他,只因为黄琬口中的‘仲举公’便是士人曾经的领袖,‘三君’之一的陈蕃;而范孟博,则是‘八顾’之一的范滂。

他对这两位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他不爽的,是那所谓的汝南召陵名士谢甄,尤其不爽后者动辄将谁谁谁比作陈蕃、范滂。

试问,你谢甄、谢子微何来的资格,把年仅二十岁的许虔、许劭称之为‘平舆二龙’,并将其与陈蕃、范滂相提并论?

要知道谢甄为人放浪形骸、不拘细行,此人名声在当时并不好,有什么资格把年轻的士人后辈比作范滂、陈蕃?

顺便一提,虽然谢甄将陈蕃、范滂平等列举,甚至隐隐有抬高范滂的意味,但在黄琬心中,范滂的分量是不如陈蕃的,原因就在于范滂是个专权的官吏,虽然其本人委实正直,任官期间打击了不少恶事,但他亦仗着与袁氏的关系一度架空了当时的太守宗资,使宗资的处境就好像现任的太守赵谦,这在黄琬看来是‘破坏规则’的做法,甚至怀疑范滂此举是否是受到了袁氏的指使,但鉴于范滂死在党锢事件中,这件事也就无人再提了。

至于许劭的兄长许虔,黄琬也知道,他承认那的确是个正直而有潜力的年轻人,假以时日或能与范滂相当,但与陈蕃相提并论,黄琬认为还远远不如。

不用多说,这谢甄便是当时兴起的那群相互标榜、相互吹嘘的清谈之士之一,身为真正的党人,黄琬对这类人其实是相当厌恶的,毕竟裕帝之所以兴起第二次党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群人相互标榜、相互吹嘘,却让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士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黄公?”赵谦有些不知所措。

黄琬摇摇头道:“无事,你继续说。”

见此,赵谦继续说道:“……因为谢甄等人,许氏兄弟名声大噪,而后,许劭又与其堂兄许靖举办‘月旦评’,品评当代人物,因常设在每月初一,故称月旦评。至此,许劭与其堂兄许靖的名气,还远在许虔之上,直到十几年前许虔过世,也再未超过其弟……”

说到这里,他的表情突然变得玩味起来:“而说来也有意思,许劭、许靖共同举办了月旦评,但他堂兄弟二人的私交却不好。之前我初任太守时,许靖跑来求官,当时许劭就在府内出任功劳,我看在他的面子上原本已答应,但不曾想许劭却称不可徇私,叫府吏将许靖赶走。……后来我派人去打探,才得知许靖为糊口,只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

“彦信。”黄琬忽然瞥了一眼赵谦。

赵谦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收起脸上那份玩味的笑容,讪讪道:“下官失态了……这就是下官所知的了。”

“多谢赵太守提点。”渠穆微微一笑,旋即便向赵谦讨要了一座处于城郭内的小型军营,用以驻扎他二百虎贲与一百羽林骑,同时又要了一些粮食、酒肉,赵谦自然一一照办,唤来府丞配合此事。

临末,赵谦原打算为黄琬与渠穆、蹇硕二人设宴,但渠穆与蹇硕心念着要早日解决此事回雒阳复命,婉言拒绝了赵谦的好意,带着虎贲、羽林以及许劭,往城郭内的军营去了。

对此,赵谦自然也不强求,毕竟他对宦官也没什么好感,待渠穆二人与黄琬告别后,便将二人送出门外。

回到屋内,他小声问黄琬道:“黄公,今朝之事……严重否?”

黄琬捋着胡须沉思片刻,随即开口道:“先看看那许劭供出的名单,再从长计议……那两名天使对我多少还是有几分敬意。”

“那是。”赵谦恭维道:“黄公一身正气,宦官自是也要畏惧三分。”

黄琬听罢摇头苦笑。

他很清楚,渠穆与蹇硕根本不是畏惧他,而是敬畏新君。

当日黄昏,赵谦在府内设宴,款待黄琬,鉴于后者的要求,他也不敢铺张浪费,只是弄了些寻常的菜肴以及他汝南的特产,配以本地的美酒。

而与此同时,渠穆与蹇硕则在城郭内的军营中再次审讯许劭。

不得不说,许劭虽然表现地狂妄,但本质上却不是一个怎样傲骨的人,否则昔日也不会被曹操一番威胁就妥了协,而如今被提到渠穆、蹇硕二人面前,左右不见黄琬与赵谦,他心底就已经慌了,连声哀求道:“两位天使,在下实在是记不得了……我等无冤无仇,两位何苦要逼迫在下?”

蹇硕冷笑道:“谁叫你名气大?不找你找谁?咱家劝你老老实实供出那些诽谤朝廷的家伙,否则……哼!”

说着,他一挥手,从旁走出几名虎贲士,一个个手持碗口粗细的棍棒。

许劭虽然吓地面色发白,可他也知道,若是他供出了那些人,他的名声也就完了,于是他咬牙强撑。

见此,渠穆也不二话:“冥顽不灵……上刑!”

许劭闻言大惊,骇然看向渠穆,却见渠穆阴测测地说道:“你以为咱家是何人也?岂惧你那点名气?黄刺史与赵太守忌惮你,咱家却不惧!左右,上刑!”

左右虎贲士听到命令,也不顾许劭尖叫,两人按住他,两人手持棍棒上刑,才打了两棍,许劭便痛得泪涕横流,大声哀求:“罢罢罢,我说、我说。”

这就是名士?

渠穆轻蔑地冷哼一声,挥挥手令行刑的虎贲士退下,亲自将一支笔、一张纸放在许劭面前,阴声威胁道:“将名字给咱家一个不差地写下来,漏了一人,便记一棍。”

许劭一脸苦色,只得点头,可随即又说道:“但求小案,方能书写。”

“什么?”渠穆愣了下,旋即乐了,从旁蹇硕冷声道:“趴在地上写!”

许劭倍感羞辱,但又不敢反抗,只得趴在地上书写,写一阵便停顿一阵,或在回忆,或在叹息。

而期间,渠穆与蹇硕则坐在一张桌旁,一边饮酒吃着小菜,一边不屑地看着许劭。

不得不说,当年裕帝下令第二次党锢时,渠穆、蹇硕还只是一般的小宦官,无缘参与这种大事,但他们也听说当时朝中的士人大多是很有骨气的,与其受辱宁可赴死,相比之下,许劭这个所谓的汝南名士,其表现实在太差,连他二人都看不起。

可偏偏天下还有诸多士人求这许劭评价却不能得,这让二人实在难以理解。

大概是被渠穆那‘漏一人便记一棍’的威胁给吓到了,许劭不敢耍什么花招,老老实实供出了他所知的所有人,毕竟这事供一人也毁名声,供百人也毁名声,没区别的。

不多会工夫,许劭便供出了百余人,只见他一脸畏惧地对渠穆道:“两位天使,就这些了,剩下的,在下实在想不起来了……”

渠穆上前接过名册,扫了几眼,便瞥见名册果然有不少姓袁的家伙。

“很好。”

他倒也没再难为许劭,挥挥手叫虎贲士将后者带下去,甚至还吩咐人给其准备饭菜,毕竟这是新君点名要拿的‘首犯’,他俩可不敢擅做主张。

“这就去拿人么?”蹇硕问道。

渠穆摇摇头道:“不,先让黄子琰去处置,此人简在帝心,若得罪他,激得他在陛下面前告你我一桩,又有何益?他若下不去手,你我再出面不迟。”

“好。”蹇硕点点头。

与此同时,正在汝阳与陈国交界一带围剿葛陂黄巾的袁术,也得知了黄琬、渠穆、蹇硕一行人抵达平舆的消息,心中不由微微一惊。

在一番思忖后,他仅带着几名随从,兼程往平舆县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