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丧家犬

几个村人也不含糊,扑通通跳进水潭,把几个酒客捉了就扔上岸。

酒客们的衣衫就挂在附近,拿下来直接一裹,他们就被抬出了山谷。

那胖子酒客还扯着嗓子吵嚷,被李老四一巴掌拍在脑袋上,立刻就昏死过去了,吓得其余几人紧紧闭了嘴。

李老二带人把那些酒壶和骨头拾掇干净,末了笑着同其余客人行礼。

“各位,都是我们山谷不够仔细,放了这样的恶客进来,扫了各位的雅兴。这样,各位先尝尝我们山谷的果子,好好泡个温泉,中午时候,家里杀猪,炖了北地最正宗的杀猪菜。各位若是不嫌弃,也一起尝个新鲜。”

“二先生客气了,不过是小事。”一个常客应声,旁人也是纷纷点头。

李老二再次行礼致歉,然后才退了下去。

很快,就有小伙计送了果盘上来。

果盘里也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果子,只有苹果和梨子,削皮切块,扎了细细的小木棍儿。

但这个时节,能把果子保存的这么新鲜可是不容易。

客人们一口一块,吃起来都觉得格外清爽甜美。

有人就笑道,“这碎金滩真是有几分神奇之处,我倒是越来越喜欢了。”

“哈哈,我也是。人家虽然开门迎客是为了赚银子,但真是取之有道。”

“是啊,我就喜欢这份底气,不欺负谁,也不怕谁。”

“方才那几个蠢货可是丢了大人了!他们过来之前就没打听一下,这里是谁的产业?”

“方才你们看见了吧,那个汉子直接把大青石搬起来了,真是好力气。这样的人,怎么没跟着侯爷出征?”

“你怎么知道没去?方才那个人是李家的老四,据说李家救过侯爷的性命,先前侯爷重伤都是在李家修养。这次侯爷出征,这个李四爷就跟去了,估计今日是回来探亲,被方才那几个蠢货赶上了。”

“这么巧?哈哈,倒是让咱们看了一场热闹。”

不说山谷里如何,只说李家院子里,该分肉就分肉,该烧火就烧火,依旧忙个不停。

佳音被吵醒,终于打着哈欠爬了起来,扭身一看,崔夫人正在一边守着她做针线呢。

“师姑。”佳音软软叫了一句。

“福妞醒了!”崔夫人放下针线筐,推的远远,生怕扎到孩子,这才抱了佳音,轻轻亲亲她的小脸。

“家里杀猪呢,你奶奶和你娘都在忙,师姑帮你洗脸,然后去吃肉,好不好?”

“好,谢谢师姑。”佳音笑嘻嘻,赶紧穿衣下地。

待得洗漱干净,一大一小出了门,就见李老太正站在大案板前。

案板上,一条条猪肉摆的整整齐齐,每条大小都差不多,二斤左右,这是分给村里各家的。

额外还有两块五六斤的,这是备着送去刘家和温先生那里。

李老太见孙女醒了,赶紧弯腰把她抱起来,这才对崔夫人说道,“你在这里呢,就不往你那庄子送猪肉了。倒是刘家和温先生那里的,要让人送去,你有没有什么东西啊,也一起顺手捎带了。”

崔夫人脸红,见四周没有外人,就道,“正好我给师兄做了两双鞋,还有一件长衫,一起给师兄带去。另外刘家那边,我给大嫂带两本她喜欢的绣花册子。”

“成,你看着安排。”

两人商量着,佳音听着猫哥儿他们好像在院子外边,就挣扎下地,跑了出去。

原来,猫哥儿几个淘气小子,书包都来不及放下,就在门口踢起了猪尿泡,玩的大呼小叫,热闹之极。

佳音笑嘻嘻看热闹,没打算加入进去。

她这个小胳膊小腿儿,一个不好摔倒了,容易成了第二只球……

正是热闹的时候,山谷那边突然跑来两辆马车,速度很快,孩子们吓了一跳,赶紧避到门前。

家安和家喜扯了猫哥儿塞到身后,又抱了妹妹,护在怀里。

马车几乎是眨眼间就奔腾而过,好巧不巧的碾碎了猪尿泡,气得淘气小子吱哇乱叫。

正好村长和李老二他们回来,见得孩子们这样,就笑道,“这是小事儿,都别吵了,明日让你们先生进城,买几个羊皮球回来,你们以后闲着无事都可以踢!”

“当真?”小子们可是高兴疯了,立刻把方才的小事扔去了脑后。

李老四抱了闺女,嘱咐村长和自家二哥,“这几个人以后别让预约了,不准再来咱们山谷!”

“放心吧,他们怕是也没那个胆子再来。”李老二摆手,“今日家里热闹,先不说这个,等我以后好好打听一下。”

众人点头,这事就算了。

灶间里,几个妇人陪着陶红英,忙的是不可开交。

家里照旧是吃杀猪菜和两合面的馒头,但李老四和李勇吃过饭就要回去码头,总要给侯爷和他们交好的兵卒兄弟带点吃的。

于是,陶红英多发了两盆面,打算蒸二百个包子。有面有肉也有菜,味道好,又管饱。

很快,李勇小两口也来了,蕙娘也加入了包包子的队伍。

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饭菜就出锅了。

村里老老少少每人都捧着个大陶碗,盛了骨汤炖的酸菜、大肉片和血肠,筷子上还串了两个大馒头。

找个阳光充足又避风的地方一蹲,大伙儿吃喝闲话儿,真是无比的满足。

佳音也跟着凑热闹,端了一只小碗,碗里是老太太从骨头上摘下的肉,还有一个宣软的大包子。

她蹲在爹爹身边,一边吃一边听爹爹说起码头军营的小事。

先前,侯爷以退为进,彻底驯服了朝中那些目光短浅的老家伙。

如今军饷足额发放,军粮充足,军械军备也大半都换了新的,足以支撑两万人马出征两三月之久了。

而若是一切顺利,侯爷出征归来,玉米和土豆秧也长到了一尺高。

蛮人缓过力气还要三两月,那就是秋日了,玉米和土豆该丰收了。

到时候整个天武都知道有了高产粮食,可以迅速恢复国力,而收复江北,绝对有希望,上上下下就更会团结一切力量,只等反攻了。

无论文武百官,还是帝王,都特别看重史书上的几笔评判。

天武的半壁江山,是在他们手里丢掉的。

若是能够抢回来,他们还能保下几分颜面,否则史书上,他们都是妥妥的丧家犬,无能废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