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三百一十八章 胖妞儿也是个大忙人!

家安家喜和猫哥儿都是小脸通红,显见逛街逛得很高兴啊。

这会儿,三个孩子跑上前,显摆他们的两个新球。

家安家喜就道,“二伯,方才回来,巷子里有几个孩子,我们能不能同他们一起踢球啊。”

“去吧,但两个新球,拿一个就好,另一个要带回家去同村里的伙伴一起玩儿。”

李老二揉揉侄儿的头发,嘱咐着,“照顾好弟弟。”

“知道了,二伯!”三个小子屁颠颠就出去了,很快门外就响起大呼小叫的吵嚷,热闹极了。

温先生和刘志恒也笑起来,“年岁小就是好,一个球就高兴成这个样子。”

李老二也是点头,又问温海,“海兄弟可打听出来什么了?”

温海上前,交换了装银钱的荷包,笑道,“二先生,外边倒也没有太多消息,但我多走了两个茶馆,还真问出几句。好似城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人就在传说,说碎金滩有御厨传人,会做天下所有名菜,而且味道也是天下第一好。

“很多人都说碎金滩口气大,为了招揽生意不择手段了。但也很多人都惦记去点菜试试大厨的本事,特别是一些酒楼的厨子,若不是走不开,都要跑去碎金滩挑战了。”

李老二皱眉,村里也好,他们李家也罢,从来没说过这样狂妄的话。

而且,最开始扬名,也最傲气的,应该是张老神医啊。

怎么儿也不该越过张神医,把一直默默干活的老四媳妇儿拎出来啊?

说不得,这就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给碎金滩来了个“捧杀”。

温先生和刘志恒显见也是听出来了,冷笑道,“碎金滩挂在侯爷名下,这是不敢同侯爷结仇,就来了个捧杀之计啊。”

“是啊,但这就不好说是谁的主意了。也许是同侯府有仇的人,也许是被碎金滩抢了生意的,都有可能啊。”

李老二不想他们跟着费心,就笑道,“罢了,不过是些只敢在背后蝇营狗苟的小人。我回去之后就把山谷那边的点菜停了,也让老四媳妇儿少点活计。最近老四去军营,老四媳妇儿跟着没少上火。”

“对,以不变应万变,别管外人怎么算计,没人敢找到碎金滩叫嚣就成了。”温先生点头。

刘志恒却带了几分混不吝,嗤笑道,“若是有人敢闹事,你们就派人来我家喊一声。我在新都这么多年,还有几分薄面。”

李老二拱手道谢,三人又说起一些琐事儿,一直到日头西斜时候,刘志恒赶着回家,李老二也带了三个玩的满头大汗的侄儿告辞了。

新村里,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开始做晚饭了,青烟袅袅,飘荡在绿水青山中,分外的宁静柔美。

村长从河滩地里出来,正好碰到马车,就跳上了车辕,问询李老二。

李老二就把事情简单说了说,村长没有半点儿舍不得,直接应道,“撤了菜单也好,老四媳妇儿没那么累不说,也省几个人手,马上就春播了,处处都用人呢。”

这事,至此就定了。

晚饭桌儿上,李老二同家里人也说了说。

第二日一早,家喜家安和猫哥儿抱了新球赶去学堂的时候,山谷那边也贴了明示,只卖套餐,不接受点菜,请客人们专心赏景泡温泉。

若是有借酒闹事之人,以后再也不准入山谷。

有的客人看到就说好,有的客人看了,又说山谷规矩大。

但无论客人们怎么说,这规矩是不准备改了。

陶红英一下就轻松很多,后厨帮忙的妇人也从四个减少到了两个。

每日上午,妇人们拾掇好食材,陶红英中午过来上灶,把套餐的菜色做出来,下午就可以回去了。

陶红英也不是占便宜的人,主动把每日的工分降了一半。

这样,她上午可以帮着婆婆照料一下家里小事,下午还能陪陪闺女,做做针线。

原本,她因为忙碌疲惫变得瘦削的脸颊,都重新丰盈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爽利精神模样。

佳音化身小尾巴,这几日一直跟在娘亲身后,惹得老太太吃醋,玩笑说孙女不跟奶奶好了。

佳音哄完娘亲,又要哄奶奶,偶尔还要陪陪师姑,陀螺一般,也成了大忙人……

但很快,她就顾不上了。

因为天气一日暖过一日,春播眼看就要开始了。

空间菜园的苗圃,被她一批又一批的育上了瓜秧。

因为需要的太多,种子种到苗圃两日,长到三寸高,她就挪到普通田地里先养着。紧接着开始下一批,半点儿不敢耽搁。

还有各色青菜的秧苗,也不少。

眼见,秧苗迅速占了二亩地,她又惦记起了大伯。

大伯再不带着玉米和土豆种回来,就要错过节气了……

村里这几日,同样忙的厉害,山上的果树要打理,河滩要整地,更有那些想种碧玉瓜和金果的人跑来请教。

一时间,碎石滩好像到处都乱糟糟。

李老二和村长一商量,就在村口的大树下摆了一套桌椅,每日定下巳时讲解碧玉瓜和金果的种植过程,无偿教授。

消息传开,不知道多少人聚集而来。

就是家里没有种子,没育秧的,也跑来听个热闹。

好似学会了种植,家里就有了一本万利的金光大道一样。

村长也是来者不拒,谁愿意听都可以,就是别给村里找麻烦就成。

其实碧玉瓜和金果种着都不难,田地选沙土,移栽时候别缺水,时常拔草,瓜秧爬藤蔓之后记得掐尖,主根长瓜之后,也要早早掐下去,别影响其余藤蔓上小瓜的生长。

大致也就这些,只要有些经验的老农,一听就懂。

所以,村口热闹了五六日之后,总算有了安静的时候。

但大小王庄和大槐树的里正又开始日日来报道,等着取瓜秧。

生怕新村这边反悔,他们就白盼望了。

村长说破了嘴皮子,也阻止不了他们,最后只能找到李家。

“侯爷那边说没说,什么时候送瓜秧来啊?我要被这些人缠死了,走哪里跟哪里?比我家老婆子看的都紧!”

众人忍不住好笑,劝道,“他们也是惦记多赚银子,生怕咱们反悔呢。”

说罢,大伙儿都看向冬梅,冬梅早有准备,应道,“应该是这几日,瓜秧就送来了。”

村长长松一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