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说曹操,曹操到!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到底收了下来,“那好,我替大勇两口收下了,蕙娘这次伤了身体,以后要一直进补,养两个孩子也要不少银子。

“大勇虽然是小统领了,但饷银不多,养家辛苦,这银子,就当是严家给他们小夫妻的补偿了!”

“多谢老夫人!”周夫人赶紧起身,郑重行礼。

又说了几句闲话,周夫人就告辞了。

李老夫人和陶红英都没动,只有李勇送了姐姐出去。

周夫人扯了弟弟站在马车旁,见弟弟晒得黑炭一样,虽然身体壮了不少,但显见是吃了大苦头,她忍不住又红了眼圈儿。

“弟,别怪姐姐,那到底是生养我们的家门,我不能什么都不做。你以后和蕙娘好好过日子,家里那边我会多看顾,不让他们给你们惹麻烦。”

“姐!”李勇哽咽,“我和蕙娘实在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所以才……”

“不用说,姐知道!你别哭,都是当爹的人了,以后好好过日子,姐想想办法,最好劝父亲辞官回老家去安养。”

周夫人叹气,她这么说只是安慰弟弟罢了,以父亲那个脾气,怎么会灰溜溜回老家呢?!

突然有个周家的长随骑马跑了过来,“夫人,三公子!”

长随跳下马车,赶紧行礼,然后禀告道,“大人吩咐过来寻夫人,另外也转告三公子一声,方才宫中来人,传了皇上口谕,说严家老太爷治家不严,被免了官职。”

周夫人同李勇都是惊讶,对视一眼,一时无言。

周夫人苦笑,“我也不用劝了,这会儿父亲不走也得走了。”

说罢,她就上了马车,赶紧回城去了。

李勇傻站了一会儿,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是最好的结局了,严家搬回老家,自然不会再来找李家的麻烦,他也不必夹在中间为难了……

进屋把这事一说,李老太还没如何,蕙娘就哭了起来。

她以后再也不用害怕严家人突然出现,把孩子抢走了!

李勇愧疚,上前抱了妻子,却不知道说什么。

李老太也替小夫妻俩高兴,拍拍他们,劝说道:“行了,以后苦尽甘来,这是好事。”

说罢,她把银票分了大半塞给蕙娘,“我留五百两,无论是置办家里被打破的东西,还是给你们娘三个张罗补品吃用都够了。剩下的这些,你就当是严家分给你们这一房的家底吧。”

说罢,她就领着孙女走了。

蕙娘还想拒绝,却被李勇拦了下来,“婶子给你,你就拿着吧。李家对我们的恩情,就算两千两都给婶子,也不够偿还。

“以后我出征了,你在家就把婶子当婆婆一样孝顺就行了,日子还长,咱们慢慢处!”

“好,”蕙娘果然收了银子,笑的虚弱,却也安心之极,“我听夫君的。”

“睡会吧,我守着你和孩子。”李勇扶了妻子,安顿她睡下,然后守着床边想了很多,很多……

上午闹得厉害,众人都累了,中午时候就把家里存的手工挂面拿出来,煮了几盆面条,又炒了辣椒猪肉和韭菜鸡蛋酱的卤子。

赵叔他们那边送一盆过去,连同村长和吴大娘的饭也带出来了。

结果,刘镖头也端了陶碗来讨要面条。

原来刘嫂子动了胎气,吴大娘也有些不好,张神医刚给她们把完脉,都要喝汤药。

老太太吓了一跳,赶紧问道:“怎么回事,怪不得方才没看到她们?”

刘镖头就道,“听说蕙娘这边凶险,她们都想过来看看,结果我媳妇绊了一下,肚子有些疼。吴大娘害怕,赶紧找人帮忙,跑的急了,也犯了老毛病。”

“这事闹的!”李老太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赶紧下厨又煮鸡汤面给两个病号。

陶红英忙的饭都没吃一口,已经赶去山谷那边去了。

这会儿,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一时间倒是有些支应不开。

幸好,家喜家安几个都大了,帮忙劈柴烧火,舀水刷锅都算麻利。

佳音坐在门槛上,一边扒面条,一边想着叶山什么时候回来。

有了侯爷调来的嬷嬷和丫鬟,家里人还能轻松一些。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还不等佳音的饭碗不等放下,冬梅和叶山就领人进来了。

冬梅一见老太太扎着围裙,忙的满头是汗,赶紧接过了活计,“老夫人,都是我不好,赶在这个时候去接人,耽搁做饭了。”

老太太笑呵呵摆手,“哎呀,别这么说,红英下好打卤面才过去山谷那边,我也没干什么。

“这会儿又动火是因为刘嫂子和吴大娘有些不好,刘镖头不会做饭,我临时下厨给她们做点可口的饭菜吃。”

佳音坐在门口,没有理会奶奶和冬梅说什么,只是仔细打量叶山带回的嬷嬷和丫鬟。

那嬷嬷不过四十岁,相貌平平,穿着棉布衣裙,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半垂着头,双手交叠放在腹部,显见是个懂规矩,或者说习惯了长期守规矩的人。

两个丫鬟都是十二三岁的样子,穿了水绿色的衣裙,一个圆脸,大眼眨啊眨,好似很活泼,一个长脸细眼,绷着脸很严肃。

叶山上前同佳音行礼,“小姐,侯爷安排的人手接回来了。”

佳音端了碗起身,那长脸的丫鬟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接了碗放到了一边的石磨上。

佳音眼里有了一点笑意,说道:“辛苦山叔了。”

“小姐言重了,都是属下应该的。”叶山退到一边,嬷嬷和丫鬟上前行礼,介绍自己。

嬷嬷姓何,是宫里出来的,之前伺候过一位太妃十年。

太妃过世后,她又在御膳房做了三年掌膳姑姑,后来调去医署给专精儿科的御医打下手,做了十年。

如今年老要出宫,正好侯爷讨要人手,就把她赏赐过来了。

这嬷嬷说话不紧不慢,神色也恭敬平淡,这份稳重,不只佳音喜欢,就是随后出来的李老太也听得点头。

今日孙女被封郡主的消息传了出去,以后关注孙女的人肯定不少。

虽然小孩子年岁小,人前真是有失礼之处,也不会有谁计较。

但孙女是李家的宝贝疙瘩,全家都不想她受半点儿委屈!

这个何嬷嬷懂规矩,膳食和医药都精通,有她在孙女身边,绝对是最好的帮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