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惨被抛弃

“傻小子!”李老太嗔怪瞪了儿子一眼,末了又叹气,“这世上的人啊,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这也没错,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你想成事,想让别人给你行方便,免不得就要想想法子了。

“比如最简单的让路,你若是喊一声,‘让一让,我要过去!'。旁人就不情不愿,毕竟给你们让路,他们麻烦,还没好处啊。

“你应该喊,‘热水,洒了,洒了,别烫到了!’大伙儿都怕吃亏,立刻就让开路了。

“说到底,就是尽量把你的事,变成大伙儿的事,也就顺利了。”

李老三不是笨蛋,开始尝试举一反三,“娘,你说我把食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每年举办个什么书画比赛,买些笔墨纸砚做奖品,行不行?

“这样学子们就不会觉得我们是做生意的商贾了,而是学院的一部分,心里少几分抵触,是不是对家仁他们也好?”

不等老娘应声,他又继续说道:“书院的先生学子都知道咱们家有好花,要不要偶尔送来几盆,让先生给学子们讲一讲?学子们平日肯定只听说,没见到过,这样他们也能涨涨见识。

“还有,还有!我们还可以准备些桌椅放到食堂外边,那里有片空地,哪怕种些普通的花草,坐在外边一边吃饭一边赏景也不错!读书人就喜欢这种雅事,到时候食堂就不只是卖饭菜的地方了!”

李老太认真听着儿子说话,见他高兴的手舞足蹈,也笑了起来,“这些事,娘可就不懂了,你问问福妞儿。这孩子脑子里一堆的主意,你们爷俩儿商量去吧。”

这般说着话,母子俩就走到地头儿了。

吴老九等人很是惦记,毕竟以后这片菜地要交给他们一家照管的。

“咱们先回去,晚上我再过来拜访村长,争取今天安排好,明日你们就能安顿下来,开始干活儿了。”李老三说道。

众人上了马车,一路回了镇子里。

佳音早就睡醒了,不见家里人,猜到她们去忙了,就闹着嫂子去买粘糕。

文娟拿了零钱,带了小姑子出门。

很快,就托着一盒子粘糕回来!

佳音扯了嫂子,一起坐在廊檐下吃起来。

水灵也得了两块,笑嘻嘻跟着吃。

于是,李老太等人从外边回来,进门就见廊檐下,并怕坐着两大一小,抻着粘糕在比赛。

佳音和水灵还罢了,文娟可是当儿媳妇的,被祖母和公爹看到自己这么幼稚,太失礼了。

她红着脸,赶紧把粘糕都塞到嘴里,噎得厉害。

李老太笑的脸上皱纹都多了几条,上前拍了孙媳妇儿的后背,安慰道:“慌什么,都是一家人,谁还能笑话你啊。”

文娟脸色更红,心里却甜滋滋,祖母这是把她当小孩子呢!

没一会儿,赵玉茹和陶红英等人也回来了。

小院房间不少,但一下子住这么多人,还是有些拥挤。

于是,孙二嫂和大柱媳妇儿就张罗着,今晚去食堂那边安顿,她们方才已经麻利的把地方都收拾好了。

赵玉茹也没拦着,只留他们好好吃顿饭。

一时妇人们挤在灶间里做饭,男人们坐在门口闲话儿。

老人孩子坐在廊檐下吃粘糕,小院子里别提多热闹了。

再说新村这边,李家的院子里,李老二对着桌上的两个菜,一碗白米饭,真是胃口全无。

老娘带了弟媳妇儿和侄女去洛安就算了,怎么大哥都留在酒楼没回来啊?!

这偌大的院子,就他一个吃饭,真是怎么看怎么可怜!

就是水云、郑禾、郑丰和叶同他们几个也凑在灶间,吃的热闹呢。

他索性找个托盘,端了饭菜,直奔后院寻赵叔等几个老爷子一起吃饭去了……

赵叔见李老二这般进门,都是忍不住笑起来。

魏叔给李老二让了一个椅子,玩笑道:“怎么,伯爷这是被家里抛弃,没人搭理你了?”

“可不是嘛!”李老二哭笑不得,“我怀疑大哥让我当这个伯爷,就是留我看家呢。”

众人都是哈哈笑,赵叔特意开了酒坛子,一人分了半碗,还没忘了嘱咐李老二,“喝吧,喝完回家就睡觉,否则晚上家里最安静,你更不好受。”

这可是经验之谈,要知道没遇到李家之前,他们不知熬过多少个这样的漫漫长夜了。

李老二不想老爷子们想起伤心往事,赶紧岔开了话头儿,说起家里的船队要回来了,到时候带老爷子们坐车去码头转转。

老爷子们自从到了碎金滩,别说出门去远处走走,进城都少。

他们就像忠诚的老黄狗,兢兢业业守着家门一般,白日黑夜,从不懈怠。

这会儿听说出去溜达,老爷子们当然是人人都高兴,但又放不下家里,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饭桌儿上也就更热闹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李老三就领着吴老九一家往镇外那个名叫小河的村子去了。

昨晚,他已经拜见了小河村的村长,送了厚礼,也把二十亩田地都佃出去了,甚至还在村里找了个独居的老人的院子,租了三间土坯厢房。

这会儿,吴老九一家带了被褥和锅碗瓢盆,凑了小半车,就可以直接进村安顿了。

吴九嫂子话不多,却是一张笑面,眼见马车进村就被孩子们围着,她就拿出昨日买的芝麻糖,散了出去,哄得孩子们高兴的都往家里跑。

没一会儿,全村都知道来新人了。

随着村长带了兄弟田满仓一家来走动,寒暄之下,所有人也听得更清楚了。

李家厚道,佃出去的田地,除了必须交的税粮,剩下的收获,李家同佃户一人一半。

这比市价可是好很多。

起码一年一亩地,佃户能多拿二三十斤粮食,十亩地就是二三百斤。

别小看这二百斤粮食,灾年时候,足够一家人活命了。

有村人听得眼红羡慕,就不高兴了,酸溜溜小声说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们怎么不知道村外的地要佃出来?这样的好事,都被田家占了!”

正好,村里第二大户白家人,这时候走了过来。

白家三个儿子都成了家,平日在村里也是无人敢欺。

这会儿,有村人就赶紧跑过去说了几句,末了抱怨道:“田家把好事都占尽了,防备着咱们争抢,昨晚偷偷定了,今早才说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