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 > 第五百四十八章 李伯爷吃错了什么药?

二十几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子,蹲在灶间不远处,淌着口水,眼巴巴望着门内的蒸汽,恨不得一头扎进去吃个够。

瘸腿或者眼瞎的残疾男女,摸索着艰难的从各个破屋子爬出来。

更有老人蓬头垢面,躲在草丛里,不敢露面,又渴望得到一口热饭……

李老二和所有送物资的人都是看得心里酸涩,嗓子好似塞了什么东西一般。

第二日大朝会之后,李老二就进了御书房。

皇上还以为他是来献花的,毕竟这几日百花园的名字可是在新都里,人人皆知。

皇上笑着打趣道:“中山伯这次过来,带了什么好花儿?听说你把一株地涌金莲卖了天价,还藏了两棵牡丹,让新都所有爱花人都惦记的睡不好吃不下呢。”

李老二却回道:“皇上,臣今日求见,不是给您献花的。甚至,以后臣也不会给您鲜献花,一株都不成。”

“大胆!”太监总管正给皇上倒茶,立刻开口呵斥,望向李老二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李家是吃错了什么药,不想活了吗?

居然敢对帝王如此不敬?!

皇上也是意外,但他见李老二神色镇定,再想想李家往日的忠心,就摆手示意太监总管退下,然后问道:“中山伯为何如此说?”

李老二掀起衣襟,直接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然后说道:“皇上,臣确实不准备献名花给您赏玩,因为臣要留着名花售卖,得来的银钱和粮食药材等物,臣要送到赈济署!

“皇上许是听说了,臣用一株地涌金莲换了不少的粮食和药材,昨日就送去了赈济署。但皇上不知道,赈济署里简直是人间地狱,屋舍破败,老人孩子无依无靠,骨瘦如柴,每日都有人因为病饿而死。

“臣一家人就是从北地一路逃荒而来,太知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痛了。臣实在看不过,已经帮赈济署修葺屋舍,也在计划继续出售名花,换取物资,继续投入到赈济署!

“所以,臣才说以后不会献花给皇上,不是臣小气,实在是臣以为,比起赏花,皇上恐怕更希望百姓子民脱离苦痛,安居乐业!”

屋里静默了好一会儿,皇上突然笑了起来,亲自起身去扶起了李老二,连连点头赞道:“好一个安居乐业!中山伯坐下说话。”

李老二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这才小心坐在太监端来的鼓凳上,神色里透着几分惶恐,低声说道:“多谢皇上不怪罪臣的胡言乱语。”

“不,这不是胡言乱语……”皇上摆手,“若你这些话算是胡言乱语,那朕希望满朝文武都胡言乱语才好!”

皇上叹气,接着说道:“其实,朕每日听他们歌功颂德,看着他们献各色珍宝,心里也烦躁。

“他们与其有搜寻宝物的功夫,熬夜写折子的空闲,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办差!

“天武迁都至此,百废待兴,但世家豪门依旧奢侈无度,文武百官依旧混迹度日。

“若是每个人都像你们一家这样,即便一点儿小事也愿意全力去做,那么无数小事加一起,天武早就安定下来,重获生机了,可惜……”

李老二今日是表忠心来了,但并不想踩着所有世家豪门和文武百官上位啊!

皇上这话若是传出去,李家简直就成天武世家豪门、文武百官的公敌了!

所以,李老二赶紧起身,弯腰行礼道:“皇上,其实臣也有私心。臣一家能力微薄,能做什么就做点儿什么,也是盼着天武安定下来,以后就再也不用逃荒了。甚至,臣今日是来同皇上讨官来了!

“皇上,赈济署如今只有一个七品小官在掌管,这人叫程铭,行事很认真,但才能有限,加上拨到赈济署的钱粮也不多,所以这两年赈济署越来越差……

“臣想求皇上下道旨意,准许臣以后掌管赈济署,让臣照管赈济署的百姓慢慢活下来,然后再找个自食其力的出路。臣想让赈济署不再是天武的累赘,反倒能为天武贡献一份力量。

“当然,这个过程起码要两三年。臣凭借一己之力,无法实现。还请皇上给赈济署多拨付一些钱粮,这样加上臣卖花筹措的物资,就能保证赈济署几百百姓的基本所需了。”

皇上从头听到尾,不得不说,他越听越被李老二这份心思感动。

但身为帝王,不会轻易下任何决定。

于是,他点头说道,“中山伯有心为朕分忧,朕心甚慰,今日你先回去,朕先考量一下。”

李老二再次跪倒磕头,然后恭敬退了出去。

太监总管多精明啊,不等皇上吩咐就立刻打发了小太监去调查。

不过两个时辰,皇上午睡起来,实情就已经送回来了。

太监总管一边替皇上换衣衫,一边小声说道,“皇上,老奴让人出宫去赈济署看了看,李伯爷说的没错,确实屋舍破败,老弱病残过的很凄苦。

“昨日李伯爷送去很多粮食和药材,还带了大夫,但赈济署连一间不漏雨的屋子都没有,只能立刻找人来修葺。今日,那院子里都是药味,听说有大夫再给老弱病残们熬药治病呢!

“幸好那院子够大,先前的小官也认真,但凡有死人就及时送出去,否则这一个夏日就容易引发时疫了。”

皇上点点头,神色没什么变化,又问道:“户部那边,拨给赈济署的钱粮是怎么算的?”

“回皇上,嗯,户部每个月拨给赈济署三担粮食,银子二两……”太监总管照实说,没有添油加醋,但皇上也不是傻子,几乎立刻就算明白了。

若是一家几口,每月三担粮食、二两银子,绝对够用了。

但对几百口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皇上长长叹气,他自问不是昏庸的帝王,但他继位之前,天武已经是千疮百孔。

即便他这几年已经全力在“救治”,但总是按下葫芦瓢又起,让他无措又无奈。

就说这赈济署吧,本意是救济北地逃来的流民。

当然有像李家这样的,父老乡气们成群结队过来的,得了落脚地努力活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